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谜语中,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谜底:曼
B.草上飞。谜底:早
C.注册没有一点水分。谜底:珊
D.孔子出游载月归。谜底:用
2、王力很贪玩,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浪费时间,我们可以用下面哪句话劝劝他?( )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去伪存真(用“﹨”画去用得不当的字)。
(1)他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翻 番),终于不动了。
(2)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 慢)上来。
(3)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涮 刷),甚至把树连根(拔 拨)起。
(4)有个(渔 鱼)民带着他的儿子经过海滩。
4、小练笔。
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对阅读的感受(写两句):
5、妙用成语。
请先补充关于“痴”的四字成语,再准确应用到句子里。
痴心( )想 痴人说梦 如( )如痴
(1)如果我们脱离实际,一味追求虚幻空想,即使发表再惊天动地的理想誓言,也不可能变成现实,这就和 没什么两样。
(2)现在的我,课余时间更多的是徜徉在书海。尤其是读杨红樱老师的文学作品,更令我 。
(3)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不能一味 ,而要客观面对现实,做出正确预断,付诸千百倍的努力,最终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6、根据要求填空。
(1)竹子:________(特点)_______(想到什么人)_______________(品质)
钉子:_____(特点)_____(想到什么人)_________________(品质)
(2)《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应是________的国家,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刻画少年中国的形象。
7、巧辨双胞胎(比一比,组成词语)。
8、看拼音写汉字。
fǔ làn jū ɡōnɡ zhì rè tiào wànɡ jiān miè
( ) ( ) ( ) ( ) ( )
yùn niànɡ wèi jiè bào yuàn sāo rǎo yí hàn
( ) ( ) ( ) ( ) (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星海图书馆借书规则 一、未满14周岁少年儿童,交纳一定押金(退卡还款),即可办理。 二、50元押金,一次借书3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100元押金,一次借书6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超过借阅期,每天每册应交纳超期费0.1元。 三、借阅卡损坏或遗失,可更换或补办。 四、退还借阅卡须凭押金收据及借阅卡,退还前还清所借书刊,再退还押金。 五、本管开放时间:星期三下午3:30—5:00 星期六、日上午8:00—11:30,下午1:30—5:00; 寒假、暑假开放时间为星期一到星期五。 续借电话:0856-654311 |
【1】星海图书馆借书对象__________________。
【2】按借书规则,如果在6月1日借了书,在_____________前就要归还,或者可以再续借__________天。
【3】退还借阅卡时要凭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哪个时间去星海图书馆比较合适?( )
A.星期三放学后 下午四点半
B.星期二放学后 下午四点半
C.星期一放学后 下午四点半
D.寒暑假星期六 下午四点半
10、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
(2)读课文第三小节,说出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有三个主要特点。
(3)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11、课内阅读我最棒。
①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②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③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④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千篇一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不安分的一念”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小小的光荣”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段是作者对自己作文内容的介绍,这一段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用“‖”将文段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4】读了这几段文字,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望。秦王双手捧住璧,一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 “这块望有点几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望,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壁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破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用“√”标出正确的读音。
强逼(qiǎng qiáng ) 怒发冲冠(guān guàn)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
①从不和别人说。(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犀利的句子,这些语言体现了蔺相如 的特点。
【5】请给文段中画“ ”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蔺相如,你想怎样夸夸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吃西瓜
①晚上,天气十分闷热,爸爸买回来两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②我和弟弟看着这两个西瓜,就仿佛看到里面鲜红的瓜瓤。爸爸切开第一个瓜,啊!是个生的,( )里微微泛有白色,瓜籽也是( )嫩的。我和弟弟好失望。可是,爸爸一声不吭,若无其事地切开了第二个,啊,鲜( )的瓜瓤,又( )又饱满的瓜籽,诱人的瓜汁往外渗着,渗着。
③“吃吧,吃吧。”爸爸微笑着把两片瓜瓤鲜红的西瓜放到我和弟弟的面前。弟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刚要吃,突然发现爸爸拿起了一片生西瓜,咬了一口,嚼了几下,眉头一皱,硬咽了下去。这时他发现我正盯着他。爸爸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你吃你的吧,这生瓜也很好吃呀!”这时,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手中小小的一片西瓜突然变重了许多。我又低头咬了一口,可怎么也咽不下去。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熟瓜,拿起一片生瓜咬了一大口,清淡无味,我还是把它吃下去了。
④这件事过去很多天了,但我心里仍是甜甜的。我觉得在这件小事中,我得到一种宝贵的东西。
【1】联系上下文,把“红、黄、黑、白”这些表示颜色的词恰当地填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
【2】在这个篇短文中,抓住了人物的( )描写(多选题)
A.神态
B.动作
C.语言
D.心理
【3】找出写爸爸吃西瓜前后神情变化的有关词语,填在括号里。
( )——( )——( )
