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列城市、地区排序正确的是
①宁夏
②深圳
③长江三角洲
④天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2、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②参加遵义会议
③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④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⑤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
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②⑤④ D. ③②①⑤④
3、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4、农业稳,天下安。下列做法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①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 ②建国前后进行的土地改革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发动奇袭、采取秘密行动成了常事。下列没有采用突袭或偷袭战术的是
A.德国入侵波兰
B.德国东侵苏联
C.日本进攻珍珠港
D.盟军进攻柏林
6、2015年9月以来,面对因贫困和战乱涌向欧洲的非洲及中东的近百万难民潮,德国总理默克尔打开国门,积极接收安置难民,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而在近代史上,德国曾经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严重伤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加入了哪一组织作战:
A.三国同盟国 B.轴心国
C.三国协约国 D.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7、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A. 莱特兄弟 B. 卡尔·本茨
C. 瓦特 D. 史蒂芬孙
8、王晓在一次文化之旅中,参观罗马穹顶式建筑的典范。该建筑是( )
A. 雅典卫城 B. 万神殿 C. 圆形竞技场 D. 高架引水桥
9、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斗争是
A.第一国际成立
B.二月革命胜利
C.巴黎公社革命胜利
D.十月革命胜利
10、“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后果,那么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表现是 ( )
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转战陕北
②三大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挺进大别山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12、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厦门
13、下表是1939~1941年美国对华物资援助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 。根据表格信息,1942年美国加大对华物资援助的原因是
时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数额 | 26 | 100 | 49 | 53 | 1107 |
A.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B.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 日军袭击珍珠港
14、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上,与会代表称拉美和亚洲地区具备在21世纪成为世界领头羊的必要条件。拉美地区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有( )
A.巴西、墨西哥 B.古巴、巴西
C.古巴、墨西哥 D.阿根廷、古巴
15、1947年,美国总统提出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冷战战略是
A. 成立欧共体 B. 成立华约组织 C. 成立北约组织 D. 出台杜鲁门主义
16、史书记载:“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为此“吾”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措施,最终出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17、1999年,欧盟正式启用的统一货币是
A.美元
B.马克
C.日元
D.欧元
18、有人这样评价拿破仑: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卓越的,在污点中仍是庄严的,在罪恶中仍是雄才大略的。他这样评价他主要的原因是( )
A.他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打击了反法同盟
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发动了对俄国的进攻
D.在莱比锡战争中,打败了俄国
19、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北伐战争、西安谈判、抗日战争、朱立伦访问大陆几个主题,据此判断他们正在复习的专题应是( )
A. 台湾地方史 B. 中日关系史 C. 反侵略斗争史 D. 国共关系史
20、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与海峡两岸分离至今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解放战争
C.西安事变
D.香港回归
21、恩格斯称________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________。
22、19世纪,随着_______________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__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____,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____,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秦朝时负责统一文字的承相——
(2)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3)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两位——
24、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 背景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____的趋势加强 |
★表现 |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___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 |
阻碍因素 |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 | |
世界贸易组织 | 建立 | ____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
背景 |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 |
职能 |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____、解决贸易争端等 | |
★作用 | 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25、苏联模式
(1)标志——新宪法的公布: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________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________”。
(2)特点: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________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________的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________的严重体制障碍。
26、国家之间交往既有合作交流又有竞争博弈。
(1)二战爆发前,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了______军事侵略集团。
(2)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______政策,放纵了法西斯侵略。
(3)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签订了《______》,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
27、清朝,雍正帝时设立____,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_____。
28、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士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⑤“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属于儒家学派的是________;属于法家学派的是________。(要求填写序号)
29、由李宗仁指挥的 战役是国民党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30、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进皇家园林 ,进行抢劫,为掩人耳目,又放火将其焚烧。
31、识别历史人物。
思考:写出下述两幅图的人物姓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人的主要事迹并予以适当的评价。
32、强军目标,就在前方。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拥有巩固强大的国防,都有哪些原因?(至少写出5条)
33、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在政治制度、技术发明、发展道路等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请回答: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有何重大 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这里的“喜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重大发明为新式交通工具诞生创造了条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开始的时候,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中,王权与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法国革命者废除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然而法国革命者却无法设计出一个可以替代君主专制的稳定政体。19世纪初,拿破仑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摘自《简明新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王权与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主要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经过斗争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意味着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拿破仑统治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