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嫌(xián)弃 梭(shuō)子
B.冠(guàn)军 眸(mó)子
C.打搅(jiǎo) 苔藓(xiǎn)
D.发酵(xiào) 耽(dān)误
2、操场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个又一个(①)的小书摊,光鲜亮丽的横幅上“跳蚤市场”四个大字,令人(②)。( )
A.①破烂不堪 ②垂涎欲滴
B.①琳琅满目 ②想入非非
C.①精巧别致 ②怦然心动
D.①金碧辉煌 ②瞪目结舌
3、请选出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A.机械xiè 直奔bèn悄没声儿qiāo
B.酵母jiào着力zhuó 默而知之zhì
C.客栈zhàn 舀起yǎo累累的骨朵lěi
D.间隔jiàn削弱xuē 玲珑剔透tì
4、《装满昆虫的衣袋》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________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痴迷的故事,他耗费毕生的精力写成《________》,他那种执著追求,永不言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与“装满昆虫的衣袋”最为密切的一句话是:“________。”课文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的原因是________。
5、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
一诺( )( ) 升( )跌( ) ( )( )连绵
一如( )( ) 坦( )无( ) ( )( )无阻
十万( )( ) 绵( )深( ) ( )( )乏力
高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给学生上课从来不迟到,寒来暑往, 。这一天放学时,他虽然感冒发烧, ,但他仍然 地目送着每个学生走出教室,平平安安地离开校园。
6、根据学习积累和课文内容填空。
(1)名言是一种有温度的语言表达,或给你鼓励,或给你警醒。看到罪犯漠视法纪,警察会严肃地告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小明热心地帮助盲人过马路,我们会由衷地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军行》是边塞诗中的佳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现了边疆将士虽身经百战,却更加坚定戍边卫国的豪情壮志。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中写了捷报突然传来,让诗人惊喜莫名,多来年颠沛流离生活终于可以结束的感慨之情、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之情、悲喜交杂的复杂心情都浓缩在这两句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起来似乎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依依惜别之情尽在其中。
(5)《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展现了农家及忙时的劳动场面,其中表现儿童热爱劳动、天真可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拼音写汉字。
fán_____忙 土fěi_____放sì_____ qiān _____字
xiōng táng zhē yǎn cù yōng fù yōng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同学写出下面的人物的名言。
高尔基:
鲁迅:
邓小平:
9、阅读百花园。
慈母情深(节选)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选文中画“_”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描写,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选文中画“ ”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__描写,写出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
【3】“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这个句子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是“______”,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感悟。
闻名全国的艺术珍品九龙壁,是一座用琉璃瓦砌成的影壁。今天我游览了北海公园,亲眼见到了它。它那精美的造型使我赞叹不已。
①九龙壁,高五米,长二十七米,厚一点二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的琉璃砖分别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雾似的,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②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就像两个威武的将士,瞪圆了双眼,怒目相视。黄龙叉开四爪,伸出了锐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照着对方,仿佛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较量吗?”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你看,那对巨龙已经开仗了。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碧涛之上,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③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遥望, 呼唤同伴 ……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刻画精致的九龙壁,我不禁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真是心灵手巧,勤劳智慧啊!九龙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赞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精美——(__________)(__________)
傲慢——(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面对这刻画精致的九龙壁,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乐园。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下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最爱喝的,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小刚替他给这个自称“解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最大的难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可是,这两个月来,虽然汇款照样来,但信却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觉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部队首长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焦虑——( ) 环绕——( )
2.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 )。
A.老人 B.儿子
C.“儿子” D.小刚
3.对主人公的刻画,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是( )。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D.行动和心理描写
4.标题“儿子”二字是指( )
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同志。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D.泛指解放军战士是人民的好儿子。
5.“老人的心温暖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快手刘
①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
②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 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 跟着换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 不会吧 你可得说准了 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无比相信自己的眼睛,立马大声回应。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里?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从此我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1】给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2】你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到人物怎样的内心?写一写。
句子 | 体会到的人物内心 |
“行!我说准了!”我无比相信自己的眼睛,立马大声回应。 | __________ |
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 | __________ |
【3】第二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典型事例,结合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了快手刘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写到“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他们为什么唏嘘呢?此处,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快手刘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传统文化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孔庙文化精品的体现。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是搜集到以下建筑物的匾额题字:孔庙——万世师表。
【1】下列不属于孔子学院必备书籍的是( )
A.《圣经》
B.《论语》
C.《孟子》
D.《三字经》
【2】根据以上材料的理解,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所有中小学都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B.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
C.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家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3】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试着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向来访的某孔子学院的外国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写两三句推荐语,字数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能否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
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惊讶得______,羞愧得______。
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 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 )只有一天可活,( )要活得优雅、高贵!
