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云南玉溪初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该过度狂热地追求完美无瑕,以至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从而忽略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美感。

    B. 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而添枝加叶。

    C. 中国京剧团首次出访欧洲,带去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戏曲,精彩绝伦的演出令欧洲观众如醉如痴,拍手称快

    D. 该公司曾蝉联年度销售冠军,而今失去了冠军宝座,虽然最近一个月的销售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即便它能反戈一击,也不再是市场的旗帜了。

  • 2、下列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B.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C.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D.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B.夕阳西下几时回?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4、为了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小组成员想对参观污水处理厂的活动进行报道,并准备将文字稿放到宣传册中。其中标点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3月22日是“世界水日”。②我校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学习实践基地——北京市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以《留住绿水青山,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③同学们走进厂区,参观雨水收集装置、污水处理池等……④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了解了污水处理过程,学习了节水知识,增强了爱水意识。⑤活动结束后,大家还纷纷表示——爱护环境,就要从我做起,珍惜每一滴水,人人争当“节水宣传员”。

    A. 第②句中的破折号换成冒号   B. 第②句中的书名号换成引号

    C. 第③句中的省略号换成句号   D. 第⑤句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选出对加横线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

    【2】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虽欲言,无可进者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A.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

    B.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 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

    C.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

    D.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

    【3】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小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请赏析诗歌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2尾联中的“俱消尽”三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语言运用——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

    本报讯(记者罗伏灵 李光伟) 悠悠赤水长,幽幽国酒香。10月28日上午,由国酒文化研究会举办的第十一个茅台酒节在茅台集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供应商、公司各单位代表、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及国内众多媒体记者等两千余人共襄盛举,在茅台镇醉人的酒香中共同见证了这一标志着国酒茅台历史传承的年度盛事。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填空。

    (1)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5)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6)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8)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12)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晏殊也在《浣溪沙》一词中用   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1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 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这些古仁人,以人格魅力永留史册,为后世景仰。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记叙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爸爸的手指

    尤今

    这是一桩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我的老爸爸也许早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那年,我九岁。

    一日,坐在大厅里的一张桌子上练习大楷。

    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

    两个人,就站在大门外絮絮交谈。那天,风势很猛,从屋外侵入的风,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噼啪”作响。

    我一只手提着毛笔,另一只手去按大楷本子,淋漓的墨汁滴滴答答地滴在桌子上,十分狼狈。我于是搁下毛笔,跑去关门,然而,当我猛力把门关上时,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而骤然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惊骇莫名地听到了父亲发出的惨叫声。

    此刻,父亲的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挤成了一团;连梳得平平顺顺的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站”起来;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扭来扭去,像盘根错节的树根。

    一看到我伸出门外想一探究竟的脸,父亲霎时暴怒地扬起了手,很明显的,他想狠狠狠狠地掴我耳光。那强劲的掌风,有雷霆万钧之势。然而,不知怎的,他的“铁砂掌”还没有汹汹地盖到我脸上来,却又被他硬生生地控制了,颓然放下了手。

    我好像一只受惊的小羔羊,簌簌抖着,虽然死里逃生,却不明白为何惹得好脾气的父亲如此暴怒。

    这时,邻居以责备的口吻对我说:“你也太不小心了,刚才,你父亲的手就放在门缝处,你看也不看,就大力关门……”

    啊,原来鲁莽的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频频搓着发红发肿发痛的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那种痛入心扉而又深入骨髓的感觉,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九岁的孩童,我所关心、我所担心的,是父亲究竟会不会再度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老大老大的,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

    在厅里做功课的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五指被夹的那种痛,直捣心窝啊!当时,我真想狠狠地掴她一记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我凭什么打她?”

    我惊呆了。

    父亲这几句看似云淡风轻的话,却像划空而过的一道光,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

    1文章以“爸爸的手指”为题,有何作用?

