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浙江湖州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2、下图是某校学生在研究“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曲折——‘大跃进’ ”时所选取的两张漫画,这些图片主要反映了“大跃进”

    A.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B.浮夸风,脱离实际

    C.高指标,瞎指挥 D.农业增产,成效显著

  • 3、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国大典

    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达成“九二共识”

    ④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 4、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5、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我国西北戈壁,为防止泄密而被工作人员起名为“邱小姐”的一项科技成果试验成功,轰动了全世界。“邱小姐”指的是(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我国第一颗氢弹

    C.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 D.我国第一颗巡航导弹

  • 6、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①制定了“863计划”,取得了一大批先进了科技成果  ②香港和澳门回归

    ③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7、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1957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949年

    1957年

    1960年

    1962年

    1970年

    人均数量

    202

    263

    212

    228

    289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列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 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 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

    D. 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标志中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 9、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同于苏联,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

    A. 积极建立外交关系政策 B. 武装干预新中国政策

    C. 选择性接触政策 D. 敌视态度外交孤立政策

  • 10、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大桥是(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南京长江大桥 C. 九江长江大桥 D. 润扬长江大桥

  • 11、导致下图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施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12、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

    A. 户籍改革 B. 加强城市建设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国有企业改革

  • 13、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停战协定”是在那一年签署的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 14、“一代战神”彭德怀在戎马生涯中,亲自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包括( )

    ①秋收起义

    ②百团大战

    ⑧挺进中原

    ④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5、“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这段材料旨在强调土地改革( )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加速了农村城镇化

    D.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 16、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下列成就不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青藏铁路 B.鹰厦铁路 C.中欧铁路 D.京沪高铁

  • 17、下表中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统计表:

    1980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1981年粮食产量

    6.70亿千克

    1982年粮食产量

    7.15亿千克

    A.“三农”政策的实施

    B.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18、2020年6月23日,搭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实现了覆盖全球。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长征一号

  • 19、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 20、火箭军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它的前身是(     

    A.海军陆战队

    B.第二炮兵部队

    C.战略支援部队

    D.水面舰艇部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3、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 ________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 24、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________的完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

  • 25、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 29、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 30、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 32、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33、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是指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完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材料三:一五计划…仅仅三年,国民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进一步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很快学习了苏联式“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投资总额四百二十七亿四千万元,其中工业的投资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的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在中国人民热情高涨,开始投入工业生产中。

    材料四: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了大批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材料一中的“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什么制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什么?有何国内和国际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时间和原因。

    (4)结合材料四,请列举两位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的模范人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