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山东烟台五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的大花 ______的线条 ______的小诗

    ______的甜香 ______的冠冕 ______的祭献

  • 2、看拼音写词语。

    wēi  fēng  lǐn  lǐn shì  bù  kě  dāng jiāo  zào  bù  ān bān  bān  xuè  j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________的地方 ________的小院 ________的老头

     

  •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这座江南古镇依山傍水,每到草长莺飞的时节,河道两旁酒旗招摇,让人不禁想起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__的事实。

    (3)《三黑和土地》主要展现了三黑翻地、耙地、累了在地头歇息等场景,从中可以感受到三黑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拼音,写出不同的字组成词语。

    wò (  )土 把(  ) (  )

    jī   (  )肉 (  )饿 (  )

      (  ) 序(  )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填空。

    2诗中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

    3诗词中字暗示了_______字暗示了______________

    4诗中第②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题目?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日暮客愁新”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愁”?写出两句你联想到的描写秋天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的。

  • 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分别是这首曲子的(   )

    A.曲牌名  词牌名 B.词牌名  曲牌名

    C.词牌名  词题 D.曲牌名  曲题

    2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题目来看,作者只是表达了对秋的思考,而并未表达思乡之情。

    B.从篇幅来看,短短二十八字,创造性地将多种孤立的景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

    C.从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衬托人。

    D.从情感来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现了“断肠人”浪迹天涯的羁旅愁怀。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凹”与“凸”的启示

    ①初学写字时,便觉是“凹”和“凸”这两个字古怪特别,但从未深究。现在忽然觉得这两个字不仅形象生动,非同一般,而且还寓许多人生哲理于其中。

    ②“凹”者,深陷也!这不难令人想到埋头苦干,扎根生活。而“凸”呢?不正像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吗?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任何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没有春的耕耘,哪有秋的收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的一生也只有以埋头苦干为基础,向着自己的目标,在社会的浪潮中拼搏,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③把“凹”和“凸”并列起来,又体现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逆境与厄运无疑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好事。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智,激发人的进取心。

    ④正如那场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它让人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它让人们目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它让人们流了太多的泪水。然而,也就是这次地震,更让人们懂得了什么叫做坚强。不信吗?你看,四川彭州——地震重灾区,虽然房子塌了,虽然伤口还未愈合,可人们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山寨边,妇女忙着采摘樱桃;田地里,男人忙着收割油菜;废墟旁,老老少少一起晾晒金黄的麦子……一位朴实的农民说:“只要人还在,手还在,就一定能把塌了的房子重新盖起来。”是的,灾难,毁不掉中国人的信念;明天,将由我们用双手去开拓!

    ⑤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凹”和“凸”连接的人生啊!如果说你是泥潭,只因你阻隔的是弱者的步伐;如果说你是熔炉,你冶炼的定是强者的坚毅!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诗借梅花_________的性格,勉励人____________

    【2】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请你再试着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逆境与厄运无疑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凹”和“凸”并列起来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读书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它,否则就不取。又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己,以便同人家谈闲天的时候可以应付,不致受人家讥笑,认为一窍不通。

    (节选自叶圣陶《读书的态度》)

    材料二:

    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20分钟

    12分钟

    144分钟

    (摘自网络)

    材料三:

    国外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阅读时,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0.5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0.5秒钟。有专家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摘自报纸)

    【1】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文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小文搜集信息的渠道有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阅读材料一,我们知道了叶圣陶提出的三种读书态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进行判断,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读书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B.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

    C.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也是适应的、愉悦的。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富贵病又称“现代文明病”,是指现代人生活相对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又严重缺乏运动,从而产生的一些非传染性的流行病。如便秘、肥胖、肠道癌、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等。

    据调查,中国中老年人15%~20%便秘,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全国每天由于富贵病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5万,占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富贵病治疗的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富贵病的发病率正日益走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

    材料二:                      

    某国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1】从材料一的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现代富贵病高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酗酒

    B.缺乏运动

    C.吸烟

    D.营养不良

    【3】从材料二中你发现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是(       

    A.静态生活方式

    B.肥胖

    C.吸烟

    D.糖尿病

    【4】读了以上材料,你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富贵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首先,我感到目前居住的地方不太合适。一则因离海太近,地势低湿,不大卫生,二则附近没有淡水。我得找一个比较卫生、比较方便的地方建造自己的住所。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阴;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老天爷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个帐篷。这块平地宽不过一百码,长不到二百码。

    若把住所搭好,这块平坦的草地犹如一块草皮,从门前起伏连绵向外伸展形成一个缓坡,直至海边的那块低地。这儿正处小山西北偏北处,日间小山正好挡住阳光,当太阳转向西南方向照到这儿时,也就快要落下去了。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画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概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然后,我用从船上载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木。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不过,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我又花了极大的力气,把前面讲到的我的全部财产,全部粮食,、弹药武器和补给品一一搬到篱笆里面,或者可以说搬到这个堡垒里来。我又给自己搭了一个大的帐篷用来遮雨,因为这儿一年中有一个时期常下倾盆大雨。我把帐篷做成双层的,也就是说,里面一个小的,外面再罩一个大的,大帐篷上面又盖上一大块油布。那油布当然也是我在船上搜集帆布时一起拿下来的。

    现在我不再睡在搬上岸的那张床上了,而是睡在一张吊床上,这吊床原是船大副所有,质地很好。

    我把粮食和一切可能受潮损坏的东西都搬进了帐篷。完成这项工作后,就把篱笆的出入口堵起来。此后,我就像上面所说,用一个短梯翻越篱笆进出。

    做完这些工作后,我又开始在岩壁上打洞,把挖出来的土石从帐篷里运到外面,沿篱笆堆成一个平台,约一英尺高。这样,帐篷算是我的住房,房后的山洞就成了我的地窖。

    【1】下列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择搭帐篷的场地。

    B.在草地上搭建帐篷。

    C.制作短梯翻越篱笆。

    D.把粮食等东西都搬进帐篷。

    【2】把鲁滨逊搭建帐篷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_____—插木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对比鲁滨逊的临时栖身处和理想居住地的优劣。

    临时栖身处的不足

    理想居住地的优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中的两处故事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雪天里的暖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③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这样的天气,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④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⑤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

    ⑥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的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

    ⑦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⑧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⑨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亿。

    【1】文章围绕“我”和“骑士”的故事展开叙述,请概括情节,依次填写相关内容。

    雪天订外卖→( )→递毛巾擦脸→( )( )→骑士远去

    【2】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哪一种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_________”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许多国家都积极参与到低碳行动中。被评为最环保国家的芬兰,可再生能源已经占整体能源利用的25%,有1300多家环保类企业运用“减排技术”减少了50%的空气悬浮颗粒物。

    材料二: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其宣传标识如右图。

    【1】为了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会先重点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然后用“ ”画出“什么是低碳生活”的句子。这段材料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2】认真观察“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识,对其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内圈三个人是由字母“D”和“T”变化而来,是“低碳”两个汉字的首字母。

    B.内圈三个人手拉手的图案,意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让友谊天长地久。

    C.内圈下半部分设计成地球的形状,看着又像一艘船,代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推动低碳发展。

    【3】低碳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你对个人如何做到“低碳生活”提两个小建议。

    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广场。

    (1)2013年联合会杯足球赛上,巴西队击败了西班牙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机会,你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老华侨十分酷爱音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换成第三人称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一个词语代替“说”字,改写下面的句子,且意思不变。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还不爱护环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毁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改为反问句)

    _____

    (2)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比喻句)

    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

    (4)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

  • 20、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小练笔。

    读了伯牙绝琴,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300字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