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安徽安庆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和坤跌倒,嘉庆吃饱”这个说法说明清朝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是

    A. 八旗子弟十分颓废

    B. 好大喜功花费无度

    C. 兼并严重流民众多

    D. 贪污腐败风气盛行

  • 2、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根据史实,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

    A.酒壶、茶壶 B.牛肉、羊肉 C.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 D.刀、剑

  • 3、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沉迷于享乐,疏于政事,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最后导致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

    A.李自成攻占北京 B.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 4、下列哪一事件与寇准有关

    A. 杯酒释兵权

    B. 建立契丹国

    C. 劝皇帝亲征

    D. 占领燕云十六州

  • 5、史学家之所以称武则天为“政启开元,宏治贞观”,主要是因为(     

    A.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B.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选贤任能,重用房玄龄、杜如晦

  • 6、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郑和的远航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D.郑和船队仅首次下西洋时就达到27000多人

  • 7、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材料中“这次代表大会”是指(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8、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 鉴真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 9、历史上统一契丹部落,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A. 耶律楚材

    B. 耶律阿保机

    C. 完颜阿骨打

    D. 铁木真

  • 10、以下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年代尺的主题应该是建立治世局面盛世局面灭亡

     

    A. 南北朝并立

    B. 明清的更替

    C. 南宋的发展

    D. 唐朝兴衰史

  • 11、他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关押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他是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陆秀夫

  • 12、德国历史学家迪特.库恩在描述宋代的开封城时说:“京城常年无休。娱乐场所被称作‘瓦子’。它包括戏院、酒馆、餐厅和妓院,其服务范围广,价格高低不一。”由此可知

    A.瓦子是宋代书院的办学场所

    B.宋代城市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C.瓦子是宋代政府机构办公的地点

    D.宋代统治者执政清明,劝课农桑

  • 13、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 1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下列配图与材料表述不相符的是

    A.泥活字版 B.舞蹈陶俑 C.持罗盘陶俑 D.火铳

  • 15、如下图所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安史之乱

    D.文人治国

  • 16、下列关于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与表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航海技术进步,海上贸易频繁

    B.宋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C.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D.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 17、下列作品,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是

    A. 《秦中吟》

    B. 《红楼梦》

    C. 《牡丹亭》

    D. 《本草纲目》

  • 18、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宋神宗评价一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史书是

    A.《史记》 B.《长生殿》 C.《桃花扇》 D.《资治通鉴》

  • 19、签订“澶渊之盟”的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 20、他放过羊,当过官军,后又投奔义军,英勇善战被称为“闯王”。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西安建立政权 B. 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C. 引清军入关 D.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事件:明_____;清_____

  • 22、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________

    (2)过程:

    ①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强迫________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不准商船、渔舟出海

    ②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________、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③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设立“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影响:积极影响: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当时的西方国家先后进行________革命和________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________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23、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________

  • 24、宋代海外贸易: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__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

  • 25、将图②《清朝疆域(1820年)示意图》填写完整:

  • 26、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 27、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创作了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________

  • 28、西汉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

  • 29、表现

    农业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和筒车。唐朝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

    (1)丝织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________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其他行业: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商业

    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30、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伟大工程)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

    (民族交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3)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中外交流)

    (4)写出图三、图四中人物的主要事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