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什么机构的设置
A. 西域都护 B. 澎湖巡检司 C. 北庭都元帅府 D. 宣政院
2、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建立者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成吉思汗
D.阿骨打
3、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
A.诗歌题材丰富
B.妇女地位极高
C.社会风气开放
D.民族政策开明
4、“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在我国的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耶律阿保机 D.完颜阿骨打
5、《红楼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关于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初名《石头记》,共120回
B. 是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
C. 曹雪芹创作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
D. 曹雪芹创作了前40回,高鹗续写了后80回
6、下图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据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1.郑和下西洋 2.成继光抗倭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
A.盛唐气象
B.元朝的统治
C.明朝的对外关系
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7、明代著名戏剧《牡丹亭》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曹雪芹
8、下列对武则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宋
C.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9、通过下面两幅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宋朝的什么信息?
A.绘画技术很高 B.手工业发展到较高水平
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繁荣的都市生活
10、在某节历史课上,老师在讲述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时,使用到如下图片,中间的方块代表着明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向右的a代表着思想前进的推动力,向左的b代表着思想进步的阻力,其中b最有可能是
A.海外贸易的衰落
B.八股取士
C.社会矛盾加剧
D.大兴文字狱
11、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王昭君
C.卫青
D.班超
1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13、如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
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古代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与情怀。下列史实与该将领相符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5、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考场,曾为国家输送了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时期全国半数以上官员都出自江南贡院。若想在此应试成功,需要
A.四书五经和规范答题
B.诗词歌赋和出身显贵
C.自然科学和创新能力
D.兵法谋略和强健体魄
16、万里长城从秦朝开始修建到明朝,历经几千年,至今屹立于中国大地。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中有这样一句“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句话比喻
A. 长城形制结构合理,工程坚固不倒
B. 历代君主常年派兵驻扎长城,比喻兵强不倒
C. 长城沿线因贸易兴起了许多的城镇,比喻交往贸易不能断
D. 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比喻中华民族不倒
17、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8、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发展,是唐朝的三个巅峰,下列统治举措方面属于他们相似的是( )
①重视人才,知人善任 ②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生产
③重视科举考试 ④完善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材料论述的是明末农民起义的(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20、《稗史汇编》中写道:“(明)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B.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政务繁忙难以应对
21、安史之乱是_________和________一起发动的战争,是唐朝_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22、契丹族:(1)区域: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2)建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临潢府。(3)统治:发展生产,创制____,国力不断增强。
23、________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朽的趋势。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中期以后_________、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24、从_____________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5、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6、背景:_____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_____和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7、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传入_____________,之后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又经_______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___________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被北方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2)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3)元朝时形成的新的少数民族是:
(4)北宋时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是:
(5)隋唐时期的社会特点是:
29、按要求组合搭配
(1)将下列人物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2)将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30、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32、唐朝著名的三大诗人。
33、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此材料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突出特点?
(2)以元朝和清朝为例,分别说明“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