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炎武《日知录・拟题》中说八股考试:“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准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推残了文化的发展
C.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只能写成八股文
D. 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国家时政
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英雄模范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党的好干部”——王进喜 B.“铁人”——黄继光
C.“解放军好战士”——焦裕禄 D.“两弹元勋”——邓稼先
3、自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二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③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5、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全党的共同任务是( )
A.从严治党 B.依靠群众 C.明确方向 D.党要管党
6、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时间开始了”是指
A. 进入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B. 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是由于
A. 发生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B. 背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造成了重大损失
C. 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D.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在复习中国现代史时绘制了如下图时间轴并总结了四项成就,其中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A.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实现中国梦
11、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什么方针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整、改革、发展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此过程中,下列地区开放时间最早的是
A.海南
B.深圳
C.上海
D.武汉
13、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份档案。结合史实分析,小岗村人均口粮增加的原因是
A. 农业的技术迅速提升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4、危难之际,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军赴朝作战。他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岸英
15、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一百年”的时间是
A.中国成立一百年
B.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
C.解放军建军一百年
D.政协成立一百年
16、“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17、下图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映的事件
A.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B.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C.促使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D.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重大成就
18、下面是一首歌曲的歌词,这首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19、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世纪末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为此,中央决定实施
A.“863计划”
B.西部大开发
C.科教兴国战略
D.“精准扶贫”
2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3、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4、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
25、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6、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7、全方位外交: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广泛参与________、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2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_____的目标。
29、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0、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31、请认真研读新中国大事记:
1949年9月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1949年10月1日 | 开国大典 |
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1953—1956年 | 三大改造完成 |
请回答:
(1)“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在上述哪件大事中决定的?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向全世界宣告了哪一政府是新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哪部?该宪法确定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32、探索中有失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哪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石油工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33、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请指出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分别将哪些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4、【背景篇土地制度深恶痛绝】
材料一:如下图。
(1)材料一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哪一经济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给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政策篇有法可依目的明确】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
【改革篇土地易主欢欣鼓舞】
材料三:漫画《家乡喜讯》
(3)如图漫画与哪一事件有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义篇农民翻身巩固政权】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有利于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请你再举出两项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