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三个人可以分别用哪个词语来形容?选择正确的一组填在括号里( )
(1)爷爷话不多,一个人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儿。
(2)小红做事不知道自己拿主意,别人说什么她都说好。
(3)我的舅舅十分小气,让他多花一元钱都难受。
A.小蜜蜂 哈巴狗 变色龙
B.老黄牛 应声虫 铁公鸡
C.老黄牛 应声虫 小蜜蜂
D.老黄牛 哈巴狗 铁公鸡
2、“今天本来应该交语文作业,可小华昨天生病了,没能及时完成。于是,老师给她( ),让她明天一定补交。”能恰当填入句中的词语是( )
A.挑大梁
B.开绿灯
C.打头阵
3、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成绩[jí]
B.撵[niǎn]上
C.剖[pāo]开
D.蹭[cēng]破皮
4、[排列句子]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广场上已经聚满了人。
②我也放开线,兴奋地跑了起来。
③风和日丽,我兴致勃勃地来放风筝。
④乘着凉爽的秋风,渐渐地,我的“小燕子”飞上了天。
⑤你瞧他们放得多认真,有的在放线,有的在收线,有的朝前跑,有的向后退,好似一个个地面指挥员在遥控着天上的战鹰。
A.①②④③⑤ B.③①⑤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③①②⑤④
5、下列词语中,不是用来描写神态的是( )
A.得意扬扬
B.白发苍苍
C.大吃一惊
D.眉飞色舞
6、下列不属于历史故事的是( )
A.《拇指姑娘》 B.《凿壁借光》
C.《三顾茅庐》 D.《西门豹治邺》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
单:①独立的,孤独的; ②项目种类多,结构不要复杂;
③记载事物的纸片; ④只,仅。
(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重。( )
(2)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多么简单!( )
(3)今晚折演出内容在节目单上写得明明白白。( )
(4)有了大家的关心,小青再也不感到孤单了。( )
8、看拼音写汉字
zhǎng cháo (___) hé dī (___)kuān kuò (___)lǒng zhào(___)dùn shí(___)
9、阅读现代诗,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
金 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1】本首诗有____个小节。
【2】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 、 、
【3】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 、 、
【4】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森林卫士——穿山甲
①穿山甲属食蚁动物, 别名“鲮(líng)鲤”。因其善打洞, 每小时挖洞速度可达2~3米,“穿山之术”超过人类和其他动物,而且它身披鳞甲,全身约有600多块覆瓦状的角质鳞,故而得名“穿山甲”。
②穿山甲的长相奇特。它身长不足1米,尾长约0.3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
③穿山甲的生活习惯也很奇特。它喜欢温暖的山麓(Iù)、丘陵,挖洞穴居。白天以土堵洞休息,入夜爬出洞外,杀敌卫林。它的胃颇像鸟类略有砂囊的胃,能吞下小石块,石块在胃里起研磨害虫的作用,因而食虫量很大。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用鳞片包裹住身体,坚硬的外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
④最有趣的是穿山甲的捕食方法。它跑到蚁多之处,装死伸出又长又臭的舌头,待蚂蚁闻腥爬满舌头吮(shǔn) 吸涎(x ián) 液时,它即轻缩舌头,把蚂蚁送进喉咙,然后又伸出来。有时,它发现蚁穴,也会将身体鳞片张开,散发出特殊气味,引诱蚂蚁爬满鳞片,迅速合拢,然后到江河湖溪张开鳞片,等那落水的蚂蚁浮上水面,再用舌头横扫食之。据观测,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⑤许多人误以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食用穿山甲肉有滋补功效,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据统计,过去10年,至少有100万只野生穿山甲被捕获,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1】穿山甲得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穿山甲”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穿山甲可以吞食小石块,胃里的石块能研磨害虫,因此食虫量不大。 ( )
(2)穿山甲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自己,也能引诱蚂蚁。 ( )
(3)穿山甲入夜以土堵洞休息,白天爬出洞外,杀敌卫林。 ( )
(4)穿山甲的舌头柔软,伸缩自如,有利于捕食。 ( )
【3】短文5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穿山甲五个方面的内容,照样子填一填。
【4】一位同学读完这篇短文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称穿山甲为森林卫士呢?”请你运用学过的方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6】“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读了这句话,结合短文内容,你想对捕杀者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和鹅(节选)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shān shàn)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jī jǐ)乎被它拖倒(dào dǎo)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
啪嗒啪嗒(拟声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又哭又叫(ABAB)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1自然段:
用“ ”画出“我”被鹅咬住时很狼狈的句子,用“﹏﹏﹏”画出“我”极度恐惧的句子。
【4】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下面题目。
“扫一室”与“扫天下”
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精忠报国志存高远英勇无畏),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
有一天,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不在。陈蕃见客人到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薛勤一边和他寒暄,一边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薛勤看了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
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铁面无私大义凛然)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他说得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的神气。
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在选择的词语下面画上横线。
【2】联系上下文,写出“扫一室”和“扫天下”的意思。
扫一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扫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写一写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陈蕃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试着写一写陈蕃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节选)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下面哪一项不是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 )
A.可以早期检测与预防
B.能够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C.可以免于吃药
D.可以让药效更长久
【3】如果删除了文中加点的词语“最多”,句子的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一段话,你希望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还可以有哪些神奇的功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开想象,写一写。请仿照上述选段的写法,以“未来的汽车可以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为开头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拓展阅读
月光下的童年
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
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
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声中入睡。
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色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儿。
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还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渐渐长大了,在我眼中,月亮仍然那么美。
【1】仿写词语
小心翼翼(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蹦又跳(又*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一共写了“我”小时候在月光下做的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的印象中,月光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今年暑假,报名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内容多彩丰富,有跳舞、唱歌、朗诵、写生和游戏等。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还开阔了我的眼界。
____
17、试着修改下面的句子。
(1)比赛结束了,观众们连续从体育馆里走出来。
______
(2)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苹果、金桔、冬瓜、樱桃等等。
______
18、他穿上了新衣服,脱下了旧衣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天地。
你一定听说过《坐井观天》的故事吧!如果让你重新编一个“坐井观天”的故事,你会怎么编呢?先设想一下故事会有几种结局,再选择一种结局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新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想象丰富、合理;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