    2请简要概括第二段“我的老爸爸也许早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句中“它”所指代的事情。

    3文末指出,父亲的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请你说说这个“重要启示”是什么。

    4请对文中画线句子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强调家国有机统一。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正家风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

    ②良好家风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家风是一个家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慢慢沉淀积累下来,并且代代因袭延续下去,体现整个家族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里的影响往往大于学校里的培养,童年时的教化往往重于成年后的望造,生活中的感悟往往超过书本上的认知。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风就对我们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与家风有关,家风成为我们从言谈举止到为人处世、从价值选择到是非评判、从伦理道德到人格人性的遵循标准。因此说,良好家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③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无论是主动遵守还是被动服从,无论是立竿见影还是潜移默化,家风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整个家族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风良好,则家道兴盛,美誉流芳。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严格教育子女,良好家风的熏陶使苏轼、苏辙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父子三人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留下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千古佳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的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的家风教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家风隳坏,则祸及全家,贻害社会。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走上歧途,甚至身陷囹圄,很大程度上是家风不正,家风不严导致的。

    ④良好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源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良好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族的发展,还以点滴汇聚之势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国家的兴盛,家风正则社会稳。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这个家庭就会团结和睦,崇善尚德;千万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整个社会就和谐稳定、积极向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国家就充满活力;家风良好,民族就充满希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良好家风,必然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和无穷智慧。

    ⑤注重家风,既是为了个人的安身立命,家族的兴旺发达,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家庭是我们心灵最可靠的港湾,家风更应该是我们精神上最执着的坚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成为社会千顷澄碧的清风雨露。

    (原文有改动)

    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3良好家风的形成离不开长辈的言传身教,请结合选文,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长辈对你的教育以及这种教育对你产生的影响。

  • 11、阅读回答问题。

    戏曲可以这样破圈

    ①今年春节,豫剧火了一把。先有电影《满江红》轻摇滚范儿的豫剧配乐爆红,后有河南电视台《元宵奇妙夜》的戏曲节目出圈,豫剧迅速变身成为网络流量音乐和手机铃声。

    ②传统戏曲破圈的原因是多重的,内部体现在戏曲工作者艺术创作的自我革新上, 从行腔、表演上的大胆改变,到具有现代元素的舞美、后期等技术的叠加使用,他们自觉地对戏曲在观众心中形成的刻板审美风格进行了突破;外部体现在以的渠道上,相关从业者在积极同各艺术领域艺术家们的合作中,不断对戏曲进行再创造,与姊妹艺术跨媒介结合,达成模态化破圈

    ③今年年初,电影《满江红》摘下春节档票房冠军。在促进电影产业复兴的同时,此部现象级电影亦成为助力传统戏曲创新性发展的推手。电影本身,正是戏曲思维的充分展现。著名戏曲编剧王肯认为,戏曲思维特别强调人物应是诗与剧结合的人物,即既有诗的浓烈情感,又要有剧的人物的鲜明行动,做到将最佳动作线——“戏核与最佳动情点——“诗核完美结合。传统戏曲也被称为传奇,《满江红》无奇不传,不传不奇的故事建构,加上线性的情节线索,以及娱乐、教化与寓言相结合的主题表达,实现了一个想象和梦幻的世界。基于戏曲思维,本片音乐也凸显了戏曲化与诗化特征。

    ④除着眼于电影等载体进行跨媒介传播外,聚焦戏曲本体的多元媒介融合亦是当下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流趋势。戏曲发展曾有过逐渐边缘化的时期,但在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扶持下,近年来已形成了全社会对戏曲复兴的关注。当下,从+戏曲戏曲+的成功,为我国传统戏曲新时代的发展找到了破圈路径。

    ⑤近年来,针对传统戏曲节目给观众留下古板印象的现状,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掀起改版浪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开设《青春戏苑》《一鸣惊人》等戏曲综艺新栏目,凭借多种节目样态融合,在保持传统观众不流失的同时吸纳年轻受众,扩大戏曲传播人群。2019年,粤剧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依靠戏曲程式化、写意化的表演与特效技术的结合,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戏曲+高科技的理念,实现了内容上的破陈词,演唱上的改旧调,成为史上最卖座的高清4K戏曲电影。

