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鲸的寿命很常,一班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哪就是鲸。 ________→________
③目前以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 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A.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
B.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她在课堂上常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C.学习不能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才会真的进步。
D.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依次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攻无不克(克:①能;②克服,克制;③攻下据点,战胜;④消化。)
(2)负荆请罪(负:①背;②遭受;③失败,跟“胜”相对;④亏欠,拖欠。)
(3)各执已见(执:①拿着;②坚持;③执行,施行;④凭单。)
(4)喜出望外(望: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名望,也指有声望的人;④盼头,希望。)
A.①④③②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4、在语境中写词语。
1. yè mù________降临,鸟儿们栖息于shù shāo________,整个森林jìng jì________ 极了。
2.他干了一件多么huāng tang________ 的事啊, 希望他能记住这次jiào xùn________。
3.这本kān wù________写得真好,chù dòng________了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________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________的大雁,在高空中________,更是叫人________。
(2)红日初升,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__腾渊,鳞爪_________。
6、记忆袋中取珍宝。
1.兄弟敦和睦,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不在于饰貌。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相应的成语或俗语对应以下句子所描述的情景。
(1)今天的校园运动会,我们班夺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一个个兴致高昂,精神饱满。_________
(2)我的叔叔总是顾虑太多,胆小怕事,优柔寡断,以至于错失了大好良机。_________
(3)这篇作文总体来说写得还挺好,唯一有缺憾的是结尾有些仓促。_________
(4)北京故宫雄伟壮观,全世界都能听到名声。_________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举 (_______)闻(_____) 国(_____)民(______) 丰(_____)足(_____)
多(_____)之(______) 理(_____)当(______) 协(_____)有(_____)
9、课内阅读
忆读书 (节选)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⑤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⑥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⑦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⑧《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⑨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
⑩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④⑤段作者详写读了哪几本书?为什么要写?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⑨段,作者写了哪几层意思?请你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忆读书》一文寄托着作者冰心对少年儿童怎样的期望? 请你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练习。
【材料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它越来越受到重视。书法艺术,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流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材料二】认识文房四宝。
朝代 | 笔 | 墨 | 纸 | 砚 |
南唐 | 安徽宣城 诸葛笔 | 安徽徽州 李廷圭墨 | 安徽徽州 澄心堂纸 | 安徽徽州婺源 龙尾砚 |
宋朝 | 安徽宣城 宣笔 | 安徽徽州 徽墨 | 安徽宣城 宣纸 | 歙砚(安徽) 洮砚(甘肃) 端砚(广东)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极具艺术魅力,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B.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
C.南唐时期的文房四宝均产自安徽。
D.在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
【2】请照样子,用四个字概括每种字体的特征。
隶书(轻灵飘逸)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3】书法艺术的三个层面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各种书体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我能行。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 ),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打算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细细打量,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老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老婆婆家的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 ),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 ),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 ),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就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1】将下列成语根据文中语境依次写在横线上。
安然无恙 扶老携幼 大惊失色 恍然大悟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每年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为什么逃往深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村人们上山避难时遇到了谁?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乞讨老人是怎么把“年”兽撵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夕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换一扇窗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个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 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刚才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玛利亚说。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你应该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要排演一个小型话剧,其中一个角色很适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鼓励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并获得了成功。由于他的大鼻子,所以人人都记住了这个学校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结果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他叫斯格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你因某种缺陷而愁闷苦恼时,应该换一扇窗。这样,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开启的将是成功的大门。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中的“几乎”一词删除掉,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短文填空。
①当小男孩在一扇窗中看到人们正在埋葬一条可爱的小狗时,他________________;当他换了一扇窗,看到一片芬芳灿烂的玫瑰花时,他的悲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换一扇窗”表面意思是换一个窗户看风景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深刻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鼻子小男孩的老师玛利亚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用几个词语概括)你喜欢大鼻子小男孩的老师玛利亚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写大鼻子男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一个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走向春天
在北极圈附近生活着一种群居的驯鹿,每年它们要在生活区内南北穿越几百里,以此选择它们生存的栖息地。当北极圈一带的冬天到来,冰雪封山时,它们就要穿越生活区南边一条近百米宽的冰河,忍着时刻被冻死或饿死的危险越过河去。但河水不结出厚厚的冰它们是过不去的。它们要在寒风中等待着河上结出厚冰。在这期间,驯鹿们相互依偎在枯草或山岩的缝隙中藏身。但总有一些驯鹿被冻死在河的北岸。只有那部分幸存者们踩着冰河,在河的南岸上找到它们的越冬栖息地。当春天再来,河北岸上它们原来的生活区里又泛出绿色时,它们又得重回故里。并不完全因为它们思念这山或草,而是因为另一种更残酷的命运在等待它们。
春天一到,驯鹿们暂时寄居越冬的稀疏草地上,各种猛兽都纷纷从更远的南方北迁,重回到它们原来的生活区。所以驯鹿们又不得不穿越冰河,重返自己的家园。这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回归。
这条冰河成了驯鹿们生命旅途中唯一逃命的跳板。冲不过冰河,它们就会被那些南回的猛兽们吃掉,那片草地仅仅是驯鹿们临时的寄居地。然而,刚解冻的冰河水流湍急,它们只有踩着漂浮在水流上的一个个大冰块,顺着水流返回家园。有的在河岸上挨不住冷被冻死,有的从冰块上滑进水中被淹死,场面非常惨烈。
面对这残酷至极的求生之境,驯鹿们却坚忍地站立在风中;面对凛凛冰河,遥望家园,静待远山那一抹淡淡的希望绿色。这是多么顽强的一种求生。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有时也会遏上这种生死存亡的大遭遇。那么,你有驯鹿一样的勇敢吗?敢像驯鹿一样,直面现实,迈向坎坷,向一切艰难或不幸,作最决绝的挑战吗?
