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词的音、形、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绮(qǐ)丽 慰籍 引吭大叫(喉咙)
B.曝(bào)晒 韩愈 震耳欲聋(快要)
C.晕(yùn)皱 窥伺 无忧无虑(忧愁)
D.侍(shì)候 徜徉 屏息凝视(忍住)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保存相册 保护动物 保卫祖国
B.性格古怪 脾气温和 勇气可嘉
C.放慢速度 提高效率 增加水平
D.高兴得跳 难过得哭 开心到飞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虽然……可是…… 无论……都……
如果……就…… 不是……而是……
(1)我们栽的小树没长活,( )栽的方法不对,( )没护理好。
(2)( )明天你有空,( )我们一起去玩。
(3)( )是白人还是黑人,( )热爱和平。
(4)( )我们这次失败了,( )我们并不灰心。
4、《男生贾里全传》中的庄静把贾里当成( )
A.球友
B.书友
C.密友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那么多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不断 我们的生活。
A.改善 改变 改观
B.改观 改变 改善
C.改善 改观 改变
D.改观 改善 改变
6、结合所学思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补天》《夸父逐日》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B.蔡桓侯的病发展的历程是:皮肤上——皮肉之间——肠胃里——深入骨髓。
C.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相互道谢是因为“我们”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
D.蝙蝠能在夜里安全飞行,靠的是敏锐的眼睛。
7、下面陈述错误的选项是( )
A.阅读的时候要动脑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B.只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集中。
C.筛选出最值得思考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D.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故事讲的是成熟了的_________裂开了,里面的五粒________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但是那粒________豆子却是最值得称赞的,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9、课内阅读
1.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写的。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傾盆大雨终于停了。那布满天空的乌云似乎也被这雨后的美景陶醉了,它们大概不想让自己破坏这优雅的气氛,渐渐地、渐渐地隐去了。一直躲在乌云背后的太阳也不甘落后,它欢快地跃出云层,把自己的光和热还给了大地。
突然,高空中出现了一道耀眼的亮光,慢慢变成了淡淡的一层红云,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变粗,与此同时,红云的两端还不住地往下垂,一直垂到底空,形成了“桥”的形状。“啊,彩红出来了!”我心中一阵喜说。紧接着,在红色的里层隐隐约约透出了一丝淡雅的橙黄色,随后也扩大变粗,可没有红色那么鲜明。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像姐妹一样亲热。又过了一会儿,蓝、粉、绿、紫也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天空,它们构成了大自然的一大景观——彩虹。这座彩色的“桥”似乎和真桥一样,而且就在我面前,我多么想摸摸它那件“七彩衣”呀,可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有摸到。这时,不远处飘来几片雪白的云朵,它们围着彩虹,好像在赞美它的美丽。还有几片云朵飘到彩虹的身边,轻轻附在它身上,更给它增添了几分温柔和典雅。
多美的彩虹,它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呀!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日,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争先恐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通过这个词,我感受到了_______。
【3】请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假如我当时在现场,看着这么多的色彩,我想用四字词语_______来概括。
【4】仿照文中画“﹏﹏﹏”的句子写一写:多美的____________,它就是____________!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按照______顺序描写了彩虹形成的过程,写出了彩虹出现时的壮观场面。
11、阅读
家乡的小河
①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②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③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④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粼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⑤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⑥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sū)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⑦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凝固:①结实,牢固; ②坚硬; ③坚决地;④本来。 ( )
轻掩:①关; ②遮盖,掩蔽; ③乘人不备(袭击、捕捉)。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宁静——( ) 入睡——( )
【3】根据短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4】用“~~~~”画出文中一句拟人句。并用“△△△”标注出拟人化表达的词语。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
【6】快乐读书吧
(1)把作者和相对应的科普作品连起来。
高士其 《看看我们的地球》
李四光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贾兰坡 《灰尘的旅行》
(2)最近,我阅读了《______》这本书,最感兴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苍蝇与宇宙飞船
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 宏大)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②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活 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用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③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④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噢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 安放)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⑤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 ”。
【2】联系短文,给“风马牛不相及”选择恰当的解释( )
A.风和马、牛彼此顾及不到。
B.风一样的马和牛跑不到一块儿。
C.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3】下列不属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作用的一项是( )
A.检测宇宙飞船舱内气体的成分。
B.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C.优化飞机的飞行速度。
【4】阅读短文,提出你认为值得思考的两个问题并试着解答。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
在一面白色的墙壁上,一位男性稳稳地贴在墙面上,而且他完全没有借助任何的绳索和梯子,就能像蜘蛛一样,在墙壁上肆意“走动”。要知道,在地面上,他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现在他竟然能攀登这面垂直的墙壁!是什么让他实现了“蜘蛛侠梦”呢?
