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攀枝花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下面两幅图片的人物故事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两副图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宏扬佛法普度众生

  • 2、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 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4、下列属于造成如图百姓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的是(     

    明《流民图》局部

    A.皇帝疏于朝政,皇室钩心斗角

    B.各级官吏、地主疯狂兼并土地,侵占民田

    C.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D.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 5、小明同学在查阅《大唐西域记》时得知,此书已问世1300多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显示出这部著作的灿烂光辉。小明同学关注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唐朝的民族交往

    C.唐朝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D.唐朝的都市和文化

  • 6、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一首诗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诗中此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 余杭、涿郡 B. 洛阳、江都 C. 洛阳、涿郡 D. 长安、余杭

    2从诗中可知皮日休肯定了此河的作用,认为它( )

    A. 发挥了灌溉作用 B. 为隋朝统一提供了条件

    C. 成为南北效能枢纽,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游玩

  • 7、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祖国大陆探亲

    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④①②③⑤

  • 8、从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这些史实得出的结论中(  )

    日本共派遣唐使十几次,人数

    多时一次就有五六百人,有众

    多学问僧、留学生和专业技术

    人员随行。他们把唐朝的典章

    制度、天文历法、建筑技术以

    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

    ①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③唐朝只和日本、印度这两个国家有往来

    A.①②正确③错误

    B.①正确②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①③错误②正确

  • 9、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灭掉陈朝,使南北重归统一

    B.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C.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10、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小说共同点的介绍中,错误的是

    A. 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B. 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

    C. 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

    D. 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11、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 伊犁将军 B. 台湾府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 12、下图是反映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对应时间的历史事件。请问②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 13、宋真宗想让文武双全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母亲,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竞为了厚禄,使家族蒙羞,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A.重文轻武政策

    B.孝亲观念浓厚

    C.选官注重才学

    D.重视民族关系

  • 14、“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美矣!”该段文字赞美的是

    A.“文景之治”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15、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权利

    B.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

    C.派大军攻打陈朝

    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 16、“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描绘了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春节 B.元宵节 C.清明节 D.端午节

  • 17、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表明元朝的御史台主管

    A.行政

    B.财政

    C.军事

    D.监察

  • 18、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是(  )

    A.罗荣桓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 19、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进行研学旅行。我们可以到通宵营业的“瓦子”去看戏、听曲、观看蹴鞠,买古玩字画,还有剃头的......这些热闹情景反映了(     

    A.隋朝科举制确立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明朝科技发展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 20、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 22、辽的都城在____________,西夏的都城在_________

  • 23、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________,在会宁称帝,国号________,他就是金太祖。

     

  • 2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诗中称颂的是唐朝皇帝_________统治时期的盛世情景。

  • 25、宋朝的__________政策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情况;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以控制地方财赋权。

  • 26、元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 27、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____。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机构)加以管理。

  • 28、唐末爆发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________率领下,建立大齐政权。

     

  • 29、按要求填空。

    请把下列历史人物的对应信息填入括号内,只填字母。

    (1)孔________(2)老________(3)司马________(4)刘________

    (5)张________(6)蔡________(7)贾思________(8)祖冲________

    (9)王羲________(10)杜________

    A.计算圆周率B.书圣C.出使西域D.《齐民要术》E.改进造纸术

    F.无为而治G.仁者爱人H.诗圣I.《史记》J.光武中兴

     

  • 30、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初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一切郡国大事都要经过________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目的:抑制________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3)措施:

    康熙帝

    设立____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________

    雍正帝

    军机房

    处理西北军务,后改名

    ________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________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票拟),经皇帝审阅同意(批红)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________________名存实亡。

    乾隆帝

    直接废除________

    (4)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________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运用所掌握的历史技能,解答以下问题。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一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说出理由。

    (2)图二①②处应填写什么内容?指出康熙帝在A、B两处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

    (3)借助下框内词语,解读北宋政治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