【1】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享受________(xiáng xiǎng) 处境________(chù chǔ)
【2】第三自然段中的划线的字分别指的是谁,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你”指:________ “他”指:________ “我”指: __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把下面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横线上。
无地自容 目瞪口呆
【5】“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 ”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不能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短文的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
【7】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 说一说读完这篇短文后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早晨,我到浴室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竟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滴嗒,滴嗒……”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有把水龙头关紧,水滴到盆里,时间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会 汇)成了满满一盆水。
看着这盆水,我想起了一件事:
周总理小时(候 后)学习很努力,他的在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 长)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子去看书了。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吃了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下来的好词好句。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 向)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在于积累。”今天的这件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能有小水滴的这种精神,那我们的知识不( )一定会更加丰富了吗?
【1】把文章中括号里用错的字划掉。
【2】给文中的带点词找一个近义词。
赞不绝口 (____________) 语重心长 (____________)
【3】把第一自然段中“一下子明白了”换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
【4】用成语形容一下“小水滴的精神” ,我们这学期的课文中,具有这样精神的人是 、 、 、 。(写4个)
【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填上关联词语,再把它改变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6】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16、名著阅读
①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优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椤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②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征,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者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饭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短文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3】短文若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笑时的情形。
【4】短文写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意拿_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5】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
17、交际应用。
招募“小小志愿者”
科技馆开展寒假“小小志愿者”的活动,面向社会招募。凡报名的小朋友,将统一安排面试。通过面试的小朋友,我们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表达、礼仪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凡考核合格的小朋友将成为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参加寒假志愿服务工作。
招收条件:
(1)8至12周岁,身体健康。
(2)具有志愿服务的热情,以及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
报名时间:2023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
报名方式:登录科技馆网站,进入“小小志愿者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不接受电话以及上门报名等方式。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1:00,14:00——16:00)
面试时间:2023年10月25日——2023年10月30日(9:00——12:00)
【1】根据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4年出生的刘琳有资格申请成为“小小志愿者”。( )
(2)2023年10月24日10:00,妈妈可以陪黄祥到科技馆参加面试。( )
【2】下面属于招收条件的是哪一项?( )
①身体健康 ②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③有志愿服务的热情 ④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要成为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必须要经过的环节依次有( )
A.报名→培训→面试→考核
B.报名→考核→培训→面试
C.报名→面试→培训→考核
D.报名→面试→考核→培训
【4】王虹把自己面试成功的好消息告诉了好友刘瑞:“我是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了!”如果你是刘瑞,也看过以上招募信息,你会提醒王虹注意什么?____
18、课内品读。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起个小疙瘩来。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本文意在赞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中的母鸡之令人生厌,这在文章写作中属于 的写法。
(2)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你知道哪三点吗?
(3)作者在文中写到“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作者改变了什么心思呢?
(4)本文末一句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之所以用“不敢”一词,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母鸡什么样的感情? ( )
A.喜欢 B.钦佩
C.畏惧 D.欣赏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是妙手,雨是弦(节选)
①窗外,是个清新烂漫的世界。清凉如水的微风,追赶着金色的黎明,草叶上酣睡的露珠们,快乐地探身相迎。(1)嫩黄的小银杏叶上跳跃着欢笑,升腾着希望,它张开贪吃的小嘴,吮吸着大自然(馈赠 赠送)的琼浆。“江南多竹,北国多柳。”的确是这样,晨曦中,参差披拂的金丝垂柳尽情(伸展 舒展)着柔嫩的手臂,又如倒悬的一张翠竹帘,恰似女娃额前的一抹刘海儿,那般缜密,那般飘逸。
②柳儿是喜欢风的,哪怕仅有一丝风,它也能觉察到。于是你碰碰我,我挨挨你,悄声地传递着心中的秘密。风大些,那千百根柔条,千百丝秀发,千百张柳帘就兴奋得跳起舞。(2)那舞姿是绝妙的,披风的柔条时散时聚,时起时伏;时而欲贯空飞去,时而又缠绵柔顺;时而翩然若惊鸿,时而却静雅似闲鹤。那气势、那韵味,宛如徜徉天际的仙女,飘逸洒脱。阳光零零散散地落在枝头、花梢,到处是一片斑驳炫目的光影。蝴蝶和蜜蜂醉入花丛,嘤嚶嗡嗡。草尖上,蜻蜓舞步轻盈,飞动其间。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选文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
A.江南多竹,北国多柳
B.窗外,是个清新烂漫的世界
【3】选文中,句(1)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句(2)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柳条随风起舞的各种姿态。
C.这句话突出了北国的柳多。
D.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5】读完本文对柳树的描写,让我想起了贺知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强烈的地震无情地毁灭了他的家园。 (缩句)
2.面对危急情况,哈尔威船长下达了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的命令。 (改成双重否定句)
3.仿照下列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好比
时间如同
22、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雨点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25分)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父母对我们的深情,这种人间真情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比如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正是有了这些人间真情,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写写这些人间真情,注意要把事件写清楚,写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