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接龙。
例:人——人民——民主——主意——意思——思念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似剪刀。
2.小信成则________________。
3.我神州,称中华,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4.我的彩色梦境,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5.______________岛,隔_______________,与大陆,是一家。
3、近义词。
吓坏——(_______) 主意——(_______) 决定——(_______)
慢慢——(_______) 变化——(_______) 轮换——(_______)
温暖——(_______) 炙烤——(_______) 艰难——(_______)
决心——(_______) 脱离——(_______) 爆裂——(_______)
炎热——(_______) 害怕——(_______) 滋润——(_______)
慌慌张张——(____________) 勃勃生机——(____________)
繁茂——(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胜利( ) 忘记( )
赞赏( ) 反驳( )
5、看拼音写词语。
shuāi sǐ wēi xiào chuáng yáng
( ) ( ) ( )
6、 写字。
7、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正确的答案后边画“√”,错误的答案后边画“╳”。
1、“压”字共有几笔( ),第六笔是( )。
2、“渐”字是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
3、“垂”字共有几笔( ),第九笔是( )。
4、“雷”字的部首是“雷”( ),还是“田”( )。
5、“网”字的第四笔和第六笔都是“丶”( ),“八”( )。
8、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老牛不想帮小马过河,所以才说水很深。(______)
【2】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 (______)
【3】“千人糕”得名于它需要很多很多人劳动才能做成。(______)
【4】《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为我们介绍了三种天然的“指南针”。 (______)
【5】《雷雨》一文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______)
9、长颈鹿大叔送给鼹鼠的礼物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
10、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
【2】窟、窑、窄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洞穴有关。(______)
【3】“轻诺必寡信”是说别人随便说什么,我们都要相信。(______)
【4】“雪特别怕太阳”与“书包的样子很特别”中的“特别”意思相同。(______)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东风”指的是“春风”。(______)
11、课内阅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小朋友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你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春天是从地下探出头的 ,春天是早开的 ,春天是树木 的嫩
芽,春天是 的小溪。
【2】在作者眼中,春天是爱打扮的 ,你看,作者把 比作了春天的眉毛
把 比作了春天的眼睛;春天还会弹琴呢,你听,小溪正在弹琴呢,那声音
,真好听!
12、阅读课文《丑小鸭》选段,完成练习。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 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的过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空,又惊奇又羡慕。
天气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地上冻僵了。幸亏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面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白天鹅呀!
【1】请用“__”画出打比方的一个句子,并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影子 (__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__)的脖子
【3】丑小鸭原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丑小鸭再回到原来的家,原来欺负他的人都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笋芽儿》,完成练习。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草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着这儿,开展看着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热爱着她。太阳公公照着她,温暖着她。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衣服,长城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1】笋芽儿是怎样长大的?____
①在妈妈的唠叨中长大的。
②在春雨姑娘的爱抚和滋润下长大的。
③在燕子的召唤下长大的。
④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长大的。
【2】读一读,连一连。
柳树 笑红了脸
桃花 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小燕子 使劲地向上钻
笋芽儿 叽叽喳喳地叫着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填序号)
笋芽儿____眼睛,____懒腰,____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啊?”
14、长臂猿(yuán)
长臂猿,头圆耳小,瘦(shòu)长的面孔上有一双的眼睛,机警(jǐng)地眨(zhǎ)着。灰白色的眉毛特别显眼。身上的毛又黑又长,在阳光的照耀(yào)下闪着光。缀(zhuì)在屁股上的尾巴像一根细木棍。最特别的要数那一双几乎垂(chuí)到地面的长臂了。那长臂上长满了长毛,它攀(pān)跃(yuè)如飞,灵活自如。“长臂猿”因此而得名。
(吴正平)
【1】把自己学到的新词用“——”画出来。
【2】长臂猿的眼睛 ,眉毛是 色的,身上的毛 。
【3】说一说,人们为什么管(guǎn)这种动物叫长臂猿。用“ ”在文中画出来。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趣的日月贝
在我国西沙群岛附近的海里有一种有趣的贝。它有两片圆圆的贝壳,一片朝下贴向海底,成年见不着阳光,颜色白白的,像月亮,另一片朝上,能经常照到阳光,颜色红红的,像太阳,人们叫它“日月贝”。日月贝游泳的时候,两片贝壳很快地一张一合,排水向前,游得像飞鸟那么快,所以有人管它叫“会飞的贝壳”。
【1】照样子,写一写。
一张一合(ABA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附近——(_________) 经常——(_________)
【3】根据短文选词填空。
阳光 月亮 海底 太阳
日月贝有两片圆圆的贝壳,一片朝下贴向(_________),成年见不着(_________),颜色白白的,像(__________),另一片朝上,能经常照到阳光,颜色红红的,像(________),人们叫它“日月贝”。
【4】为什么有人管日月贝叫“会飞的贝壳”?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6、故事结尾处小男孩回答买下小狗的理由是:“因为这只小狗最需要关怀。”生活中你曾经得到过哪些关怀?你认为你身边最需要关怀的是谁?你打算如何去做?
我得到的关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需要关怀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打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括号里的问题将句子扩写具体。
门前开着鲜花。(谁家的门前 什么样的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柏树站在那里。
(几棵怎样的小柏树 像什么一样 怎样地站在那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生活中有很多职业:教师、消防员、医生、科学……他们都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那么,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呢?为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
19、 连词成句。
(1)蒲公英 迷路 急得 的 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见了 蒲公英 海洋 最大 世界上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 家 你的 记住 中国 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妙笔生花
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可以多些几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