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南平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 2、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老百姓,更是想让大臣们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是(   )

    A. 稳定社会秩序   B.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忧怜百姓   D. 完善各项政策

  • 3、下列哪一地方在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

    A.南京 B.松江 C.广州 D.景德镇

  • 4、玄奘西游所去的天竺是今天的

    A. 朝鲜

    B. 日本

    C. 印度

    D. 伊朗

  • 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其中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 6、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的发展是国家的根本。那么我国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居民是( )

    A.北京人、山顶洞人 B.元谋人、半坡人

    C.山顶洞人、河姆渡人 D.半坡人、河姆渡人

  • 7、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大运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高宗 D.明太祖

  • 8、“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说的名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司马光

  • 9、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 印度半岛

    C. 阿拉伯半岛 D. 美洲大陆

  • 10、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上,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A.诗歌 B. C.杂剧 D.小说

  • 11、唐朝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关于盛唐气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B.都城洛阳是国际性大都市

    C.形成了开放的社会风气 D.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 12、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孔子

    B.李冰

    C.蔡伦

    D.祖冲之

  • 13、金军进攻南宋时,南宋军民为阻止金军的南下和收复北方失去的家园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当时出现的著名抗金英雄是

    A. 文天祥 B. 赵构 C. 岳飞 D. 元昊

  • 14、唐朝时期,修建了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长安城。具体负责长安城工程建设的是六部中的(

    A.吏部   B.户部 C.刑部   D.工部

  • 1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成果的逐渐发展与推广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中火药在军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是在(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 16、由于市民阶层的需要,宋朝时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 早市

    B. 夜市

    C. 瓦子

    D. 勾栏

  • 17、达赖和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这一举措有利于

    A.加强西藏管辖 B.巩固西北边疆 C.抗击外来侵略 D.强化君主专制

  • 1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19、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早上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B.中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 20、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契丹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女真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南至_______,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大水系。

  • 22、   根据历史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明活字印刷术__________________

    (3)主持编写《资治通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著有《梦溪笔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 24、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

  • 25、下图是宋代发明的一种拔秧工具______________

  • 26、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 27、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28、下图人物是_____。  

  • 29、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的____________被我国学者称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北朝的____________ 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 30、宋朝时,________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___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请回答:

    (1)列举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典型史实。

    (2)写出元朝对广阔疆域实行有效管辖的政治制度。

    (3)列举元清时期对台湾实行有效管理的措施。

    (4)列举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巩固西北边疆采取的措施?(各举两列)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工具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的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1)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3)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请列举出火药以外的其他两项重大发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