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A. 科教兴国 B. 高等教育 C. 可持续发展 D. 九年义务教育
2、195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政治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 土地改革 B. 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C. 抗美援朝 D. 和平解放西藏
3、如下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国家或地区 | 主要文献 |
苏联 | 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 |
欧洲 |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 |
中国 | 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
A.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十三大召开
5、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 发现了青蒿素
B. 研发出核武器
C.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 培育出杂交水稻
6、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世,其回归与下列哪一项基本国策的实施有关
A.依法治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7、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巴比伦 D. 古代波斯
8、“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9、2018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以下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成就有
①沈阳机床厂
②青藏、新藏公路
③大庆油田
④兰新、兰青铁路
⑤新建宝成、鹰厦铁路
⑥鞍钢三大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10、下图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联的是
①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
④开放大量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开私家车自驾旅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B.严格的就业制度使人们无法自主择业
C.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在网上淘宝,购物
D.“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12、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其主要依据不包括( )
A.从此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3、“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此种情况出现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4、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中共二大——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B. 中共七大——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中共八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15、下图所示的事件
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宣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16、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我国的原子能工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钱三强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王进喜
17、针对下列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 中国(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kg | 538.3kg | 4kg |
发电量 | 2.76kwh | 2949kwh | 10.9kwh |
A. 没收官僚资本
B. 进行土地改革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掀起“大跃进”运动
18、习近平在会见来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时指出,我们老一辈领导人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革命友谊,彼此依赖,相互支持,书写了国际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段“佳话”源于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日战争
C. 土地改革
D. 抗美援朝战争
19、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湘赣革命根据地 D.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20、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①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②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23、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5、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6、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7、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
28、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29、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________为国旗。
31、2016年5月23日是西藏解放65周年。65年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3)列举"一五”计划中的哪些成就促进了祖国内地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
32、简答题
(一)、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3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加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沙,灬灬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逕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成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1960年1月4日,尼克松瓦:“……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谴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麦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迷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这些原则的共同倡导者是哪三个国家?“这些原则”在国际上有何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3)材料三反映的我国的外交成就有何重大意义?在这项成就取得的第二年,在中国上另一件与美国有关的“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