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誉写
B.慈详
C.平衡
D.原泉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瓢虫 锄头 委拖 神机妙算
B.妒忌 寻思 誊恋 情不自禁
C.繁忙 惊疑 由衷 一针见血
D.挺托 荣幸 衔接 手急眼快
3、同组中的两个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盼星星盼月亮 望眼欲穿
B.这山望着那山高 气急败坏
C.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D.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4、看拼音写词语。
ài mù(___) chóu xiè(___) xī han(___) zhēn qíng shí gǎn(___)
5、看拼音写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和爷爷去钓鱼,是我双休日的一种 yú (____) lè(____)方式,爷爷 fēn (____) fù(____)我拴好yòu (____) ěr (____),把长长的鱼线甩进水中,安静地等待着,一会儿,鱼线似乎轻微地动了一下,我心里 qiè (____)xǐ(____),爷爷连忙提醒我要 jǐn(____) shèn(____),沉住气,不然鱼就 tuō (____) gōu(____)了。
6、写近义词。
思考一( ) 冷漠一( )
磨炼一( ) 普通一( )
7、用“慕”字组词,并填入下列句子中。
1.桃子把鲜红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 )之心。
2.小时候,我很( )别人家里有在城里上班的。
3.听说这里的泉水清凉甘甜,许多人不远千里,( )。
4.王教授德高望重,业务精湛,我们非常( )他。
8、看拼音,写词语。
lǎn duò chóu xiè qīn lüè qián lóng téng yuā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从文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2】文段是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阅读文段,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文段中体现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知道作者是按__________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的。
【4】文段中的“到处”一词写出了 。其中画“ ”的句子依次介绍了鸟儿的 、 和 。
【5】“鸟的天堂”指的是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天马河上的一棵大榕树,它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景观。五(1)班的同学想为其制作一张宣传海报,请你写一句宣传标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群文阅读,完成后面的习题。
(一)父爱之舟(节选)(吴冠中)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二)背影(节选)(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深青色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个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试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都写了父亲的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描写父亲背影的场景。
《父爱之舟》→ 父亲________________的背影。
《背影》→ 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的背影。
【2】阅读选文二画横线的句子,摘录特别能打动你的动词,写下你的感受。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3个)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一中说“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结合资料,说说作者能画出“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吗?为什么?
资料:吴冠中,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代表作有《周庄》《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吴冠中先生爱船,亦爱画船,小渔船反复在吴冠中先生的画作中出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两篇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选文写的都是父亲送别孩子的场景,都写到了背影。
B.两篇选文都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体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C.两篇选文都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父亲深厚的情感。
D.两篇选文都让我们感受到舐犊之情,但爱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
【5】你的父母也有打动你的细节,请你联系生活,写一写当时的场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做题。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chàn zhàn)抖,他额上汗珠儿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 yūn hūn)过去。”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shǔ shù)你的刀数(shǔ shù)。”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注:刘伯承(1896—1986)四川省开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6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早年,他率领四川护国军第4支队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战争,在一次剧烈的战斗中,一颗子弹打入他的右眼。
【1】以上这几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文中主要人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请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3】为下面题目选择正确答案,只写标号。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却有些颤抖”是因为( )
A.他太累了。 B.他害怕了。 C.他被病人的坚强意志震惊了,不忍心下刀了。
(2)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手术中病人( )
A.极力抑制自己的紧张心情 B.极力忍受难忍的痛苦
C.极力克服自己的害怕心情 D.极力忍受手臂的疼痛
(3)文章中“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比喻( )
A.刘伯承的身体很强壮 B.刘伯承的意志很顽强
C.刘伯承的神态很镇定 D.刘伯承说话态度很坚定
12、课外阅读
小牛和老骡子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子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间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子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慵懒是一种自我扼杀。
【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
【2】小年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 “老家伙”指_________一再询问,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
A.解释说明 B.话题突然转换 C.声音延长
13、根据情境填写诗句、名言、谚语、歇后语等。(6分)
(1)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做的事,反而不如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2)深秋时节,校园里的树叶黄了,纷纷落了下来,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得想起龚自珍的诗句:“ ”,这落叶虽然不是春天的“落红”,但是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
(3)俗话说:“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错误,但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
(4)我走进教室,发现同学们正用异样的眼光望着我,弄得我“
”,一时间,我不知所措。
(5)看到好朋友得意的样子,我想对他说:“ ”
(6)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真是“ ”
14、阅读理解。
童年读书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不久,我从一个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1】本文作者通过写借阅的四本书来讲述童年迷恋读书的故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借阅的书籍 | 阅读的地点 | 付出的代价 |
_____ | 同学家的磨道里 | _____ |
_____ | _____ | 被虫咬且耽误喂羊 |
《破晓记》 | _____ | _____ |
_____ | 门槛上 | _____ |
【2】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什么?写一写你阅读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说说莫言的成功给借阅的书籍阅读的地点付出的代价同学家的磨道里被虫咬且耽误喂羊《破晓记》门槛上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那年的江水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边陲村小任教。凌云壮志所剩无几。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不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
一个星期天,我又去看浪花。
江边的泥沙淤积了千百层,岸边成了肥沃的土地。可很少有人来这垦荒播种,因为每逢夏季,江水都可能漫到岸边,让你却颗粒无收。
我走在沙滩上,不远处有一片地,禾苗长得壮实无比,野草长得满地都是。烈日下,竟还有一位老农在锄草。
我问:“您在这种庄稼,水涨上来了,不是白忙活一年吗?”老农听后,笑着说:“要想有收成就必须流汗,可流汗了,不一定有收成。今年淹了,说不定明年不会淹,希望总是有的!”
