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三明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下列唐代诗人中被人们称为“诗圣”的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苏轼

  • 2、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 宋朝重武轻文 B. 宋朝重文轻武

    C. 从军死伤几率大 D. 从军收入低

  • 3、唐朝对外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B.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C.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 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文学体裁创作的黄金时期(     

    A.散文

    B.楚辞

    C.诗歌

    D.小说

  • 5、“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6、据统计,998年至1126年,朝中显贵官僚,武人出身仅占官僚总数4.5%,科举出身者则占总数39.9%。这说明宋代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武轻文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重文轻武政策

  • 7、从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末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直至蒙元再次统一全国。在统一过程中他们先后灭亡了(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 9、历史上有人这样评价唐玄宗:“唐代诸君主中在位期最长的玄宗帝是一位非常能干的统治者,王朝经过了几十年的篡位、权力衰落和政治腐败的苦难,他又使它的力量达到了新的高峰。对生活在他退位以后苦难动荡的几十年的中国人来说,他的执政期代表着一个已失去光辉的黄金时代,一个政绩彪炳、安定繁荣和在国内外同样取得成就的时期。但是他的统治以悲剧和灾难告终,这结局主要是他自己的一些几乎摧毁这个王朝的行动和政策所造成。”那么他统治时的悲剧和灾难是什么?

    A.开元盛世 B.宠爱杨贵妃 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

  • 10、忽必烈的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建立蒙古政权 D.创制蒙古文字

  • 11、元朝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的是(  )

    A.中书省 B.御史台 C.枢密院 D.转运使

  • 12、由信息点“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二世而亡(37年)”可以推断,该王朝为

    A.商朝 B.秦朝 C.隋朝 D.明朝

  • 13、下表户数与人口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

    B.外族入侵

    C.黄巢起义

    D.军阀割据纷争

  • 14、《资治通鉴》与《史记》这两部作品被称为“史学双璧”,《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 15、杂交水稻之父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李三立

  • 16、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往往以战败、议和结束,最终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却对宋代文化如此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此观之,宋代

    A.文武兼备 B.以文驭武 C.重武轻文 D.重文轻武

  • 17、如下表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时期

    政治措施

    唐太宗时期

    完善三省六部制

    武则天时期

    创立殿试制度

    唐玄宗时期

    改革税制和兵制

    A.皇权的平稳更替

    B.选官制度的调整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制度的创新发展

  • 18、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知道军机处是何时创设的吗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 19、下列两幅图所示的劳动工具反映了唐朝时期人民的创新能力,它们适用于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

  • 2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辽朝灭亡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_

  • 22、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

  • 23、宋朝海外贸易繁盛,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 24、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1624年),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_____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台湾府的设置: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_____

    (3)台湾建省:_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 25、隋朝大运河北通_____,南达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 26、表现

    农业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和筒车。唐朝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

    (1)丝织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________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其他行业: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商业

    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27、由岳飞率领,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深受中原百姓爱戴的抗金队伍是

  • 28、某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的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工程有关(  )

    A. 都江堰   B. 秦长城   C. 隋运河   D. 赵州桥

  • 29、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 30、唐朝的瓷器工艺水平高超,__________ 闻名中外;明朝时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 畅销海内外。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史实

    古代帝王

    史实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唐太宗(李世民)

     

    明太祖(朱元璋)

     

    宋太祖(赵匡义)

     

    清雍正帝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北宋和南宋时期三位著名词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想法设法强化自己的皇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撤销)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管理)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掌握)威柄(权力),学士鲜(少)所参决。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用意)?”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1729年,因用兵西北,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后)简称“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现象?试据材料一概括“帝”实现“自操威柄”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这种做法在历史上被称做什么?此做法真实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一机构设立说明了什么?

    (4)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