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泉州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和国土地改革法》

  • 2、省级行政区是我国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它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3、清朝嘉庆皇帝统治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读语主要反映了清朝

    A. 吏治腐败,贪风盛行

    B. 军纪败坏,军备废弛

    C. 经济衰退,国力虚弱

    D. 土地集中,矛盾尖锐

  • 4、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澶渊之盟 B.契丹建立 C.澶州之战 D.元昊建立西夏

  • 5、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民族分布格局是   

    A.大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小杂居、大聚居

  • 6、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 7、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人欧洲,促进了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 8、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社会动荡,政局分立的阶段,其中介于唐宋之间的是( )

    A. 南北朝时期   B. 魏晋时期   C. 五代十国时   D. 武则天时期

  • 9、关于隋唐时期时代风貌的叙述,最准确的一项应该是( 

    A.分裂与统一 B.繁荣与开放 C.变革与融合 D.锁国与危机

  • 10、唐朝时,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这一城市是指

    A. 洛阳

    B. 长安

    C. 开封

    D. 扬州

  • 11、“蕃人旧日不耕种,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国家统一安定 B.唐蕃“和同为一家”

    C.民族政权并立 D.民族交往与交融

  • 12、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写到:“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诗中现象表明宋代(     

    A.强干弱枝

    B.独尊儒术

    C.中央集权

    D.重文轻武

  • 13、下图漫画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 )

    A.重农抑商 B.君主专制 C.郡国并行 D.闭关锁国

  • 14、宋代制瓷业高度繁荣,被誉为“瓷都”并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 成都 B. 景德镇 C. 开封 D. 广州

  • 15、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城,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当时的明朝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神宗 C.明武宗 D.崇祯

  • 16、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同于唐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包括(  )

    A. 政治腐败 B. 出现宦官专权 C. 出现藩镇割据 D. 爆发自然灾害

  • 17、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

    C.统一全国

    D.基本结束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 18、如果概括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下列最适合的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 1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奴儿干都司

  • 20、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抗击倭寇骚扰

    B.率部回归祖国

    C.率军抗击沙俄

    D.率军收复台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________________

  • 22、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专权,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 23、明朝时,著名的书法名家是________

  • 24、在中国古代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作出不懈努力并取得很好的成效。请补充完整下列内容。

    1662年________收复台湾后,1684清政府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制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在西藏设置________代表清政府与顺治时册封的达赖喇嘛和康熙时册封的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设置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

     

  • 25、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______

  • 26、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 27、唐朝的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李时珍编写的《 》是我国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29、玄奘西行

    (1)时间:________初年。

    (2)概况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________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30、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会议名称。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______________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__________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据材料一,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藏族和台湾地区?

    材料二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尤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的是么历史现象?

    材料三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3)根据材料三中“八股之害”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明朝时科举制发生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明朝历史文物“锦衣卫印”。

    (4)材料四中的锦衣卫是什么机构?承担什么任务?

    材料五  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有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5)材料五是明朝哪位皇帝采取的做法?其目的和材料四中锦衣卫的设置有相同之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该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