从描写爸爸神态变化的词语,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在这件小事中,得到一种宝贵的东西。”这“宝贵的东西”指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加运动量。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学生超重、肥胖统计图
(材料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喝牛奶和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据《某市2019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该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一日三餐,三餐要合理,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
【1】请在材料一中找出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所表达的信息。
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3】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实践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作者写小昆虫,不仅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还对蜜蜂的 _______和_______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让你的眼前明亮绚丽起来。
【2】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__,课文选自她的作品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泥人张(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1】泥人张是如何回报海张五的挑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泥人张的性格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稳、干练,面对着羞辱,镇定自若。
B.胸有成竹,后发制人。
C.个性内敛,应对从容,一招制敌。
D.渲染自己的本领,大胆承诺,豪气干云。
【3】文中画线句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两个典型例子,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刷子李”和“泥人张”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养 斑 鸠
刚放暑假,一场暴风雨后,我走出屋子,忽然发现院子的西边的草垛旁躺着一只小斑鸠。
我急忙走过去,只见这只毛茸茸的小斑鸠身子抖动着,眼睛半睁半闭。左腿摔伤了,直流血,右翅膀也划了一道血口子。看样子,是刚才下雨时从树上掉下来的。
我把小斑鸠捧在手心,它睁大眼睛惊恐地望着我,身子抖动得更厉害了。小斑鸠真可怜呀!我忙把它捧进屋子,给它擦洗掉伤口上的血,又从邻居家里找来药水,涂在伤口上,然后用纱布包扎好。过了一会儿,它的身子不再抖动了,眼睛睁开了,小眼珠转来转去,腿也能动弹了,这时,我心里真的像吃了块西瓜一般甜丝丝的。
我找来一只小篮筐,里面铺上软草、羽毛,拴条绳子挂在院墙上,把小斑鸠放在里面,挺合适。
从这以后,我和小斑鸠成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每天早晨,我起床后去看小斑鸠,然后抓些米给它吃。起初它不吃,我就用手掰开它的嘴,把米粒放到它的嘴里。后来,它自己也能叼米粒吃了。我坚持让斑鸠一日三餐,我还经常到野外捉虫子给它吃。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上午,我捉了几只小虫就兴致勃勃地回家。谁知我来到斑鸠窝前一看,不知小斑鸠哪里去了。突然,扑棱一声,小斑鸠飞到附近的树枝上。我这才高兴地发现,小斑鸠已经羽毛丰满了。它飞出了我做的窝,飞出我家小院,到大自然里去安家落户了。有趣的是,它经常飞回来,恋恋不舍地站在墙头,或者院里的树枝上……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惊恐—( )
恋恋不舍—( )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朝夕相处:
兴致勃勃:
3.“我”和小斑鸠是怎样成为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的?
4.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18、阅读。
白鹭(节选)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这几段话的作者是( )
A.徐志摩
B.郭沫若
C.闻一多
【2】这三幅画面里的白鹭各是什么样子的?分别具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填写在表格里)
时间或地点 | 白鹭的样子 | 白鹭的特点 |
清水田里 | ______ | ______ |
晴天的清晨 | ______ | ______ |
黄昏的空中 | ______ | ______ |
【3】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段话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B.“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悠然。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说明村民对白鹭有恩。
D.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 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用横线画出正确的词语。
【2】我认为两个武士押着囚犯从堂下走过的目的是:
【3】“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晏子是这样取笑楚王的:
【4】我认为晏子是一个 的人。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对托德说,啊,那好极了,我向他道歉。 (改为直接引语)
2.小溪哗哗地流向远方。(用上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朱丹轻轻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一个刮着风又纷纷扬扬下着大雪的日子里,已经显得苍老的父亲睡觉的时候,在自己的被窝里发现了热水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壶伴着父子走过冬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子放错了热水壶。
①“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同学们,喜欢读《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吧?你对书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刻?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大家的海力布?是尽管困难重重但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去救母的沉香?还是廉洁公正、为民做主的包青天……
在你的班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特点鲜明的小伙伴?他(她)可能是热爱学习的学习委员,可能是多才多艺的文艺委员,也可能是总把“生命在于运动”挂在嘴边的体育委员……
选出你最熟悉的一位同学,学着上面阅读二“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把他(她)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她),了解他(她),喜欢他(她)。
题目自拟。注意做到语言流畅,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格式规范,中心明确,至少4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