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资阳五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对联形式,汉字独创”,以下哪一幅对联送给语文老师最合适(          

    A.调配色彩展现亮丽图景       勾勒线条描绘精彩场面

    B.诗词歌赋尽显雅士风度       语段篇章全显中华文明

    C.随手轻挥空间平面尽出  妙语微点体积面积都解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庸碌的人,生活 如死水一般。

    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好了。

      个人敢于正视现实,用理智分析, 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A.①只有……才……  ②只要……就……  ③只要……就……

    B.①只要……就……  ②只有……才……  ③只有……才……

    C.④只有……才……  ②只要……就……  ③只有……才……

    D.④只有……才……  ②只有……才……  ③只要……就……

  • 3、下列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美猴王(胡作非为,嫉恶如仇)

    B.鲁肃(忠厚老实,信守承诺)

    C.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D.毛主席(爱子情切,博大胸襟)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拼音写词语。

    傍晚,织女把红彤彤的晚霞fǎng zhī______成了美丽的yún jǐn______,装扮着天空和大地。看着落日,我不禁想起夕阳wú xiàn______好,只是近huáng hūn______这两句诗。通过仔细guān chá______,我发现在落日的余晖和霞光的映照下,连lā jī______箱都变美了。

  • 5、规范书写词语。

     

     

  • 6、读拼音,写词语。

    1.今天湖北dì qū____的气温突然下降到零下十摄氏度了,好冷啊!

    2.松鼠有一副línɡ lónɡ____的小面孔。

    3.很多食物都需要高温shā jūn____才能食用。

    4.小水滴piāo fú____在空中,变成云。

    5.松鼠在枝头互相zhuī zhú____打闹,好不快乐!

  •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娓娓(   )(     身临(   )(   戛然(   )(  

    坚韧(   )(     专心(   )(     )(  

    下课了,我在座位上   地看《水浒传》,书里的故事真是   ,我被书中人物那种 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突然,嘈杂声 ,我抬头一看,数学老师已走上讲台。

     

  • 8、读拼者,结合语境写词语。

    bì yè_______kǎo shì_______一结束,叔叔就péi tóng_____哥哥来到他的工厂。一进门,cháo shī______的厂房,yīn àn______的环境,还有人们máng lù______的身影,马上让哥哥lǐng lüè_____到工作条件的艰苦。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则国胜于欧洲,( ),则国雄于地球。

    【1】在文段括号里补全内容。

    【2】用“ ”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3】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把少年与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少年与国家命运之间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结合下边的资料,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特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选自《少年中国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少年的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想说的?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乐园。

    一根手指的故事

    1869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准备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可是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后来,华盛顿也患了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说话能力完全丧失,活动能力也基本丧失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受到重创,但他的思维还像以往一样敏捷,他决心要把费了父子俩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唯一能动的一根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法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十几年来,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并不是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困难,缺少做下去的勇气。

    既然一根手指都可以成就一座大桥,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天方夜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针对画”——”的句子,提一个你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着重写华盛顿·罗布林面对种种困难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请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桥梁专家们劝他父亲趁早放弃建桥时,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事故,他的父亲去世,他也因病完全丧失说话能力,活动能力也基本丧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大桥落成。

     

  • 11、课内阅读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____________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2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读的书中,有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读书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多选)

    A. 读到了很多中外文艺作品。

    B. 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C. 明白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桂花雨(节选)

    (瑶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佳   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画去括号内错误的字。

    【2】选文讲的是_________,一个_____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

    【3】选文哪句话点明了课题?用横线画出来。

    【4】请写出你熟悉的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对比阅读。

    月是故乡明(节选)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丢失的乡村夏夜(节选)

    夏天,孩子们嫌白日太长,夜晚又总是姗姗来迟。你看,黄昏,最后一缕炊烟消失在乡村的茫茫夜空了,一群赤膊溜光的孩子还在溪里戏水,孩子们心里有盼头,孩子们是在等夏夜那枚月亮。月亮才不会失约呢,月亮是从山头跃进溪里的,还是先在溪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才蹦上山头的。孩子们天天看着,这回却还是没看清。孩子们把月亮溅碎了,满溪银鳞闪闪,满溪盛开的月亮花;孩子们捉月亮捧月亮,月亮叮叮咚咚唱着歌儿从指缝滑入溪里了。夏夜的月亮就是这样爱孩子的,月亮可不会生气,孩子们嘻嘻哈哈上岸了,月亮在溪水里悠悠地一荡,又一荡,慢慢地自己复原自己,又是一脸慈祥。但转眼几十年,这样的情景只在我梦里出现。现实呢,现实是这样的乡村夏夜丢失了!

