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私有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3、197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标题是《中国对外政策取得巨大成功》,这里的“巨大成功”是指
A.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决定正式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结合材料,下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抗美援朝精神是吹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角,是永不熄灭的火炬。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包括(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正是沟通南北交通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这座大桥建成于( )
A. “一五”计划期间 B. 改革开放时期
C.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农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8、习近平主席指出:“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 弱了,而是历久弥坚。”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
B.得到多数亚非拉国家的大力支持
C.已经被写入《联合国宪章》
D.符合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
A.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B. 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
C. 包干到户和国营改革 D. 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10、每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记录了当年国家发展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每一份报告都是时代进程的一帧侧写。某中学历史小组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词汇进行了整理和讨论。下列发言与中共十四大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
C.
D.
11、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下列铁路中,属于这一时期修建的有( )
①包兰铁路 ②兰新铁路 ③兰青铁路 ④ 鹰厦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越南战争
13、照片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和背景,在下面一组照片中,能够反映三大改造的是( )
A. B.
C. D.
14、随着政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莫言 B.老舍 C.杨沫 D.路遥
15、“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和避干戈。”27年前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迈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一步。这个“共识”是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 坚持和平统一
D. 坚持一国两制
16、“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反映了他渴望
A. 两岸对峙
B. “台湾独立”
C. 祖国统一
D. 反攻大陆
17、我国有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民族辉煌的历史。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18、在“文革”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下列哪部作品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宋应星《天工开物》
C.徐光启《农政全书》
D.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20、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我国消灭了
A. 地主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剥削阶级 D. 奴隶主阶级
21、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2、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23、战区建设: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个战区,即_________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_____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4、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5、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8、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9、新时代强军之路
(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____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大战区,即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____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战略支援部队。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____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30、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1、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的?
33、“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齐鲁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大包干就是好”?
(2)材料二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199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国共产党的哪两次重大会议,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