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文开始出现于
A. 唐朝
B. 宋代
C. 明朝
D. 清朝
2、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前期南方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下列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湖广地区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湖北汉口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④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是唐朝时期的一种生产工具,它可能是
A.
B.
C.
D.
4、盛唐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往非常频繁。唐朝的制度、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诗歌、建筑等,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年由唐代高僧在日本修建的寺庙,被今天的日本政府定为日本一级国宝的是
A.唐法门寺
B.唐招提寺
C.唐大明寺
D.大相国寺
5、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坐落在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一个集防洪、灌溉、航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这一工程最初的主持建造者是
A.大禹 B.商鞅 C.李冰 D.诸葛亮
6、他的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誉为诗仙,他是( )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7、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决定
A. 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 派兵抗美援朝
C.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8、唐玄宗时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这表明唐玄宗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是( )
A.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B.和亲 C.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 D.战争
9、清朝采取的哪项措施起到了巩固我国西北边疆的作用
A. 雅克萨反击战重创俄军
B. 粉碎准噶尔部贵族割据势力
C. 设立台湾府
D. 设立驻藏大臣
10、宋朝重文轻武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军费开支
B. 减少军队人数
C. 防止武将跋扈
D. 防止地方失控
11、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某同学想了解我国明朝医药学方面的成就,你可以向他推荐的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本草纲目》
C.《九章算术》 D.《农政全书》
12、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明朝时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 明朝时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C.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沿海
D.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居住权
13、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小说共同点的介绍中,错误的是
A. 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B. 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
C. 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
D. 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4、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时,历史上称为( )
A.开元盛世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康乾盛世
1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们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B.她开创了殿试制度
C.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D.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6、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由来已久,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基本定型于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
D. 宋元时期
17、唐宋两朝绘画名家也不少,有“画圣”之称的是
A. 吴道子
B. 张择端
C. 顾恺之
D. 杜康
18、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9、文学艺术体现时代特征,是社会生活的写照。其中反映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典型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0、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在大连下水。早在宋朝,中国的造船业就居当时世界首位,北宋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
A.广州与泉州
B.刘家港与广州
C.开封与泉州
D.广州与临安
21、李白的称号是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维持了约1300年的选官制度一一
(2)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的使节称为一一
(3)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叛乱一一
23、填空题
(1)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_______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唐玄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的鼎盛局面称之_______;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
(3)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有:_______东渡日本;_______西行天竺。
(4)916年,_______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1115年,_______-称帝,建立金政权。
(5)_______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_______”。
(6)1206年,_______ 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
24、后人尊称炎帝和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25、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用于耕作的工具_____和灌溉的工具______________。
26、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27、背景:_____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_____和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8、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__后。
29、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在地方,朱元璋取消______,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了______ 和中书省,提升______职权,还分散兵权。
30、西汉司马迁主编的《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31、连线题:
1.金 A.忽必烈 a.党项
2.辽 B.元昊 b.蒙古
3.西夏 C.阿保机 c.女真
4.元 D.阿骨打 d.契丹
32、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对应的代表作品
①司马光
②李时珍
③徐光启
④汤显祖
⑤曹雪芹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1)北宋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材料一的“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指唐朝末年的什么现象?
(2)为了“制其钱谷”,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了分化地方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设置了什么官职?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什么政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