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美援朝结束时,彭德怀说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由此这次战争
A.打出了人民志愿军的军威
B.彻底消除了国家安全隐患
C.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D.导致了美国军力衰退
2、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具有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主要得益于国家制定的哪一项重大决策?
A.建立了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3、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所展示的军事装备图片(如下图),展现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 )
A.政府的重视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广大官兵的努力
D.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4、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合作化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5、下列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B.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C.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D. 工人下岗现象说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失败
6、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7、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B.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C.受到外国经济势力的压迫
D.地区之间发展均衡
8、我国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后,人民群众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9、小彤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如图是该书的目录节选,下列史实不符合第一章内容的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10、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回顾这样的现实:“中国从未如此依赖世界,而世界也从未如此依赖于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21世纪初,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举措是( )
A.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中国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中国设立经济特区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我们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依法治国
12、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含义是
A. 新中国的成立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了。
B.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C.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13、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我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下面有关这次大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D.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4、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改革开放指方向,脱贫致富道路宽
15、2018年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回顾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符号搭配正确的是
A.铁人——雷锋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焦裕禄
D.县委书记的榜样——王进喜
17、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确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B. 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C.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 在1952年底基本完成
18、2020年全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的贡献是
A.青蒿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克隆技术
19、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1980年党中央在四个城市设置的经济特区中,其中有一个城市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21、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2、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24、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6、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27、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____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____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9、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30、国家对农业、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31、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人物。
(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32、习近平在2012年11月提出了中国梦,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哪两个一百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哪些重大举措?至少列举三项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列举甲所说的这场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是指什么? 丁所说的“西藏人民的喜事”是指什么?
(2)请按照历史事件结束的时间先后把甲、乙、丙、丁排序。并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
3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请回答: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该政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2)图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70年代末,中美关系又发生了什么转折性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简单介绍一下1949年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应建立什么样的中美大国关系?
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3)据材料指出现阶段我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举两例我国主办的国际重要会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