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显微镜观察“F”时,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2、下列古诗中,不是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
B.结构①③⑤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C.②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③⑦
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白天发生,呼吸作用夜间发生
C.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D.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
5、组成细胞的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水、脂质
B.蛋白质、糖类
C.蛋白质、无机盐
D.水、糖类
6、同学们在生物课上观察草履虫,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游动速度很快,主要依赖于运动器官纤毛的摆动
B.载玻片上放置几丝棉花纤维可以限制其快速游动,利于观察
C.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D.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但能独立完成摄食、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
7、2020年1月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20℃,白雪皑皑中出现了大片腥红色。其原因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极地雪藻大量繁殖,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履虫和极地雪藻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B.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的生活来说都是有害的
C.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简单,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D.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呼吸、排泄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活动
8、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可以扎入沙土十几米深,它的根能长那么长是因为( )
A.根冠部分的细胞不断增多
B.成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
C.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D.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9、“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因为细胞的( )
A.分化
B.分裂
C.生长
D.癌变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一颗香樟种子种到适宜的土壤里,多年后长成参天大树。香樟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 )
A.温度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土壤中的无机盐
1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B.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C.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生活都需要水、糖类、脂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12、下列几种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大肠杆菌
C.病毒
D.衣藻
13、以下不属于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营养组织
D.结缔组织
14、对果树进行部分树皮环割以提高水果产量,其原理是( )
A.促进果树的生根
B.防止害虫的侵害
C.限制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茎叶运输
15、下列有关生态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微山湖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
C.只有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世界地球日”领导人气候峰会上表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
B.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是因为生物种类较少
D.从生态角度来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生态没有任何联系
17、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从我做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
B.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
C.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D.退耕还林、还草、退海还湿对保护环境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1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海洋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陆地生态系统
19、为预防、治疗艾滋病,目前,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出一种复合型艾滋病疫苗,并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了Ⅰ期临床研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20、下列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做法,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果树开花时,放养赤眼蜂等昆虫
B.春播时,花生早播要覆盖地膜
C.栽种瓜苗时,保持合理的间距
D.给作物浇水后,及时松土和除草
21、如图一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图二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
(2)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瓶中的______。B在生态系统中成分中属于______。
(3)图二中的C可以将A、B体内的______转化成无机物供A再利用,所以C是______。
22、根据细菌的形态特点,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23、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_________,产生________;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也要消耗_________,产生_________。而植物的________作用,吸收__________,放出________,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处于_____________。
2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保护生态系统人人有责,泰州溱湖风景区属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它有“地球之肾”之称,溱湖气候湿润,生物类型多样,水草丰茂,蒲苇丛生,盛产鱼虾、簖蟹等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作用,其中水草、蒲苇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鱼虾、簖蟹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5、请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的宣传口号:______。
26、参加考试时,人常常会感觉到紧张,同时人们也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体现了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也会加强.可见人体内的各个系统是在__系统和__系统的调节下协同工作,使人体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7、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结构,a、b代表相应部位的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③是_______,从血液成分来分析,内流动的是______血。
(2)正常情况下,与a液体相比,b液体中浓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
(3)尿液检测可以诊断肾脏是否患有某种疾病,若某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能是肾单位中______的过滤作用出现异常。
28、植物细胞中,能够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的结构是_____。
29、沙眼是由于眼睑内面的______感染了____________引起的。
30、下图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
[1]是 ,[2]是 ,
[3]是 ,[4]是 。
② 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1]是氧气,[2] 。
③ 物质[1]、[2]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
31、将下列人类进化各阶段的特征填到对应名称的前面.
_____ 南方古猿 A.身穿兽皮衣,能使用长矛标枪等捕猎
_____ 能人 B.脑的沟回与人相似,已经具有语言能力
_____ 直立人 C.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_____ 智人 D.最早用火,能制造石器.
3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在同一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多。( )
33、人体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某人吃完鱼肉后,鱼肉中的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则a物质是_________,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d中的葡萄糖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___,全部进入血液。
(4)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首先通过图甲中[ ]___________进入心脏。
3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如下: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
(4)根据图写出PM2.5“入肺”经过的途径______。(用箭号和序号表示)
(5)PM2.5“入肺”时,7是处于______ 状态。(填收缩或舒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