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潮》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B.《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讲的是“我”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写了“我”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三部分
C.《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蜂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D.《西门豹治邺》的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调查原因”“破除迷信”“兴修水利”这三件事
2、下列诗句与战争有关的是( )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时,如果对文章内容有疑惑或对内容有体会,都可以作批注。
B.观察时要专注,因此要用眼睛仔细看,不必听和想,防止分神。
C.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问题无需作筛选,都要深入思考、详细解答。
D.复述课文时讲得越详细越好。
4、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与其它两句不同的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吗?我们采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吧!
C.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豌豆呢?它落到屋顶的水盆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行,因为:( )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6、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7、金铃在最后一个儿童节那天送给幸幸一套书,书名是
A.《十万个为什么》
B.《天方夜谭》
C.《安徒生童话》
D.《格林童话》
8、给加点字注上拼音。
( ),气馁 ( ),惭愧 ( ),渺小 ( ),缺少 ( ),同胞
9、读古诗《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诗中的“山西村”在( )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 今浙江绍兴 C. 今浙江杭州
(4)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再完成练习。
黑木炭·白衬衫
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进来,想和他聊聊。
帕科不情愿地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的 地)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华金以后甭想(在 再)得意了。”
帕科的父亲一面干活,一面静静地听儿子(诉说 告诉)。帕科说:“华金让我在朋友面前丢脸,我现在特别(愿望 希望)他遇上几件倒霉的事情。”
他父亲走到墙角,找到一袋木炭,对帕科说:“儿子,你把前面挂在绳子上的那件白衬衫当作华金,把这个塑料袋里的木炭当作你想象中的倒霉事件。你用木炭去砸白衬衫,每砸中一块,就象征着华金遇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我们看看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帕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他拿起木炭就往衬衫上砸去。可是衬衫挂在比较远的绳子上,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没有几块扔到衬衫上。
父亲问帕科:“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他说:“累死我了,但我很开心,因为我扔中了好几块木炭,白衬衫上有几个黑印子了。”
父亲看到儿子没有明白他的用意,于是便让帕科去照照镜子。帕科在一面大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身都是黑灰,从脸上只能看到牙齿是白的。
父亲这时说道:“你看,白衬衫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你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你想在别人身上发生很多倒霉的事情,结果最倒霉的事情却落在自己身上了。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倒霉了,但是它们也同样在我们自己身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迹。”
【1】请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帕科说:“累死我了,但我很开心,因为我扔中了好几块木炭,白衬衫上有几个黑印子了。”
_______________
【3】帕科生气的原因是______,表明他生气的词语有:______
【4】“父亲看到儿子没有明白他的用意”,父亲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请你针对短文的题目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读文章进行回答。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 ),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请你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原文中的词语。(2分)
(2)回想一下课文,想想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是写( )壮观场面的。(2分)
(3)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字的意思。(2分)
横贯江面( ) 齐头并进( )
(4)下面句子中如果是打比方的句子请你在括号里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如果不是打比方的句子,请你在括号里打上“╳”。(6分)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③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12、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这段文字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的“女人”正在哭诉,原因是____________。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那个肇事的外国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国人的地盘里,大家都紧握拳头却不敢怎么样,这让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了“_____”的沉重分量。
【4】周恩来的志向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为了什么而读书呢?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 )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____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____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 “租____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 ),好奇心( )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 )。
(1)给加点字注音,并按原文填空。
(2)填一填,看谁组的词语好。
始终:( )始( )终 ( )始( )终
(3)短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的句子在短文中是________句。
14、阅读课外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宋庆龄十五岁时,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有一天,班里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一位美国学生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心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
轮到宋庆龄发言了。她有些激动,但仍然温文尔雅地站起来,声调柔和地说:“历史确实在不断变化着,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绝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多少仁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还有一次,有一位同学问她:“我们年纪轻轻的,应该尽情享乐,你为什么总是想着祖国啊、大众啊?你不觉得这是自寻烦恼吗?”
宋庆龄抿着嘴笑了笑,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
【1】读文中画线句子,填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摇了摇头”一词中,可以看出宋庆龄____________,从“紧锁双眉”一词中,可以看出她_________________,而“耐心”一词又体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共写了两件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段表达了宋庆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文章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
A.宋庆龄趣事
B.宋庆龄在美国
C.我不能忘记祖国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
(2)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成陈述句)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语段中的四处错误。(标点1处,错别字1处,病句2处)
一个早晨的冬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刚走出家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直往我脖子里铅。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自言自语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京剧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祖先大概、也许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用修改符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优点,比如待人真诚、学习刻苦、乐于助人、心灵手巧、有运动天分……请你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个优点,最好用上事例来说明。
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作中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题目: 的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