    【1】选段(一)和(二)所写的事情都和月亮有关,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归纳一 下。

    (一)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一)画“_ ”句子描写出故乡月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突出故乡月亮的_____________;选段(二)画“_____”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_______,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的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选段都描写月亮,但表达的感情不一样,选段(一)表达了________, 选段(二)表达了_____。(填序号)

    A.对童年时代的怀念,对家乡的热爱、怀念,对失去乡村夏夜的惋惜。

    B.对童年和故乡的无限思念。

    【4】你还知道哪些借明月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写一写。

  • 14、课内阅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 裕)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 肋)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文中 内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上打“√”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稳﹣﹣_____

    假如﹣﹣_____

    停脚﹣﹣_____

    4读了这段话,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走搭石动作美,是从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再写_____的美,是从_____这个短语知道的;最后写画面美,是从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知道的。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句,把_____比作_____,突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_____

    6这段话讲的是   

    A.走搭石的特点与原因。

    B.作者对家乡的搭石的爱。

    C.过搭石的速度更快。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看视频等。这部分人被称为“低头族”。

    材料二   

    材料三

    如今,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症”。他们会时时翻阅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

    材料四

    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材料中的“低头族”指的是(       

    A.长期用电脑工作的人。

    B.长期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的人。

    C.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

    D.吃饭还看手机的人。

    【2】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简要概括,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 )

    (2)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甚至会影响家庭和谐。( )

    (3)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

    (4)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让脑部受到过渡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

    【4】小王的爸爸一回到家就会在沙发上拿着手机“葛优躺”,妈妈劝他出去散散步,他总说:“白天工作太累了,我玩手机就是想放松放松。”请你结合以上材料,选取合适的理由,替小王劝劝他的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挖 笋 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出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 )

    A.能够食用;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的“胖”字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

  • 17、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阿莫西林使用说明书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功能主治)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②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③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副作用)①过敏反应症状可出现药物热、荨麻疹、皮疹等,尤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少见过敏性休克。②消化系统症状多见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偶见假膜性结肠炎。③血液系统症状偶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1下列哪一个方面是这份使用说明书没有介绍到的?(  )

    A.用法用量 B.功能主治 C.注意事项 D.副作用

    2一个体重9kg的10个月大的婴儿患肺炎,父母在医生指导下为其服用阿莫西林。关于剂量及时间的把握,下列哪一做法最准确、最科学?(  )

    A.30mg,每12小时1次 B.270mg,每12小时1次

    C.20~40mg,每8小时1次 D.180~360mg,每8小时1次

    3下列对阿莫西林副作用的概括,哪一项最全面?(  )

    A.容易引起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B.容易引起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

    C.容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

    D.过敏反应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外地出差,我在林荫道上散步,当我从一个拄拐杖的老太太身边路过时,只听“咣当”一声,拐棍滚落地上,老太太倒在了我的左脚边。

    ②我刚想伸手扶一把,许多因扶摔倒老人而惹上麻烦的镜头,便马蜂一样向我涌来。就在几个月前,丈夫工作出了点问题,不但受到处分,还被冤枉赔了几十万元,家境就这样陷入困境。而眼前这位倒下的老人,扶吧……可不扶……

    ③“阿姨,你是不舒服吗?”我想救老人,却不敢去碰她。

    ④老人家勉强点了点头。我便喊起来:“快来人啊!这位阿姨身体不舒服。”

    ⑤这时,前面漫步的几位老人已赶过来。有人说,她这是心脏病犯了,得赶紧吃药。我一听,慌忙地从口袋取出速效救心丸喂给她。

    ⑥这速效救心丸对我晕车很有缓解作用。久而久之,每出远门,便总备着它。我刚喂老人吃下药丸,就有一位老先生说:“她脖子上不是有钥匙和电话号码吗?还是给她家人打个电话好些。”

    ⑦我想也是。打通电话,是个中年男子接的,是阿姨的儿子。他说他这就过来。大概几分钟的样子,老人精神好多了,看来不再有生命危险。我小心扶她到不远处的长条椅上坐下,正要离开,她却一把攥紧我的手嚷起来。她的舌头已不当家,透过含糊不清的声音,我听出她在喊:“你不能走,你得等我儿子来!”

