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带有“风”字的词语,不要重复。
( )化雨 ( )习习 ( )凛冽 ( )送爽
( )怒号 ( )骤雨 ( )劲草 ( )细雨
2、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斩钉______铁______首挺胸五______六色千______一发
(1)用第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与划“ ”意思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的词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它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3) “孤村落日残霞, _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出自 _________写的《天净沙·秋》。”
(4) 诚者,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礼记》
(5)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_________,_________。
(6) 古人在《增广贤文》中 以“但存方寸地,_________。”告诫后人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现今的土地,请你结合生括 实际和掌握的资 料写一则环保宣传标语“_________”。
4、经典积累。
(1)明月____________,清风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生动地概述了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______精神。
(3)五行指____________;五彩指______________。
(4)“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_________的《后出师表》,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
5、给下列字组词。
征(_________) 崖(_________) 岷(_________) 磅(_________)
证(_________) 涯(_________) 眠(_________) 榜(_________)
寇(_________) 抡(_________) 扔(_________) 挑(_________)
冠(_________) 抢(_________) 仍(_________) 眺(_________)
6、古诗阅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的画“×”。
(1)从“客愁新”和“月近人”可以感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 )
(2)“建德江”位于浙江省。 ( )
(3)诗中“烟渚”、“野旷”、“江清”让人感到温暖。 ( )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抒情
【3】“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诗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
十五夜望月
,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2】本诗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前两句中,没出现一个“月”字,却用“_____”二字,描绘出月色的空明皎洁。本诗最后一句中,一个“___”字,使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诗人的情思与月光一同洒落。我们学过的借“月亮”抒发思念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写前两句诗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尽望”的意思是大家都不抬头看月亮,说明月色不美,人们没有兴趣观赏。
B.诗歌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
C.诗人表面上写不知秋思落在何处,实际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请你介绍两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一读,选一选。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9、课内阅读。
少年闰土 (节选)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chù)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短文中写了那两件新鲜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这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贝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件事写的详细?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句与前文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中国结由一根红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子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怪不得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编织中国结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
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离不弃:_____________“头”:__________________
【2】“炎黄”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词语表示中国和中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为什么喜爱中国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少年闰土(节选)
①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②“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③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读第①自然段,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素:__________
如许:__________
单:__________
【2】选文第②自然段写了闰土说的一件新鲜事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反复出现“不知道”三个字,有什么作用?从中可以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蜗牛的秘密
①蜗牛总是背着房子四处旅行,它的房子可不是装饰品哦。当遇到强大的敌人时,打不过,躲!瞧,它把头和触角迅速缩回壳内,快速分泌黏液将缺口封住。等到敌人离开很久后,它才慢慢地从壳里伸出头和触角,继续舒适地生活。此外,它还是修房子的高手,外壳坏了不用请工人,自己分泌出一种物质修补一番就可以了,怎么样?厉害吧!
②蜗牛的寿命很短,一般只能活2〜3年,最长也只有7年。但是它总是慢慢爬行着,悠闲地过着每一天,不因为生命短暂而自怨自艾。
③不要看它小,牙齿可不少哦。在它针尖一样大的嘴里,有一条长满牙齿的舌头,上面大约有25600颗牙齿呢。所以,它们吃东西毫不含糊,连带刺的树叶也能咬碎吃下去。
④蜗牛只吃素吗?不,也有吃肉的蜗牛呢。比如玫瑰蜗牛和嘉纳蜗牛,它们以蚯蚓、小蛞(kuò)蝓(yú)或其他蜗牛为食。
⑤蜗牛爬得慢,是公认的。曾经有人做过实验:蜗牛在干燥的地面上,每分钟能爬行9〜13 厘米;到了遮阴的地面时速度减慢,每分钟爬行6〜8厘米;等到了有薄水层的地面时,每分钟可以前行25〜30厘米。
⑥在西方一些国家,毎年都举行蜗牛赛跑,在一次蜗牛赛跑中,一只来自西班牙的蜗牛获得冠军,它竞然在5秒内跑完了124厘米!
⑦蜗牛爬行可是有诀窍的,它们总是气派地前行。不信你看,它们会在走过的地方,铺上一条白色地毯。那白地毯是蜗牛脚下分泌的黏液,可以用来减小摩擦力,以帮助它们更好地爬行。(选自《聪明泉(少儿)2009年10期》)
【1】文章介绍蜗牛,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 列数字、举例子。 B. 举例子、打比方。
C. 列数字、打比方。 D. 列教字、举例子、打比方。
【2】文中提到的“白色地毯”是指( )
A. 铺在地上的落叶。 B. 白色的毯子。
C. 工人做下的记号。 D. 蜗牛脚下分泌的黏液。
【3】文章列举蜗牛赛跑的事例,目的是( )
A. 说明蜗牛爬行速度并不慢。
B. 说明西班牙的蜗牛爬行速度全世界最快
C. 说明这样的爬行速度是个例外,更加突出蜗牛爬得慢。
D. 说明西方一些国家很喜欢蜗牛。
【4】文章画线句子中的“大约”能否去掉,请简要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提供的信息判断下面这则新闻是否属实,并简要说明理由。
日前,智利一位妇女在家庭装修时发现一只蜗牛被钉子钉住十一年无法动弹,靠同伴运送的树叶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河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哪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不管我怎么说,警卫员还是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这下可糟了!”“遭”表现在
2、将“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3、仿照画线句子的写作方法也写一句。
4、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雪中送炭》的“雪”在文中指
;“炭”指
5、请你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毛主席。
14、阅读理解。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 他现在在哪儿 上帝啊 保佑他 救救他 开开恩吧 她一面自言自语 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1】给短文补上漏掉的标点符号。
【2】桑娜寻思着什么?请用“ ”画出来。
【3】桑哪家很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家穷还收养了两个孤儿,说明桑娜人 __________________
15、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那碧绿的海洋,难道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18、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19、“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我长大了
提示: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同学们表现得越来越懂事了,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了。如,别人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对不良的言行能够进行劝阻;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同学们做这些事时,自己很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你选一件这样的事写一篇 记叙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