    ⑥除传统媒介外,戏曲与新兴媒介的融合也日益活跃。2022年《武家坡2021》凭借戏曲+流行音乐的形式走红网络,这首歌根据京剧经典剧目《红紫烈马》改编,以薛平贵视角自述了与王宝钏分离十八年的故事。歌曲一改戏曲中薛平贵的人设,歌词充满主人公的自我反省和对女性的体谅与尊重,契合了时代变化和青年心理。大量类似这首戏歌的网络创作,在艺术形态的冲撞、对峙、妥协、调和中重新定义、传播传统戏曲。

    当下,传统戏曲发展除了继续强化已有特色、理念、水准外,应以更强的历史主动精神面对网络时代观众的需求,真正地在众口难调的挑战中寻求观众喜好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提升舞台艺术呈现与音乐艺术品质的同时,借力技术与其他艺术优势合力破圈

    (1)下列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热点现象开篇,这样写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②段阐述了传统戏曲“破圈”的原因是多重的,并强调了与姊妹艺术“跨媒介”结合才是破圈的关键。

    C.文章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论证,这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D.文中提到能让传统戏曲“破圈”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着眼于电影等载体进行跨媒介传播,还有一个是聚焦戏曲本体的多元媒介融合。

    (2)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文言文阅读

    (1)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邈过庭之训,长遂博览 群书,不事章句之学,而爱奇尚异,深沉有远识。建平王刘景素闻风而悦,待以布衣之礼。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而宋 末多阻,宗室有忧生之难,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以求一旦之幸;淹尝从容晓谏,言人事之 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之台矣。”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为建吴兴令,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 路之远矣。山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2)俄皇帝始有大功于四海,闻而访召之,为尚书驾部郎、骠骑竟陵公参军事。当沈攸之 起兵西楚也,人怀危惧,高帝尝顾而问之,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如何?”淹对曰:“昔 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号令诸侯,竟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所 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帝曰:“闻此言者多矣,其试为我言之。”淹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奉天子而伐逆叛,五胜也。攸之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缙绅不怀,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故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帝笑曰:“君 谈过矣。”受禅之后,又为驃骑豫章王记室参军、镇东或令,参掌诏册,并典国史,既非雅 好,辞不获命。寻迁正员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3)淹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 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1】【1】【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节选自江淹《自序传》))

     

    故 自 少 及 长 未 尝 著 书 惟 集 十 卷 谓 如 此 足 矣。

    2】【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3】【3】【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布衣之礼   求一旦之幸

    B. 诬淹以受金者   王不悟

    C. 其试我言之   而终为我获焉

    D. 不事章句学   竟受一剑

    4】【4】【4根据第(2)段内容,简析江淹对战争取胜的看法。

    【答案】

    1】【1】【1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2】【2】【2有时被世上的读书人所嫉恨,他们就诬陷我接受别人贿赂,将要判罪,于是我向建平王呈上书 面意见表达想法才免于罪责。

    3】【3】【3D

    4】【4】【4江淹认为战争的取胜“在德不在鼎”,强调“德”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高帝身上:雄武有奇略, 容仁恕,人才各尽其力将士一心,百姓拥护,师出有名。

    【解析】选自《自序传》  作者:江淹  年代:南宋

    1】【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故自少及长”是句子的状语,在它的后面要停顿;“未尝著书”和“惟集十卷”是从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谓如此足矣”进行了总结。

    2】【2】【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或”“金”“将”“免”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3】【3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介词/连词来。B:连词于是/副词竟。C:介词替、给/表被动。D:都是助词的。故选D。

    4】【4】【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从“此所谓在德不在鼎”“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可知,江淹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型】文言文阅读

    束】

    13

    根据情境,完成微写作任务。

    2017年已悄然逝去,亲爱的同学,你的 2017年可以用哪个字或词来总结呢?请写下来。

    并阐述你的理解。(150 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