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父母的心血?”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 )
A. 哪个人的成长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B. 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C. 每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D. 那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2、下列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无能为力”的意思是很有能力。
B.“一丝不苟”的意思是做事很认真。
C.和“聚集”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分散”。
D.和“复杂”意思相反的词语是“重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B.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C.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D.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4、下列语境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疫情期间,我们要讲究个人卫生,不散布谣言,切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B.老师总是告诫我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要马虎,否则酿成大错,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爸爸引用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来告诉我做人要讲诚信,说话要算数。
5、下面四个字中,最可能与“玉器”有关的一项是( )
A.决
B.诀
C.玦
D.抉
6、下列不是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保护水资源这一话题的一项是( )
A.饭前便后要到水龙头下把手用水冲洗干净。
B.可以把用过的但相对比较干净的水冲马桶、擦地板或者浇花。
C.少量的衣服用手洗,避免洗衣机洗时使用大量的水。
D.洗澡时,将开始放的冷水积蓄起来,可以洗衣服或别的用场。
7、下面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妈妈每天忙里忙外,就像一头任劳任怨的 。
②李丽自幼喜欢唱歌,是出了名的 。
A.千里马 小蜜蜂
B.老黄牛 百灵鸟
C.领头羊 应声虫
8、通过对本学期教材的学习,我们积累了两首唐代诗人的边塞诗,请你选择其中一首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
____ [唐]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士战前饮宴的场景。
【3】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战士们怎样的英雄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积累了哪些边塞诗?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 时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消磨 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用“ ”画出短文中关于时间的两句名言。
【2】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4】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1、《蟋蟀的住宅》 (法布尔)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⑴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qué)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问:“牛哥,他出多少山芋请你背他?”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酬金——( ) 迷糊——( )
【3】你认为谁的话有道理?用“______”在选文中画出来。
【4】毛驴“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叮”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物体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
我停下笔,正欲伸手掂量那枚“小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那小爬虫仰躺在赤红色的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乳白色的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是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子翻转站立。( )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揉了一下发胀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在我返回书桌时,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正酣(hān)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
小爬虫顽强地挥动着小足。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快地爬开去。
我将尺子翻过来,那小爬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着。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是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已。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怠地奋斗着。
【1】文中括号内填的关联词应为( )
A.如果……就……
B.因为……所以……
C.即使……也……
D.虽然……但是……
【2】“看它怎样‘东山再起’”一句中的“东山再起”指的是( )
A.东边的山再一次站起来。
B.失败后再一次回到原来的状态。
C.太阳从东边升起。
【3】给短文加一个标题,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4】“好奇→不抱任何希望→惊奇”是“我”观察爬虫时的______变化过程。
【5】“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一句中两个“如此”充分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描写小爬虫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紧紧抓住”这些词句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买快乐
从前,有个财主,他年纪轻轻,就(承担继承)了父母留下的许多财产,财主整天___△___香的,___△____辣的,____△___着绫罗绸缎,____△___着鸟笼,___△____着小狗……这种生活,财主越过越腻,很不快乐。
有一天,财主背上钱袋,出门去买快乐。财主逢人便问:“喂,你有快乐吗?卖给我一些吧!”人们都嘲笑地看着他,认为他是个傻子。财主走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买到快乐。这天,他正走着,见一个衣着破烂的农民正躺在田边的一片树阴下,那农民边乘凉边哼着小曲儿。财主忙走上前说:“能把你的快乐卖给我一些吗?”
农民说:“当然可以,你跟我来。”
农民领着财主走进麦田,说:“你先帮我把地里的草锄完再说。”
财主便___△___(吃力 卖力)地锄草。锄啊锄,午饭时分,财主满头大汗一屁股坐在树阴下。此时,一阵凉风扑来,财主不由叫道:“真快乐呀!”
农民又递给财主一碗稀饭,财主__△____(畅快 欢快)地大口吃起来。财主终于明白了,他叫道:“我买到快乐了!”
【1】选择恰当的字,把字母填在第一段的横线上。
A穿 B牵 C喝 D提 E吃
【2】选出文中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
【3】财主不快乐的原因是( )
A.他吃不饱穿不暖。
B.没有人和他玩。
C.他不劳而获,生活没有意义。
【4】财主最后买到快乐了吗?他终于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补全句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_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__________。
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如果你仔细看______________,你会想起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刚上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好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被我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展示。
玩儿是孩子们最开心、最难忘的事儿。你和小朋友在一起(或者你独处时)会玩些什么?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按照一定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题目自己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