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南充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2、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下列事件体现其指挥艺术的是(  )

    A.建立辽政权 B.灭掉金朝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D.灭掉南宋

  • 3、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下列场景不会出现的是

    A.市民张三带着孩子去看杂剧

    B.市民李四到“瓦子”里看到有人在说书

    C.市民王五在“勾栏”里买到了想要的商品

    D.市民马六和家人一起吃粽子过端午节

  • 4、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 5、唐朝与周边许多国家往来频繁,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日本 B.大食 C.天竺 D.新罗

  • 6、1923年胡适在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 7、唐朝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今(   )

    A. 新疆 B. 西藏 C. 云南 D. 东北

  • 8、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国家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政权并立 D.早期国家的出现

  • 9、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的人是

    A.朱温

    B.房玄岭

    C.杜如晦

    D.姚崇

  • 10、小明参加一个历史知识竞赛,他被这样一道题难住了: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

    A.辽东 临洮

    B.山海关 玉门关

    C.鸭绿江 嘉峪关

    D.山海关 临洮

  • 11、下图是“南海-号”沉船模型图。该船是南宋初期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沉没的商船。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得到与宋代有关的信息是

    A.制瓷业和造船业的情况 B.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情况

    C.对外关系情况 D.民族关系情况

  • 12、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没收官僚资本

    D.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 13、2019年6月23日,包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关栋天在内的京剧电影《贞观盛世》剧组亮相金爵奖颁奖典礼红毯。剧中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

    A.白居易

    B.宋璟

    C.魏征

    D.姚崇

  • 14、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 B.曲辕犁、筒车

    C.曲辕犁、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

  • 15、下列内容与忽必烈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16、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管辖,元朝实行了(  )

    A. 府衙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 17、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 ③宋夏和议 ④西夏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 18、《贞观政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是

    A.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B.任用良臣,虚心纳谏

    C.完善制度,注重改革

    D.重视教育,提高素质

  • 19、明淸时期实行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儒家思想得到加强 B.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C.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D.削弱了地方官僚的势力

  • 20、下边的示意图可以反映出的内容是

    A.占城稻的推广 B.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海外贸易的兴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年,铁木真统一______,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______

  • 22、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 23、元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 24、960年,后周大将________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 25、唐时,称印度为___________,玄奘西游写成《___________》。

  • 26、统一蒙古的是__,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__

  • 27、成效:促进了____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 28、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1500年的________制度。

  • 29、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背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________深重,________异常尖锐。

    (2)口号: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________建立政权,国号________

    (4)推翻明朝:________年4月,________率领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 30、蒙古灭西夏与金

    (1)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___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______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蒙古和____直接对立局面形成,双方战争持续40多年。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为中外友好交往或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不远万里,六次东渡日本________

    (2)西游天竺,求取真经________

    (3)隋唐最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

    (4)史学两司马指的________________

    (5)宋朝豪放派词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摄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材料三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四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哪位高僧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一重大发明,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具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釆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