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彩回顾。(阅读积累填空)
(1)世间的真善美无处不在: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印第安酋长__________地向我们道出了“这片土地是__________的”心声;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日记中表达了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_______的敬意和同样__________的爱慕;传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再无__________,乃破琴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真情感人,流传至今;翠湖旁,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__________,像是为老人守灵的__________,这一幕展示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
(2)“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既是作者周晔对伯父的认识,又是课文的中心句。这伯父就是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__”的鲁迅先生。课文《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___》。他在《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3、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新词。
(1)现代科技与通信的发展把世界变成了“地球就像一个村庄那样联系紧密”。(_______)
(2)一条条新建的公路成为新疆民众的摆脱贫困路、致富路、发展路。(______)
4、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在《匆匆》一文中感叹时光易逝:“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
2.《寒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春天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风拂柳枝的景色。《十五夜望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望月思亲的情思。
3.他的话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与鼓励,真是“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就得和他多接触,近距离地观察他,正所谓“近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请你结合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向大家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世界名著,写出推荐理由,并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推荐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汉字。
过年了,家家户户门前挂灯笼,贴对联,展现出wàn xiàng gēng xīn_______的气象。大人忙着包jiăo zi______,熬là bā zhōu_______,我们小孩子放biān pào________。
6、课内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2】将文中词句补充完整。
【3】词中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从“_______”可以看出来。
【4】与“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 )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词的上片写了______这些声音,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 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7、读下面小诗,完成练习。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首诗的诗题是:____________。
【2】认真读诗,并借助工具书,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霜草苍苍”点出了________________;“切切虫吟”渲染了村夜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行人绝迹,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月明荞麦花如雪”,请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这种情景: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由 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变化。
8、春 山 夜 月
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____”。
【2】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_ 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芳草园。
五彩泉
我喜欢一个人爬到家乡高高的山顶上,(拨开 打开)茂密的花丛,细心倾听着从岩石缝儿里向外咝咝流淌的山泉。我长时间地观看着,望着它一路怎样跳过青石板,怎样绕过峻峭的山崖,又怎样穿过茂密的丛林和野花盛开的绿草地,然后又忽明忽暗地蜿蜒折回着,向山下悄悄地流去了。
四月,山上的桃花盛开了,此外,还有那漫山遍野如火的杜鹃,还有那如夏夜繁星般缤纷明亮的蒲公英,它们的花瓣儿落在山泉里,向山下漂流着。夕阳用它那修长而又微微颤抖的手(敲打 抚摸)着像彩霞一样的山泉,多美呀!此刻,谁能分清哪儿是泉水哪儿是花瓣呢?
六月,山泉从石板上跳过,翻了几个跟斗之后,又钻进了茂密的树丛中,会同着夏日的雨水,变成了翻滚的小河。不过几日之后,河水就平静下来,日夜发出淙淙的响声,就像有一个无名的仙人在山谷里敲打着钢鼓弹奏着琵琶。这时,头上的片片绿云映在山泉之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泉水是碧绿的,绿得像流淌的翡翠一样,令人激动,令人兴奋不已。
八月,当山泉会同它的姊妹们手牵着手,从果园边穿过时,在它的明眸里,立刻闪现出五光十色,有鲜红的海棠、山楂,紫色的葡萄,橙黄的梨子,还有那半红半绿的苹果,当山泉从树丛间钻出来时,天地间豁然开朗了。洁白的云朵,湛蓝的天空,那漫山坡燃烧成篝火般的枫叶,田野里连绵不断的青纱帐里醉红了脸的红高粱,立刻都投入了它的眼帘,此刻,山泉是五颜六色的……
啊,家乡的五彩泉,多像我家乡人民色彩缤纷的生活!
【1】用“√”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作者是按照 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四月的时候,泉水像 ;六月的时候,泉水又像是 ;走进八月,山泉是 的。
【3】画“ ”的句子意思是( )。
A.山泉被花瓣堵住了
B.阳光照射下,落满花瓣的山泉五彩缤纷
C.山泉映出了杜鹃的影子
D.山泉映出了山楂、海棠,五颜六色的
【4】当八月的山泉从果园边穿过时,在它的明眸里立刻闪现出五光十色。此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为什么会闪现出五光十色?作者这样写,在表达效果上,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_________作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10、课内阅读。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C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1】选段用先_______后_______的构段方式,让我们知道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2】选段画“___”的句子中的“至少”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
【3】读完选段后,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
【4】我阅读选段的目的是______,我采用的阅读方法是______。
11、延伸阅读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周六,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挤满了人,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个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屁股上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心!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了老人在车上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看望——(_______) 痛楚——(_______) 避免——(_______)
【2】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_____”画出来。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用“﹏﹏﹏”画出来。
【3】“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的善良。
A.让座姑娘 B.老人 C.女儿 D.作者
12、阅读检测台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汗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汗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汗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这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你一定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 他现在在哪儿 上帝啊 保佑他 救救他 开开恩吧 她一面自言自语 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1】给短文补上漏掉的标点符号。
【2】桑娜寻思着什么?请用“ ”画出来。
【3】桑哪家很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家穷还收养了两个孤儿,说明桑娜人 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使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1)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分别用“ ”和“﹏﹏﹏﹏”画出一个排比句和比喻句。
【3】第8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把两句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郭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5.甲虫振着翅膀。(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改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写出改后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你”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换成第三人称“他”。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2)下了一夜大雪,到处都变白了。
改为排比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A.假如我是…… B.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温馨提示:1.任选一题,把题目补充完整。2.注意把精彩的“镜头”写生动、写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