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然”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空
(1)尽管“致远”舰甲板起火了,邓世昌( )命令继续冲向“吉野”舰。
(2)诸葛亮交待完所有的事情,便叹了一口气,( )长逝。
(3)小红同学是这么优秀的学生,真没想到,她( )做出这种事情来。
(4)大家正在操场上游戏,天( )暗了下来,像是要下雨了。
(5)登上泰山绝顶,看着壮丽的齐鲁大地,我( )开朗。
2、先把课文中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空(______)惯 追(______)求(______) (______)独有(______)
见(______)知(______) 不可(______)(______) (______)而不舍
(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我们对此早已经____________了。
(2)比喻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词语是__________。
3、词语巧积累(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之(_______)尽 (_______)之(_______)竭 (_______)(_______)相处
(_______)人不(_______) (_______)火(_______)天 (_______)(_______)满目
4、小芳的阿姨因工作不顺利,老是抱怨自己没有遇上好的机遇。小芳想劝劝阿姨,请你帮小芳想一条这方面的名言: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chǔ bèi bù shǔ chuí liàn tǐ pò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fánɡ ài mǐn jié tuó yùn bēnɡ ku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课文在线。(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词语解释。
朝雨:___________ 浥:____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点明离别的时间是_________,离别的地点是_______,作者短短两句就把平常景物点染的风景如画了。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①卧听萧萧②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②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③些小:小小的。④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
【1】(品词析句)读诗句,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疾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读诗句,完成填空。
这首诗以“________”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诗中由“_____________”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生活,寄予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____________。
【3】(人物评价)读了这首诗,你觉得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解释下列字词。
爱:_____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
风波:________________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
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的规劝。
【6】课文综合回顾
《江上渔者》是____代诗人____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_____,________”一样。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崖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1】文中画有横线句子内容就是这首钢琴曲《_______》所展现的内容。
【2】请把短文中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样子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短文中描写海面静态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说明性文章《猎捕高手——蜻蜓》,完成小题。
①提到蜻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是烈日下翩翩起舞的优美身姿?看!在前方不远处,有一只蜻蜓正忽闪着四片晶莹剔透的翅膀,自如地在水面上飞行,就像一位优雅的空中舞者。如果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你会发现每一片前端都有一小块与众不同的区域,它们被称为翅痣。痣较重,可以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如果缺少翅痣,空气阻力就会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蜻蜓就会失去平衡。蜻蜓能够成为猎捕高手,这些翅痣可是功不可没的呢!
②“嗡嗡——”有一只苍蝇飞入了蜻蜓的视线范围内,此时此刻,苍蝇还毫无察觉。突然,优雅的舞者化身“绝命飞行员”,只见它以每秒44次的速度扇动翅膀垂直起飞,以每秒20米的速度快速冲向猎物。与此同时,苍蝇发现敌情,然而自带雷达的“飞行员”早已锁定了它。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苍蝇打算改变航向的时候,“飞行员”伸出魔爪将其擒获。一场狩猎圆满成功,“飞行员”降落在一根草茎上,开始享用美食。它们经常在飞行过程中用餐,不过偶尔也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停下来细品尝。
③你是不是注意到了蜻蜓漂亮的大眼睛了?蜻蜓可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它一共有3只单眼和2只复眼,而每只复眼都有2万到3万只“小眼”组成。借助复眼,蜻蜓可以上、下、左、右无死角巡视。任何猎物只要进入它的视线范围内,就会被它锁定。不仅如此,蜻蜓的复眼还是天生的测速仪,眼前有物体移动时,每只小眼都会捕捉一幅画传给大脑,经过信息处理。蜻蜓能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并预测它的运动轨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蜻蜓能准确把握猎物的动向,是蜻蜓成为捕猎高手的又一重要因素。
④小小的蜻蜓有高超的猎捕水平,几乎是天生的害虫“收割机”,它们专门吃蚊子、苍蝇以及其他的小昆虫,并且食量惊人。一只蜻蜓平均每天能捕食1000多只小昆虫,捕猎的成功率超过95%,是大白鲨的两倍,是“草原之王”狮子的四倍,真让人惊叹!就这方面而言,科学家称它们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猎手,是自然界里最成功的捕食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说时迟,那时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能够成为猎捕高手的重要因素是( )
①蜻蜓能准确把握猎物的动向。 ②蜻蜓能够快速、平稳地飞行。
③蜻蜓每天捕食一千多只昆虫。 ④蜻蜓能够在飞行过程中用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以下关于蜻蜓复眼的描述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信息处理 ②捕捉画面 ③物体移动 ④预测轨迹 ⑤判断速度
A.③②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⑤④
【4】第④自然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自然物画“ ”句子中的“几乎”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作者为蜻蜓取了不少有趣的别称:“优雅的空中舞者”“绝命飞行员”“天生的害虫‘收割机’”……选择其中一个,说说这样写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完成练习。
为了研究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两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和《格林童话》。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因素:
选项 | 因素 | 人数 | 所占比例 |
A. | 找不到书 | 70 | 33% |
B. | 没时间 | 105 | 49% |
C. | 不喜欢 | 38 | 18% |
【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多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因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家里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A)就拿这伙人来说吧,我简直很难想象他们中间有什么人能死里逃生,也没有任何理由指望他们全体生还。对他们来说,唯一的希望是被结伴同行的船只搭救。可是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我看不出任何一点被搭救的迹象。看到这一情景,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有时竟会脱口而出地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人——就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船上逃出性命也好啊!那样他能到我这儿来,与我作伴,我能有人说说话也好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B)在他们和我的城堡之间,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我在本书的开头部分曾多次提到过;我把破船上的东西运下来的时候,就是进入小河后搬上岸的。我看得很清楚,那逃跑的野人必须游过小河,否则就一定会被他们在河边抓祝这时正值涨潮,那逃跑的野人一到河边,就毫不犹豫纵身跳下河去,只划了三十来下便游过了河。他一爬上岸,又迅速向前狂奔。后面追他的那三个野人到了河边。其中只有两个会游水,另一个却不会,只好站在河边,看其他两个游过河去。
【1】A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鲁滨孙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段中“他”指谁?后来,鲁滨孙给他取了什么名字?两个人关系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两段文字,谈谈鲁滨孙为什么会救这个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的翡翠 __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__的山野 ________的柿子 ________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________
②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
排比句:________
【4】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 )。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ó dòng( )脚步。当持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ì( )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qì fēn( )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将短文中的拼音换成汉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______) 知晓(_______) 振奋(_______)
【3】用“ ”画出一句反问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陈述句: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盲人为乘客演奏了的曲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个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这个切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①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用修改符号修改)
(2)天上飘下雪花。(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4)魁梧黝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缩写句子)
(5)你对别人付出了真诚。 别人会以真诚回报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两个句子。)
(6)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16、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老农打死了狼。
老农把狼打死了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绳勒红了红衣少年的肩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泸定桥被红军夺下了。
3.巨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恶的草地吞没了老同志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把”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马是跪着的。
________
②天空出现一匹马。
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被”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21、写作。
题目:同桌的你
要求:1.字数不少于400字;
2.突出人物特点,有具体事例,有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姓名,女同桌可用“小美”,男同桌可用“小军”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