    ⑧天哪!我刚救了她的命,她就来讹我?我的家庭刚遭困境,如果再被讹一把……情急之下,我用力一拧胳膊,挣脱老人,拔腿就逃。

    ⑨后来,老人的儿子打来电话,我赶紧关机。回到家,为了保险起见,我换了新号。

    ⑩半年后,因为钱紧,无力出书,多亏一帮文友,为我搞了募捐出书的宣传活动。宣传海报刚贴出不久,就有个中年男人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嘿,我还是找到你了吧?”

    我的心不由咯噔一下,顿时感觉索命的无常来到了眼前。中年男子欣喜地笑着说:“你忘了,我母亲摔倒的事,你怎么跑了呢?”

    我啪嗒挂掉电话,愤愤地想:“明明我做了好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心口怦怦地跳着,正要关机,对方却发来短信:我已经了解你的全部情况,姓名、年龄、家庭住址……

    我的手不住地发抖,拨通电话问他:“你到底想怎样?”

    他依然欣喜地笑,说:“当初,我妈犯病倒在地上,你冒着风险给她喂药,扶她到椅子上休息。如今,你出书经济有困难,我怎么能不扶你一把,完成你的心愿呢?”

    我仰望苍天,不知为什么就流出两行热泪。

    【1】短文围绕“扶”写了两件事,用上“扶”字概括出来。 _____

    【2】面对摔倒的老人,“我”的内心极度矛盾,请联系上下文,把第2自然段中两处省略号的内容合理地补充出来。 _____

    【3】阅读第9~15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我”关机,换新号的原因是

    ②补充完成下面的心情变化图,并概括出“我”相应的表现。

    ③根据如图试着分析“我”的心情从绝望到感动的原因: ;由此,可以发现文中的“我”是一个 的人。

    【4】有网友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做了好事不必逃;也有人说:“做好事只求心安理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联系实际说一说。 _____

  • 19、现代文阅读。

    孔明智退司马懿

    ①孔明分拔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④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②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③,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中,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炖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   ),焚香操琴。左有一量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座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黄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健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没①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孔明智退司马地》)

    注释:①司马懿:统帅魏国重兵的大将军。②旌旗: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③城铺:城上巡哨的岗棚。④汝:你。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写下来。

    ①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___________

    ②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

    A.笑里藏刀

    B.狂笑不止

    C.笑容可掬

    D.哭笑不得

    【3】以下选项对加点字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题)

    A.搬运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

    B.将旌旗尽皆隐匿:隐藏

    C.作此态:因此

    D.有埋伏:必然

    【4】孔明“空城计”奏效的原因是(  )(多选题)

    A.孔明经常使用空城计,早已成竹在胸。

    B.孔明一收到军情就果断传令,军士们也很配合。

    C.孔明大开城门,令魏军怀疑城中有埋伏。

    D.孔明很了解司马懿,掌握了对手的心理。

    【5】文段中为了突出孔明的智慧,运用的写人的基本方法有______(多选题)

    A.选取了“空城计”这一典型事例。

    B.写了众官在听到军情时的惊慌失措。

    C.对孔明进行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D.对孔明一方重兵埋伏的情景进行了具体描写。

    【6】官员们还有两个疑问: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预料到司马懿一定会退兵?请你联系上下文,推测孔明当时是怎么想的,写出他对官员们的回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我会句子大合并。(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你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   

    你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不是怕廉颇。 

    蔺相如是为了赵国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救了小白蛇。   

    他得到了老龙王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天要是下雨。   

    学校运动会就推迟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从前没干过这一行。   

    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句,想象下列情景的具体画面,写一写。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忙: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必须保护师父西天取经。(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兴奋地告诉妈妈:“爸爸给我买的钢笔终于寄到家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很多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没有比这更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下面这句话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跟我学: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句中涉及人称要换为具体的人名。此外,注意要去掉双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过身边的景物?请你选一个喜欢的景物写一写,把你的观察所得有顺序地写下来,注意写出景物的变化,让每一个来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人都能从你的习作中感受到你家乡的美。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