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湖北荆门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广大市民募集金钱,赎买回来城市的自治权,还建立了自治机构。但是,主教背信弃义,在挥霍完金钱后,又取消了城市的自治权。于是市民坚持斗争十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权。”这座“城市”指的是

    A. 英国伦敦

    B. 法国琅城

    C. 意大利佛罗伦萨

    D. 德国慕尼黑

  • 2、下面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 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重大会议,其中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分析的有

    A.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九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

  • 4、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以_____为代国歌

    A.《大刀进行曲》

    B.《义勇军进行曲》

    C.《毕业歌》

    D.《国际歌》

  • 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以下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焦裕禄、邱少云

    B.邱少云、黄继光

    C.黄继光、雷锋

    D.王进喜、焦裕禄

  • 6、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这些举措旨在落实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 7、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实行改革开放

  • 8、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 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B. 我军已经进入世界强军之列

    C. 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 9、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B.进行土地改革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抗美援朝的胜利

  • 10、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下面军队徽章的出现,说明我国强军之路

    A.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建设

    B. 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为五大军种

    C. 成立五大战区

    D.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 11、下列不属于“三大改造”的是

    A.农业 B.手工业 C.重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 12、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些口号反映出当时我国

    A.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B.经济建设违背客观规律

    C.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

    D.经济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 13、假如你是一位上世纪70年代的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C.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D.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1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自治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我国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一座大桥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宜昌长江大桥

    D.重庆大桥

  • 17、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8、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 19、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

    ①土地改革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⑤三大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 20、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 22、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全国掀起_____的高潮和_____运动。

  • 2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交接入列;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 24、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_____发生在_____年,看到此图,你有何感想?

  •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 26、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 27、(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______ 》,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颁布《 ______ 》,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29、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 30、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史料实证

    结合上述两则史料,说说罗马建筑的特点。

  • 32、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国防科技取得巨大成绩,令世界瞩目。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1)请列举我国六七十年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两例即可)

    (2)由材料可看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哪个领域的竞争?说明了什么?

    (3)面对材料二中的局面,中国提出了什么计划?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