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浙江宁波五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fǔ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tǎn kè

    huìjí

    xióng wěi

    bù qū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2、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  化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之音  余音_______)(_______

  • 3、拼一拼,再把词语工整地写下来。

    zhēn zhì   miǎo shì   dào qiàn tǎn tè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不安

    ēn cì hú lún kuí  wu   juān  k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吞枣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1.yāng miáo( )tān lán( )地吮吸着雨露,zhú sǔn( )则顶开石块,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2.dī’àn( )上裂开了一道道fèng xì( ),工人们正来回xún chá( ),利用jī xiè( )进行补修。

     

  • 5、根据语境内容,看音节填写词语,为加点词语标注音节。

    ①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tái xiǎn)_____;一片黄泥,几天不见,就变成了(cǎo píng)_____菜畦( )

    ②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sì nüè)_____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 )之地。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前一个“有的人”________的人,他们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_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2】第一个“活”充满了作者的________,第二个“活”充满了作者________;第一个“死”充满了作者的________,第二个“死”充满了作者的________

    【3】这首诗是纪念鲁迅的,为什么不直接以纪念鲁迅为题,而取名为“有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人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诗人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出红军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再现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精心选择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五个典型事例,表现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

    【2】画线的诗句是围绕“_______”字来写的。读了这两句诗,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翻越岷山的喜悦心情,耳边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在欢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歌的朗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气概,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要放缓慢,读出红军把长征中的困难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B.读第三、四句时要突出五岭山脉的绵延不绝和乌蒙山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C.第五句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读第六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以表达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之情

    D.第七、八句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尽艰辛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当时喜悦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要重读

  • 8、诗歌鉴赏。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接照次序走,走到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1读了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段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毛主席的句子,并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没见过大漠的广袤,yī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mì,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汪国真《我喜欢出发》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然(rēng) 浩(hàn)

    B.然(rēng) 浩(hàn)

    C.然(réng) 浩(hán)

    D.然(réng) 浩(hàn)

    【2】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衣旧 神秘

    B.依旧 神秘

    C.衣旧 神密

    D.依旧 神密

    【3】上面文字中,“风景”中“景”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景,风光

    B.佩服,敬慕

    C.指日光

    D.戏剧、电影等中的场面和景物

    【4】下面词语中的“绝”和“不绝”中的“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断绝

    B.绝活

    C.绝妙

    D.绝顶

  • 11、课内阅读

    ,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1  画出能概括选段大意的句子。

    2砧状云的样子就如______________,它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

    3请写一句有关看云识天气的气象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学会阅读说明书

    根据上图中的文字描述,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上图描述的是有关“阿莫西林”这种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

    【2】这种药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所有人群。             ( )

    【3】25岁的顾晶扁桃体发炎,可以每次服用此药1g。            ( )

    【4】王明遵照医生的嘱咐服下此药,可能会出现恶心的症状。( )

    【5】此药可以放在正在运行的冰箱冷藏柜中保存。                 ( )

  • 13、阅读

    八女投江

    ①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部队按照上级的命令,深入敌后去开展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军。这支部队里面有一个妇女团。别看妇女团都是女战士,可她们跟男战士一样英勇坚强,跋山涉水、行军打仗,什么事情都不落在后面。

    ②部队在战斗中牺牲了不少战士,妇女团也一样,最后只剩下了八个人,她们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和李凤善。冷云是妇女团的指导员,那时候才23岁。另外七位女战士大都在20岁上下,王惠民只有13岁。

    ③10月的一天晚上,部队来到乌斯浑河下游西岸的一个地方。乌斯浑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当时正在涨大水,河面很宽,水流湍急。部队首长让战士们准备渡河。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部队首长决定让八个女战士先过河。八个女战士来到河边,先下水试了一下深浅。就在这个时候,“啪啪啪”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接着就出现了成群的敌人。不好,敌人把抗联部队包围了。枪声一响,冷云赶紧把女战士分成三个小组,作好了战斗准备。

    ④冷云仔细一看,敌人正在追赶部队,还没有发现她们,她想:现在我们这里已经跟部队隔开了,但是也最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对,把敌人引过来,让部队突围出去。想到这儿,冷云对战友们大喊一声:“快,向敌人射击,掩护部队突围!”女战士们一听,立刻一齐朝敌人开了火。

    ⑤敌人朝冷云她们扑了过来。抗联部队趁着这个机会发起了冲锋,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撤到了山上。部队首长往河边一看,敌人正朝冷云她们猛扑,她们的处境非常危险。于是,他又带领部队往山下冲,想把她们救出来。冷云看到这种情况,急忙和女战士们一块儿喊道:“同志们!不要管我们,快点儿冲出去,保住手里的枪,抗战到底!”她们喊了三遍以后,又继续朝敌人射击。部队首长听到她们的喊声,又带着部队连冲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如果跟敌人硬拼下去,整个部队可能再一次被包围,弄不好还会全军覆没。部队首长只好含着眼泪,带领部队向山上的密林里撤去了。

    ⑥日本指挥官一看没能消灭抗联的大部队,气得嗷嗷直叫,命令士兵全都朝冷云她们扑了过来。

    ⑦太阳从地平线上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硝烟。女战士们的枪里已经没有一颗子弹了。现在她们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战死,要么被敌人抓住。冷云静静地看了看战友们,好像在说:“同志们,怎么办?”战友们也默默地看了看冷云,点了点头,好像在回答:“指导员,你就下命令吧!”冷云把手一挥,果断地说:“同志们,下河!”

    八个英勇的抗联女战士互相搀扶着,昂着头,一步一步坚定地走进了激流翻滚的乌斯浑河。子弹呼啸着从她们头上飞过,河水冲着她们的身体,她们坚定地朝前走着。这悲壮的情景,把敌人一下惊呆了。这些家伙万万没有想到,跟他们激战了半天的竟然是八个女战士!

    ⑨敌人的一排炮弹在八个女战士身边掀起了一个个巨大的白色浪柱。浪柱消失后,八个女战士的身影不见了,只有乌斯浑河的水还在不停地奔流着……

    (有删改)

    【1】解释下列词语。

    (1)果断:___________

    (2)跋山涉水:___________

    【2】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

    【3】第⑧自然段画线句子是对八个女英雄的___________的描写,这句话在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中是对___________的描写,它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女战士们___________时的样子,体现了她们___________的精神。

    【4】本文和《狼牙山五壮士》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___________

  • 14、课文重放。(6分)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1)选文中描写了儿童准备过年的 件事,分别是   。(4分)

    (2)破折号的作用: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c.表示语音的延长;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e.表示句中夹注。 

    选文中第1、2个破折号表示: ;第三个表示: 。(2分)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读下列句子,变换表达形式,使意思不变。

    (1)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改写句子(不改变句意)。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变换语序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加工

    ①在战士们的一片欢笑声中,我慢慢地了解到这个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巨浪扑上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把想法毫不保留地全部讲了出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提示与要求:

    (1)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攻克过难题,参加过特色活动,如音乐、体育、美术、手工、语文实践活动……每逢我们成功的时候,心中总有无尽的喜悦,请把你做某件事或参加某项活动的经过及成功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

    (2)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3)文中不得出现本人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