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清( ) 湖( ) 箩( ) 帆( )
请( ) 胡( ) 萝( ) 凡(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黄山奇石》这一课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四种奇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词。
(______)台灯 (______)图画 (______)围棋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吞(___)咽 漏网(___)(___) 如(___)得(___)
(___)(___)争艳 (___)红(___)绿 (___)(____)满园
(___)言(___)语 (___)(___)交加 (___)假(___)威
坐(___)观(___)
5、补充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家了吗?
2.花瓣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鱼在小河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要注意安全。
6.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课内外的学习,你还知道哪些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最少写一个,多写能加分,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7、小小法官会断案。(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神笔马良》中马良不论需要什么,都可以用神笔画出来,所以马良不需要劳动了。( )
【2】“小信成则大信立”是一则关于诚信的名言。( )
【3】用“灬”作偏旁的字大多与火有关,比如“蒸、煎、煮”。( )
【4】千人糕是一种由一千个人才能做成的糕点。( )
8、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没”是一个多音字,在“淹没”一词中,“没”字的读音是“méi”。( )
【2】《登鹤雀楼》和《望庐山瀑布》都是李白写的。( )
【3】“自言自语”的意思是“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
【4】《刘胡兰》中,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
【5】“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是《敕勒歌》中的诗句。( )
9、读一读,想一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苍耳妈妈让孩子们乘着风去田野、山洼。 ____
【2】寒号鸟被冻死了,是因为它只顾眼前,不想将来。 ____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写的是雪花。 ____
【4】“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鸟鸣涧(jiàn)》中的诗句。____
【5】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是两个调(tiáo)皮、可爱又有爱心的孩子。____
10、我会当裁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眼珠一转”中的“转”读作“zhuàn”。______
【2】用部首查字法查“蜜”字,先查部首“虫”,再在“虫部”8画的字中找到“蜜”。______
【3】“方便”与“便利”是近义词,“工整”与“整体”也是近义词。______
【4】“只言片语”和“三言两语”都是话语少的意思。______
【5】“寒风刺骨”“鹅毛大雪”都可以用来描写冬天的寒冷。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雾妈妈
冬天的早晨还真有点儿冷,太阳缩着脖子,搓(cuō)了搓冻得红通通的脸:“真冷,真冷!”雾妈妈变成一床厚厚的棉被,太阳躺在里面真暖和,他美滋(zī)滋地睡着了。
鸟儿们出来了,叽叽喳喳地嚷(rǎng)着:“要捉迷藏,要捉迷藏!”雾妈妈展开神奇的双手,天地间顿时白茫茫一片,鸟儿们马上开始开心地玩耍,多欢快呀!
大山想要一件乳白色的风衣,雾妈妈笑眯眯地答应了。她扯来无数白绢(juàn),编织成风衣。大山穿上风衣,显得更加帅气了。
小溪看见了,不住地称赞:“ !”
【1】短文有 _____个自然段。
【2】联系下文,我知道“顿时”的意思是 (填序号)
A.立刻,指时间很短。
B.停顿,指时间较长。
【3】根据短文,填入恰当的词语。
红通通的 _____ | 厚厚的 _______ | 神奇的 _______ |
【4】雾妈妈送给 _____棉被,送给 _____风衣,还让 _____在雾中玩耍。(填序号)
①太阳 ②小鸟 ③大山
【5】小溪会称赞雾妈妈什么呢?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
12、课文语段阅读。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段话共_____句。
【2】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这段话写的是( )。
A.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B.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3、重点段落品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 ),敲( )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给加点字注音。
【2】选文中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表现出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3】用文中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红的不一定都甜
一天,粗心的小猴子听老师讲道:“果子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有听完,就溜出教室向野外跑去。啊!树上的苹果红红的,就去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甜呀!他又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他想老师说得对,红果子都是甜的。他走着走着,看见一片辣椒地,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小猴子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放进嘴里。啊!辣得小猴子直冒汗,他拼命地跑回学校问老师:“这个红果子怎么不甜呢?”老师说:“红的不一定都甜。我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树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又大又红,地里的________也是又大又红的。
【2】请你用“√”标出比喻句。
(1)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 )
(2)这两只小猴长得真像。( )
(3)他像火箭一样飞奔而去。( )
15、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五花山
秋天的五花山不是一种【zhǒng zhòng】颜色,下过一场【cháng chǎng】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jí)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簇(cù)簇火苗在跳跃(yuè);还有的树林变成了紫红色,跟剧(jù)场里的紫绒(róng)【墓 幕 慕】布的颜色一样。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读音或汉字,在下面打“√”。
【2】五花山景色美丽,真是______,不是______就能形容出来的。
A.风和日丽 B.风景如画 C.千言万语 D.三言两语
【3】根据短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写一写。
(1)秋天,五花山上的树林,有______色的,有______色的,有______色的,还有______色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2)课间,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16、口语交际。
王阿姨来找妈妈,妈妈不在家。“我”应该怎样接待王阿姨?分角色说一说。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补充句子)
(2)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好像一颗颗巨大的棉花糖。(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
(3)那个人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
(4)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照样子,写句子)
李明同学_______,________走上了领奖台。
18、听老师读,把句子补充完整。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
(2)_________,低头思故乡。
19、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
1.他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下图中,小男孩发生了什么事?谁帮助了他?是怎么帮助他的?请你根据图片内容写一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