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海南岛为
A. 沿海开放城市
B. 特别行政区
C. 经济特区
D. 沿海经济开放区
2、中英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写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也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据此可知回归后的香港
A. 可以开展独立的外交活动
B. 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C. 可以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
D. 必须断绝与英国一切关系
3、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粉碎了“四人帮”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020年4月4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国旗下半旗志哀,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请问:五星红旗是在下面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国旗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中国八大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英国媒体说,全世界现有大约4300个经济特区,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香港附近的那一个,后来被称为“深圳奇迹”。“深圳奇迹”始于( )
A.1978年
B.1980年
C.1984年
D.1990年
6、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以下科学家与其贡献搭配错误的是
A.邓稼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B.钱学森——研制中国运载火箭
C.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D.屠呦呦--发现有效抵抗症疾的青蒿素
7、2019年6月18日,屠呦呦团队宣布新突破。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这说明了( )
A.科技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
B.改革开放没有促进科技进步
C.科技进步不能推动了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 民主集中制
B. 经济建设
C. 实事求是
D. 改革开放
9、“今天,我走近你,大三巴下熙熙攘攘的人们脸上绽放着笑容。20年了,你回到祖国怀抱20年了。这20年里你欣欣向荣,充满了自信与自豪。”这里的“你”指的是
A. 西藏
B. 香港
C. 澳门
D. 台湾
10、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中国梦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新发展理念 D.“一带一路”
1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
B.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先法
C.旧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
D.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再现了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胡锦涛
13、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我们还有一些人没有弄清楚,以为只是对西方开放,其实我们是全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点—线—面
14、1980年党中央在四个城市设置的经济特区中,其中有一个城市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5、每周一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7、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六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8、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②中国首次举办APEC峰会
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③②④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19、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下图,江苏省GDP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确立和不断完善的哪一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A.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 农村经济体制
C. 城市经济体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世纪二三十年代首先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是
A.荷兰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21、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建成_____________、全面_______改革、全面___________、全面_____________。
26、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7、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8、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29、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30、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31、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它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罗马共和国开始向海外扩张,最终确立了在地中海的霸权。公元前73年爆发大规模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统治。
材料三: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当时人们相信,“永恒之城”罗马永远不会陷落。3世纪,罗马帝国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自4世纪起北方的日耳曼人涌入帝国……476年,西罗马皇帝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
材料四:The glory that was Greece,and the grandeur that was Rome.(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1)材料一中人物是谁?他是古希腊哪个城邦的首席将军?
(2)材料一中人物执政期间,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如何?
(3)材料二中罗马颁布的成文法被称为什么?公元前73年爆发大规模起义的领导者是谁?
(4)材料三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材料说说“永恒之城”陷落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两例成就证明材料四的观点。(可以围绕希腊罗马的文化、建筑等展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