原因在于他身上那套特殊的装备。这是一个吸盘结构的攀登装置,下面连接了多个活塞,活塞下还连接着马镫(dènɡ)。这个特殊装备实际上是科学家们“偷师”大自然的成果。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壁虎、蜘蛛等动物为什么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我们是否可以复制这种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决定先行研究壁虎。他们发现,在壁虎的脚趾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的绒毛突起。当壁虎攀爬墙壁或天花板时,这些突起会和它们发生紧密接触,产生范德华力,这样,壁虎就能贴在墙壁上,甚至在墙上走动或奔跑了。但即便是纳米级的仿壁虎脚趾,也远没有壁虎的“高超技艺”。
怎样才能让仿壁虎脚趾和墙壁更加紧密地接触呢?科学家们想到了压力。他们制造了带有许多绒毛的吸盘,加入了可以抽出空气的活塞,活塞通过脚部的马镫控制。当脚部的马镫下降时,活塞就可以从吸盘里抽出多余的空气,吸盘外的压力比吸盘内的压力大,吸盘受到挤压,吸盘上的“毛”就会贴近并紧紧抓住墙壁,激活范德华力。
这种吸盘和活塞的结合适用于较为光滑的平面,如果是凹凸不平的墙壁,反倒显得毫无用处了。对此,科学家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种动物身上——蜘蛛,希望能“偷学”蜘蛛爬行的“秘籍”。在观察蜘蛛在不平整的墙壁上爬行的过程时,科学家们发现蜘蛛身上有许多极为巧妙的向下的钩刺,当蜘蛛不小心悬空时,这些钩子可以抓住墙壁的表面,保证蜘蛛不往下坠落。蜘蛛的巧妙结构让科学家们惊叹不已,他们将这个微型钩刺和磁铁结合,研制出了可以攀爬凹凸表面和金属材料的平面的设备。
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几乎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也许在未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蜘蛛侠”。
【1】(问题探究)状状一共提了六个问题,请你给这六个问题分分类。(填序号)
①题目“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的条件是什么?
②根据第3自然段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是:在模仿壁虎、蜘蛛等动物在墙上爬行的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遇到了什么难题?
③文中提到的攀爬装备模仿的对象是谁?
④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⑤第6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换成“完全”可以吗?
⑥“范德华力”是什么意思?
(1)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问题是:_____
(2)对文章题目思考的问题是:_____
(3)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_____
【2】(问题解答)请你帮助状状解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的攀爬装备模仿的对象是 和 。
(2)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在括号内打“√”。
A.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 B.用问句引起读者思考( )
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D.引出说明对象( )
(3)第6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换成“完全”可以吗?请简述理由。
【3】(问题迁移)壁虎、蜘蛛与蜘蛛侠有什么联系?
壁虎 (________) 蜘蛛 (________)
蜘蛛侠 (________) 蜘蛛侠 (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xì xī)。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ìng jīng)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以上两个自然段出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
【2】把括号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3】在带点的字正确读音下画对勾。
【4】第一段写的是________,特点是_______。
【5】第二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除了脚的位置,第二自然段还写了爬山虎脚的____和____。
【7】用“_____”画出语段中一个比喻句。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写“害怕”:妈妈一走,我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仿写句子)
写“着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塞》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这首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题西林壁》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3)本学期,我读了很多历史故事,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它主要讲述了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李文文用她那两只勤巧的双手,做了满满一瓶幸运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但虚心地接受了批评,因此迅速地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六,去参观了湘西州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语段中的四处错误。(标点1处,错别字1处,病句2处)
一个早晨的冬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刚走出家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直往我脖子里铅。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自言自语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今天的作业我差不多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体学生和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天地。
我们看过好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本领高强、爱憎分明。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和谁过一天?你们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发挥想象以“我和____________过一天”写一写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