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1年,意大利同哪国争夺突尼斯失败而决定加入德奥同盟?
A. 美国 B. 法国 C. 俄国 D. 英国
2、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美国驻苏联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朿了,而战争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指( )
A.—战、二战 B.二战、一战 C.一战、冷战 D.二战、冷战
3、1978年,我国开始了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其首要事件是( )
A.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为刘少奇同志平反
C.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 恢复高考制度
4、某校七年级小明同学查阅了有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5、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 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B.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 都没有改变社会制度
D. 都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6、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A. 实行大化改新
B. 实行明治维新
C. 废除农奴制
D. 颁布《权利法案》
7、“如果流动的油河能够映出天上的星座,你该是那浩瀚中最明亮的一颗”。诗句赞美的艰辛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是
A. 雷锋 B. 孔繁森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8、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幅著名宣传画。以下符合其含义的是( )
A.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野蛮 B. 反法西斯同盟消灭法西斯
C. 英法各国采取绥靖政策 D. 德意日法西斯的轴心合作
9、柳家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文中的“制”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的这诗称颂的历史人物是
A.郑和
B.李自成
C.戚继光
D.郑成功
11、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的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这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 区域集团化 B、多极化
C、自由化 D、全球化
12、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完成了工业化
C.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完成农业集体化
13、从明太祖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这反映了
A.地方权力过大
B.丞相权力增大
C.君权日益衰落
D.皇权日益加强
14、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中,属于1970年取得的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成功
15、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小岗村时,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村民的梦想是
A. 中央实施经济救援
B.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16、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
17、“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军歌应出自
A. 八路军
B. 中国工农红军
C. 新四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18、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
A.人民委员会
B.巴黎公社
C.执行委员会
D.苏联
19、如下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20、“由于历代王朝所经历的兴衰都有许多规律性,使学术上得以采用‘朝代循环’的概念。但只有清朝的衰落带来了真正的革命。”材料中“真正的革命”是指( )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B.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D.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21、日本法西斯建立: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__________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策源地形成。
22、学习历史,往往要记住一些标志性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美国诞生。
(3)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冷战开始。
2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经过:
(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领导人及事迹:________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________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________、委内瑞拉和________等地。成立了________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
(2)在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人及事迹:________先后领导了________、________、秘鲁的独立战争。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________。
24、传统文化,光耀千古。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5、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________年________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________个。截至2015年,联合国拥有________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6、_________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12月,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宣告建立_________,苏联解体。
27、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1984年五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__________》规范了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__________》。
(3)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__________》。
(4)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是《__________》。
(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__________》。
28、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29、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 》被誉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 》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30、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1、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
(2)这次改革是效仿哪国的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3)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32、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3、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宋元时期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影响人们城市生活的变化。请举两个例子说明宋代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大大提高,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巨大影响。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追随着另一个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铸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二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了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外交成就辉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的破碎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按时间顺序列举)
(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艰难探索,但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了,请指出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充:①“正确革命道路”是指 __________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 ④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4)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5)1955年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6)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标志性的大事有三件,请你举出其中两件?(举出其中2件给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