听完老农的话,我脑中像点燃了一团火,拨亮了一盏灯。我总认为努力工作就一定会有成绩;付出就一定会得到回报。看来,我错了。
之后,讲台上,我深入浅出地讲解,下课,我悉心辅导。夜晚,我睡得很晚;凌晨,我起得很早。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诉说—( ) 耐心—( )
反义词:贫瘠—( ) 纤弱—( )
2.短文第1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 之情。
3.文中第6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 和 比喻那位老农的话对“我”的启迪。
4.别人都不去江边种庄稼,老农为什么在可能被水淹的江边垦荒播种?
5.和老农聊天后,文中的“我”从他的话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16、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像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 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形容名气很大。( )
(2)跟大家不一样。( )
(3)一千篇文章都一样,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
【2】请你说说“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文章,想一想这篇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志向是做一棵昂首天穹的橡树,你的志向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昆虫的 “鼻子” 触角
①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秦朝死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 项羽频频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能蚂蚁集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妈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倒自刎身亡。 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 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妈蚁在宇迹上吃糖,项羽果然上了当。
②妈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其实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特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糙;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小麦德;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③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超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糜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④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噢觉器,工峰有6000多个,雄峰有3000多个;雄金电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 …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啊!
⑤触角除了有唤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竟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水中生活的仰泳蝽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1】第②一⑤自然段围绕昆虫的触角,介绍了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第②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3】“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这句话放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A.第②自然段
B.第③自然段
C.第④自然段
D.第⑤自然段
【4】第⑤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有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董永和七仙女
董永年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天有不测风云,老父一病不起,董永为了医治父亲的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最后连给父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卖身葬父。
一个财主觉得他可怜,又见他诚实憨厚,便买下他。董永用卖身所得的钱安葬了父亲,又为父亲守孝三年。三年孝满,他便履行卖身契约,到财主家当长工抵债。
他走到一棵老槐树下,遇到了一名女子,女子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愿意嫁他为妻,并与他一起去财主家抵债。财主说若能织出三百匹细绢,就可让董永赎身回家。那女子心灵手巧,一个月便将三百匹细绢织成,董永得以提前偿债赎身。
董永兴高采烈地带着妻子回家,就在他们经过当初相遇的老槐树时,突然狂风大作,原来是天兵天将奉旨捉拿七仙女。而那女子就是天上的七仙女,听闻董永的事情被他感动,是特意来帮助董永的。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辛受害,只得以实情相告,怀着悲愤的心情,返回了天庭。
孝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敬佩卖身葬父的董永,所以给董永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情节,著名的黄梅戏曲《天仙配》,便是以此创作的。据说,湖北省孝感市就是董永与七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市名“孝感”即由此而来。
如今,孝顺这种传统美德被很好地流传下来,这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幸事。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懂得孝顺的人,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喜爱。愿这种美好传统世代相传。
【1】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财主说若能织出三百匹细绢,就可让董永赎身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孝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董永的孝顺没有表现在( )。
A.为父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B.卖身葬父
C.与七仙女结为夫妻
D.为父亲守孝三年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 )作用。
A.点明中心
B.概括主要内容
C.过渡
【4】读了短文,你知道湖北孝感市“孝感”名字的来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董水与七仙女的故事为后世所传颂。在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郭沫若先生笔下,牛郎、织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诗为证,这首诗就是《__________》
A.乞巧
B.天仙配
C.天上的街市
D.七仙女的故事
【6】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可以相聚,董永与七仙女会以什么方式相聚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生命与水(节选)
①作为一种生物,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可是你知道吗?一般的细胞中至少含有70%的水。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差不多占了35千克。血液中有大约90%的水,肌肉中水占70%左右,即使是骨骼也有20%以上的水。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我们人。
②有人把人体比喻为一个加工厂。人体这个工厂可以把食物中的营养加工提炼并储存起来。谁来完成“加工”的过程呢?是口、胃、肝、脾、肠等消化器官。这些器官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帮助它们搅碎食物、溶解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血液、淋巴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把营养和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又把肌体活动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相应器官。这些运送过来的废物和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汗液、尿液被排出了体外。水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大功臣。
③如果我们人体是一部灵活的机器,那么这部机器就不能缺少润滑剂。人体,内,泪水润滑眼球,唾液润滑口腔,还有些体液润滑人体的关节,这些“水”很好地润滑身体里的各种器官,使它们运转自如。
④机器运转时会变热、发烫,不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停转、受损,甚至会燃烧、熔化。人体也要散热:出汗、排泄、呼吸都能调节体温,使人体始终保持正常的温度。
⑤除此以外,水还时刻护卫着我们的肌体:眼泪冲刷飞进眼里的灰尘,消化液保护消化器官的黏膜,呕吐和腹泻能排泄不洁的食物……
⑥“泌、液、汗、泪、尿、泄、润、滑”这些字都带“水”,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水不但构成了生命,而且维持着生命。地震和矿难存活下来的人证明,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没有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
【1】文中哪个自然段说“水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大功臣”?请用“﹏﹏﹏”画出来。
【2】“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差不多占了35千克。血液中有大约90%的水,肌肉中水占70%左右,即使是骨骼也有20%以上的水。”这段话是为了说明( )
A.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B.水在人体中的含量不高。
C.水对人体来说极其重要。
D.人体是非常奇妙的东西。
【3】下列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体血液中有90%的水,肌肉中有70%的水。
B.人体内所有的“水”都只能帮助运送营养。
C.出汗可以散发热量;有助于保持正常的体温。
D.水维持着人的生命,没有水人立刻就会死去。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
【5】水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哪些?根据文章信息选择正确的选项( )(多选)
A.护卫肌体
B.调节体温
C.滋润土地
D.润滑器官
20、改写夸张句
①校园里很静。
②西瓜很大。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1) 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25分)
题目:三十年后的故乡
要求: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写出故乡三十年后的情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