1、(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一官员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加横线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
A.一战、二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二战、冷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
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改革开放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4、1776年,一群律师、商人、教士、种植园主、手艺技师们在被称为“现代世界中最富革命性的文件”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保证要把生命贡献给美洲独立事业,贡献给“一切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他们签署的这个文件应是(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法典》 D.《独立宣言》
5、下列美国独立战争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萨拉托加战役②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③来克星顿枪声④《独立宣言》
A.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6、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下列哪些事件是隋炀帝的历史贡献
①建立隋朝
②创立科举制
③开凿大运河
④统一全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请根据以下年代尺所示选择正确信息
A.国共两党关系由合作走向对峙
B.全面抗日
C.长征
D.三大战役
8、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第一国际 B. 共产党 C. 共产主义者同盟 D. 布尔什维克党
9、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又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得益于(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0、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 )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③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④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2021年3月20日,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五号坑中,出土了重要文物500余件。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下图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
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C.它记载了秦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D.它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12、对下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变化(%)
国家年份 | 美国 | 西欧 | 日本 | 其他国家 |
1951年 | 48.60 | 20.80 | 1.60 | 29.00 |
1970年 | 37.83 | 28.60 | 9.50 | 23.87 |
A. 美国工业发展处于停滞
B. 欧共体成立促进工业发展
C. 日本所占比重上升
D. 其他国家所占比重下降
1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不属于宋代“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造纸术的改进
C.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D. 火器广泛运用
14、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这位学者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武昌起义
15、美国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A. 废除了奴隶制度
B.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16、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开始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
B.1979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坚决反对外部干涉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7、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口口口口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厖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口口口口填写
A. 长征开始
B. 遵义会议
C. 渡过湘江
D. 三军会师
18、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C.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19、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卧薪尝胆等,这些成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特点?( )
A. 文化发展快 B. 奴隶制度的瓦解 C. 诸侯兼并争霸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20、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在科学和社会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神创论
C.物种不变论
D.相对论
21、领导人物:________。
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措施: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22、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
A.鸦片战争 B.新中国的成立
C.虎门销烟 D.洋务运动
24、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_______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________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2)1917年,美国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_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______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
26、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
(1)戊戌变法期间,中国出现近代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
(2)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双方共同签署并发表《 》。
27、除去封建王公和土兵外,还有__________参加印度民族大起义。
28、1922年,美国主导下的华盛顿会议签署《_____》,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多强挑战,世界正朝着_____方向发展。
29、________是埃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________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0、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以_____为首的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根据各个阶层的不同心里,进行针对性的蛊惑宣传;还利用群众对_____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31、读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名称是什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哪一思想运动为该历史事件提供了理论准备?
32、2018年,中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
(1)请回答我国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前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意义。
(2)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党哪一次会议上?
(3)“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4)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请用史实说明。(至少1例)
33、战后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日本发展经济的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34、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个城市?其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年份 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一下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概括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