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浙江绍兴三年级(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比一比,组一组。

    纪 (   )   骏(   ) 岷(   ) 礡 (   )

    记 (   )   俊(   ) 眠(   ) 薄 (   )

     

  • 2、用字组词填空,组成合适的短语。

    __________的生活 __________的住房 __________的问题

    __________光彩 __________见识 __________友谊

  • 3、根据语境填空。

    1.《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无心织布、孤寂苦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类似的诗句我还知道很多,如: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亚读书时总是漫不经心,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 4、读句子,写词语。

    1.为了反抗敌人的bō xuē_____________yā pò____________,广大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mìng________运动,最终得到chè dǐ____________jiě fàng____________

    2.轩轩推着shuǐ gāng________慢慢向前nuó yí____________,正在jiāo guàn_____________菜园的爷爷看见了,赶紧过来帮他。

  • 5、查字典。

     

    满分5 manfen5.com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

    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 yuè     yán  yáng 

    莲蓬 ( bāo      赖(wáng wú

    好(méi mèi       wēn ǎo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两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____

    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

    B.不好,“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3)结合整首词,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平乐•村居》中,“_______”是词牌名,“村居”是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词人_______ 。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

    _______________

    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体会一下,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   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选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1)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______

    (2)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______

    (3)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______

    3“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睹就再也离不开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中“真是”一词在表达上强调了父亲的表给我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画掉。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4结合题目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则寓言《坚固的棍子》,在结尾横线处补写句话,使之与全文意思相符并能揭示寓意

      这一天,父亲把三个孩子叫到自己的跟前来,“你们各自把这根棍子折折看吧!”

    “这很容易嘛!”三个孩子立刻“啪”的一声,将棍子折断了。

    “那么现在来折这个!”父亲将三根棍子捆起来,交给大儿子。“折折看!”

      大儿子用尽力气,就是折不断这这捆棍子。第二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也是,但都折不断。

    “孩子们,你们看,一根棍子是很脆弱的,但把三根捆在—起就会变得坚固。也就是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①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③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④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⑤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搜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⑥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可以概括选文内容的选项是(        

    A.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B.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C.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D.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搜查。

    【2】读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1)从“不论……总是……总是……”这一组关联词表明___________

    (2)从文章的“含糊回答”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工作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画“     ”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的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

    这天下午,不到半个小时,路路的脸红了三次。

    教室里挂黑板报的钉子掉了,同学们想自己钉上,可是没有钉锤,路路想起了传达室陈爷爷那里有,就跑去借。

    路路猛地推开传达室的门,大喊:喂,钉锤呢?陈爷爷正在看报纸,从老花眼镜上看了她一眼,雪白的胡子动了动,没理她。路路的脸憋得通红,慢慢地走回教室,低着头对同学们说:没借来,陈爷爷不理我。

    维维拉着路路的手,说:走,咱们再去借一次。走到传达室门口,维维敲敲门,听见陈爷爷回答,才走进传达室,说:陈爷爷,您把钉锤借给我们用用,行吗?陈爷爷点点头,打开工具箱,把钉锤递给维维。维维说:谢谢您!这时路路躲在维维身后,陈爷爷看了她一眼,她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得像块红布。

    后来,路路去传达室还钉锤,她学着维维的样子,有礼貌地把钉锤还给了陈爷爷,陈爷爷高兴地捋(lǚ)捋胡子,说:这才是好孩子!

    路路扬起脸笑了,脸红得像一朵花。

    1给短文加上适当的题目。

    2写出文章的两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路路借钉锤的句子。路路没有借到钉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出维维借钉锤的句子。维维借到钉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写路路三次脸红时的不同神情,联系上下文写出它们的不同含义。

    路路的脸憋通红。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得像块红布。是说_____________

    路路扬起脸笑了,脸红得像一朵花。是说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乘动车到成都看病,没有买到全程座位票。到达南充站后,老人被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希望座位主人和老人挤一挤,遭到拒绝。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鄙夷地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的座位错了吗?”

    【材料二】网友对此纷纷发表评论:

    甲: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尊老敬老,一个老态龙钟,一个风华正茂,该不该让座,还用考虑?

    乙:动车不是公交,它实行一人一票制,对号入座。花钱买了座位票,让是美德,不让也无可指责。

    丙:老人女儿的话太伤人了,让人难以接受。就算让座,也应该把话说得好听些或者补足车票差价。

    丁:年轻人也不容易,凭啥子必须让?老人的女儿这么有孝心,就该带着妈妈去餐车消费嘛,那里有座位!而且她早干什么去了?早点买票也不至于只买到半截座位票啊。

    【材料三】《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廖超:动车上不让座,于理有据,于情不合。老人的女儿在处理无座这件事上,做法不妥当。她可以联系列车员处理。

    【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网友对“动车拒让座”事件的主要态度及其理由(     

    A.可以不让。坐自己的座位是正当的权利,无可指责。

    B.应该让。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可以让。但必须双倍甚至三倍支付票价。因为别人是提前很久订票的,抢票也不容易,该给合理的辛苦费。

    D.有条件地让。在老人女儿态度诚恳或在补足车票差价的前提下,座位主人可以考虑让座。

    【2】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你认为老人的女儿应该怎么处理无座这件事才合适?(至少给出2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靠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柔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一个人不为姑娘们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展示。

    幸福是肚子“咕咕”叫时,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幸福是生病时,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大手;幸福是干渴难忍时,喝到爷爷泡的一杯清心的凉茶;幸福是考试成绩不好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能以细节来打动读者,以真情实感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会更好。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