【1】写出下列语句中标红词语的反义词。
(1)驯鹿们暂时寄居越冬的稀疏草地。(______)
(2)这条冰河成了驯鹿们生命旅途中唯一逃命的跳板。(______)
【2】你知道驯鹿为什么要穿越冰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驯鹿顽强的求生毅力?请举出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号”?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中人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哪,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短文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都是什么?
【2】用“~~~~~”画出两个比喻句,并分别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3】我们怎样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有文中的词句回答。
【4】仿写句子。
例: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15、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又是荠(jì)菜花开时
①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cáng zàng)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②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pú)匐(fú)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mó mú)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③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请给文中第①②自然段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乏味:________
兴高采烈:________
【3】请把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文中第②自然段,回答问题。
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想想短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水的愤怒
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暑假时,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七月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叫“五棵树村”。在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小姑娘,能不能给点水?”我不停地用毛巾擦着好像永远也擦不干的汗,渴望能洗一把被汗水渍疼的脸。
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转身走向苗圃后面的屋子,屋子里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脸上带着世事洞明的安详。小姑娘轻轻对她说了些什么,老妇人点点头从腰间“哗啦”一声摸出一串钥匙一这时我才看见在屋子和苗圃之间有一眼水窖,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只见小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窖前,熟练地打开大铁锁,用一个小木桶小。小心地汲出一点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我看了一眼,那水里竞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
本来我是想洗把脸凉爽一下。喝的水我们自带了许多瓶纯净水。等小姑娘转过身去继续 “滴”她的水后,我让同伴把那碗水倒出来,开始洗脸。
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和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投来愤怒的目光。老妇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喊了声:“作孽呀!”突然摔倒了。小姑娘却不去扶老妇人,只是惊叫着冲到我身边,一把抢过我同伴手中的水碗,然后竞倒在地上,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这才急切地叫着“奶奶”向老妇人跑去,慢慢把她搀扶到椅子上。
我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良久,我们才从小姑娘口中知道,这村周围黄河大堤旁的小树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来的,这水窖也是老人家挖的。前年大旱, 水窖里也难以存住水了,为了让刚栽上的小树苗能够成活,老妇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脚踏空,瘸了一条腿。
老妇人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小气,这样热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们不知道缺水的苦,这样糟蹋水,我心疼呀!”
【1】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清澈________ 缓慢________
停止________ 暂时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
①事先没有商量却说出相同的话或做出相同的事。________
②内容深刻含蓄,耐人寻味。________
③比喻勉强维持生存。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黄河干旱的句子。
【4】读下面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小姑娘为什么不先扶摔倒在地的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老妇人为什么那么愤怒?从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八仙过海的传说
相传,八仙个个法力无边。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路上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和,并言定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袒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趁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众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厮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众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
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三位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的水,掀起狂涛巨浪,杀气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
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1】创造性续述可以换一种人称复述,比如,以铁拐李的口吻复述故事第一自然段可以这样说“有一次,王母娘娘邀请我们八仙参加蟠桃会。路上,我们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我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其他几位齐声附和,并言定各凭道法海渡海,不得乘舟。”请你试着以东海龙王的口吻,复述短文的第四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造性复述还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充实,使故事内容更加丰满。下列情节可以进一步充实的是( )
①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借助宝物大显神通。
②众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厮杀的情景。
③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的经过。
④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兴奋之中的交谈。
⑤展开想象,再加一仙,九仙过海,各显神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
18、课外阅读练习。
划船的启示
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顿从小只爱画画 不爱读书 一天 老师对他说 孩子 你只是美术好 别的功课都不行 会留级 可是 他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他做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漂,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个状况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里,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交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只靠画画是不能解决的。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老师的话是对的,他决心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顿专心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给短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盘算:
(2)领悟: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1)富尔顿是个听话的孩子,他能知错就改。( )
(2)富尔顿的老师很会教育自己的学生。( )
(3)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心仪的商品。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我们总要拆开“厚重”的包装,如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才能见到自己购买的商品。
一位网店商家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他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远超过商品本身。
材料二:随着快递规模的高速增长,对包装材料等生产资料需求大幅增加,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日渐突出。有调查显示,我国快递业每年产生超过900万吨纸类废弃物和约180万吨塑料废弃物。而传统的纸盒包装所需要的填充物、胶带等,回收概率几乎为零。
材料三:
【1】材料一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快递物品包装浪费十分严重;材料二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快递包装产生的垃圾数量十分惊人。
【2】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度包装造成的快递垃圾,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危害人们的健康。
B.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认为快递垃圾污染水土的比例最高,认为无危害的比例最低。
C.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近98%的消费者都对快递垃圾的危害有清醒的认知,因此不需要继续进行相关的宣传。
【3】处理快递垃圾,给快递包装“瘦身”和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你想对快递员或喜欢网购的人们提哪些建议?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0、姹紫嫣红的春天向我们走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爸爸拍下了这张照片。(扩句)
2.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3.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成称述句)
4. 金文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22、改成“把”字句.
飞溅的水花打湿了我薄薄的衣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听说训练。
介绍一种家用电器,从外形、功能、使用方法等方面介绍,一定要写出它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