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来说,宾语都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但也存在宾语前置的情况。如“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时应将语序调整为“沛公在安”。下列各项不属于此类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 太师谁撞(《师旷撞晋平公》)
B. 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C.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D.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其声呜呜然
B.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 其孰能讥之乎
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② 我和他性格不同,观点各异,方枘圆凿,很难合作。
③ 哪知都督传见他后,东问西问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儿,后来图穷匕见,道出本意。
④ 大家赞扬这个方案犹如抱薪救火,一定会把这次改革的“三把火”烧得更加旺盛。
⑤ 《战狼2》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A. ① ② B. ② ④ C. ③ ④ D. ① ⑤
5、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酾酒临江(泼洒)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B.举匏尊以相属(劝酒)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给予)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 秦王必说见臣(高兴)
D.信誓旦旦(明亮的样子)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会)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第一本书”的绘本,是装满童年的月光宝盒。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消费在家庭开支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从阅读启蒙到知识拓展,从审美养成到身心塑造,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绘本阅读热潮的兴起,让许多优质的海外绘本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无论是传统水墨、民间绘画艺术,还是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表现手法,中国画风在本土原创绘本中渐成气候,于笔墨间绘就满满童真。
神话传说是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自觉,是人类在懵懂时期对宇宙生命、自然万象原始的探索与想象。何种美术风格能与中国神话传说相契合呢?毋庸置疑,作为中国画风的典型代表——水墨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水墨与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成就了书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吟唱。以熊亮为代表的水墨风格,成为中国绘本屹立于世界的一张名片。水墨随性又自在的视觉张力,加之作者充满童趣的漫画夸张手法,一张一弛,亦古亦今,让传统中国画融入现代审美,用笔墨唤醒了传颂千年的故事。
走近市井民俗是感受不同地域文化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特色,体现了当地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也造就了传统民间绘画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原创绘本中,不乏此类题材的优秀作品,例如《团圆》《荷花镇的早市》《龙的高跷》等。巧合的是,这三本绘本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质地厚重却不粘腻的水粉颜料来进行创作,人物造型设计考究,画面设色精美,博集民间艺术之彩,将民间绘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三部作品将传统的民间绘画艺术与现代影视分镜构图艺术结合,保留了民间艺术好施重彩的画面风格,对比强烈的颜色交相辉映,乱中有序,却不拖泥带水。每一笔色彩都让原汁原味的中国风跃然纸上,星星点点的斑斓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日常相聚,还是节日习礼,中国人对“吃”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美食绘本,听起来便让人垂涎。在以一粒米的生命旅程为创作主题的绘本《盘中餐》中,作者以清透的水彩,精心雕琢出一方真实的梦想田园。作者用写实的绘画风格,将云南元阳梯田的层次之美呈现于纸上。水彩润染的画面效果与南方湿润的天气交相呼应,配合各个节气,展现出中国人对食物的敬畏之情。区别于《盘中餐》的纪实视角,在传统节日美食绘本套系《饺子和汤圆》《小粽子,小粽子》以及即将上市的《从前有个月饼村》中,食物不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作者以儿童的视角,为每一个节日美食注入生命,用这些可口的美食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
(摘编自王婧《原创绘本,绘出中国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日渐兴起的本土原创绘本中,以传统水墨、民间绘画艺术为代表的中国画风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B.《团圆》等三部中国原创绘本中的优秀作品,将民间绘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用斑斓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C.传统水墨随性又自在的视觉张力,加之作者充满童趣的漫画夸张手法,成就了书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吟唱。
D.在美食绘本中,作者以儿童的纪实视角,为每一个节日美食注入生命,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绘本对儿童启蒙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中人们对绘本的重视,引出本文的主要论点。
B.文章第三段用例证法,列举本土绘本中的成功案例,论证其体现出浓厚的民间文化特色。
C.文章第四段将绘本中的纪实和主观视角做了对比,以突出后者在现实中的优势。
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采用并列关系,以中国本土原创绘本的三种不同来源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原创绘本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绘本最大的优势就是传统文化为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B.作者认为用水墨画的方式来表现中国古代神话,不仅展现了中国风,还能帮助中国绘本走向世界。
C.在美食绘本中,无论是客观写实还是主观视角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独特的美好情怀。
D.优质的海外绘本进入大众视野,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促进中国画风在绘本中的运用。
7、情景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进行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提出新师道观,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曹操南下攻打孙刘联军时志满意得的举止。
(2)《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天之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
9、名言名句默写
(1)《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两句是: , 。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的《雨霖铃》中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两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3)《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描绘秋风拂来,江水澄净,不起波浪的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完成各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词这种文体在创作中,有时为了适应平仄韵律或表达效果的需要,把常式语序作一些调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就是这样这几句如果换成常式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C.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D.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2】上片中“看”字总领到下文哪一句?这些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楚,汉久相持来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滑①.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勾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工挑战决雌雄,母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问间之,乃项工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②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项王闻淮阴候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淮阴候与战,种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韩信因自立为齐王,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时台人武涉往说淮阴候,淮阴候弗听,是时,彭越复反,下粱地,绝楚粮,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曾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母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乃东行,去陈留、外黄。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今男子年十五以上诣城东,欲坑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项王曰:“彭越僵的外黄,外黄恐,鼓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粱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蚁外黄当统者。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器食绝,汉遭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候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匿弗肯复见,曰:“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故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约,乃引具解而东归。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①罢,通“废”;陆运叫做转,水运叫做漕,②间,通“涧”,东西广武二城之间,汴水从中东南流,名曰广武涧。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B.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C.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取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D.项王大怒/乃白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徒以吾两人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汉王数之 范增数目项王
C.韩信因自立为齐王 因人之力而敝之
D.闻之皆争下项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同情百姓,希望结束战乱。他为了避免天下百姓遭受战乱之苦,欲与汉王一决雌雄但道到汉王拒绝,之后二人相约谈判也最终不欢而散
B.项王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危机。在韩信自立为齐王,彭越又造反,杀了龙且的情况下,项王决定攻打陈留、外黄,先诛灭彭越,平定粱地,再灭韩信。
C.项王易怒暴躁,但能采纳意见。外黄投降后,项王怒火未消,下令活埋外黄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外黄县令门客十三岁的儿子前去劝说后,他就作罢。
D.项王遵守盟的,能够言而有信。在汉王先后派人游说项王后,项王终于同意订立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并放回汉王的家人,引兵东归。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
②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请写一篇班会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