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凉山州高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文言语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渺渺兮予怀

    C. 余时为桃花所恋   D.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说文解字》里没有“饺”这个字, 。 。 。 , , ,是用面皮包起羊肉煮来驱寒的,“娇耳”即后来的“饺耳”、“饺子”。

    ①它的意义非常单一,可见它被创造的原因,就是饺子的出现

    ②可以看出这种食品的源远流长

    ③它的出现约在魏晋南北朝前后,因物品诞生而造

    ④有研究认为饺子与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有关

    ⑤“饺”是形声字,表一种有馅的半圆形面食

    ⑥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从“饺”这个字的诞生

    A. ③⑤①⑥②④

    B. ③④①⑥②⑤

    C. ⑤①③④⑥②

    D. ⑤③⑥②①④

  • 3、与“其无礼于晋”中“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B. 若舍郑为东道主   C. 烦执事   D. 次进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①一个国家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不然只能落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步。

    ②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突发恶性枪击事件,一瞬间64岁的枪手帕多克成为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

    ③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刑满释放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④进入高中,同学们结识了新伙伴,认识了新老板,感受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大家对这一切津津乐道

    ⑤正是由于有敢说真话的人,被隐瞒的矿难才会图穷匕见,官矿勾结的不法行为才会被叫停。

    ⑥十九大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人民群众干劲满满,形成了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新局面。

    A. ②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 5、下列文化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晋侯”“秦伯”中的“侯”与“伯”都是爵位,按周代制度,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五等爵。

    B. “为变徵之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D. 古代室内的座次排序:面东背西是最尊之位,其次是面南背北之位,再其次是面北背南之位,最卑之位是面西背东的席位。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方面,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工具的增加,使人们发现不同现象的能力比以往更强。另一方面,伴随着全世界人口大量增长,不同种族、习俗的人在互相交流后,他们的观点和学问得到融会贯通,从而进发出新的火花。

    两千多年前,孔子谈论自己的学问时曾说:“吾道一以贯之。”面对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学科,今天的学者还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吗?在建构一门新的学问,或是引导某一门学问走向新的方向时,学者的原创力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些人看得特别远,找得到前人没有发现的观点?这是一种本能的理性选择,还是读书破万卷的结果?

    在文学史上,屈原作《楚辞》,太史公作《史记》,这些作品可以说是千古绝唱。然后,我们又看到李白、杜甫,一直到纳兰性德、曹雪芹。他们的诗词文章,激情澎湃。这些作者并未刻意为之,却是情不自禁。何以故?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其实,中国文人在文艺以外的活动,表现出来的感情也极为丰满。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出生入死。宋朝,文天祥被蒙古人囚禁,作正气歌。其实,他们的“气”正是孟子说的浩然之气,也是古往今来,中国文学家和科学家所共同享有的。

    至于数理方面,也讲究相似的气质。自希腊的科学家到现代科学家,文笔优美雅洁的大有人在。他们并没有刻意为文,然而文既载道,自然可观。数理之与人文,实有错综交流的共通点。

    无论在西方或是中国,科学的革命都以深刻的哲学思想为背景。中国人提出五行学说,希腊人企图用五种基本元素来解释自然现象,柏拉图甚至用当时发现的五个最对称的多面体来跟这些元素一一对应。中国人提出阴阳的观点,西方人也讲究对偶。文艺复兴时的画家则研究投影几何,对偶的观念,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理文并重,他们也将科学应用到绘画和音乐上去。从伽利略到牛顿,这些大科学家们在研究科学时,都讲究哲学思想。以后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外尔等都寻求数学和物理的哲学思想。至于爱因斯坦在创造广义相对论时,更是大量采用哲学家恩斯特·马赫的想法。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将无数有意义的现象抽象和总结而成为定律时,中间的过程总是富有情感。在解决大问题的关键时刻,科学家的主观感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感情是科学发现的原动力!

    当科学家发现的定律或定理是如此的简洁,既不失普遍性,又无比有力地解释各种现象时,我们不能不赞叹自然结构的美妙,也为这个定律或定理的完成而满意。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科学家投入毕生的精力!苟真理之可知,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遇见过很多大科学家,对文艺都有涉猎。他们的文笔流畅。其实,除了文艺能够陶冶性情以外,文艺创作与科学创作的方法也有共通的地方。

    诗人墨客,诗词歌赋,最能表现高尚的情怀。现代的杰出科学工作者,肉体上未必经得起上述诸贤的艰苦经验,但他们做研究时的毅力却可以跟上述诸贤媲美。科学家与文学家有很多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

    数学家也可以用和古代文学家赋比兴类似的手法,做出一流的创作。苏东坡在七岁时,见到眉山的一个老尼,年约九十。她告诉苏轼,自己曾经去过蜀主孟昶的宫廷中。有一日,天气炎热,蜀主和他的妃子花芯夫人深夜纳凉于摩诃池上。孟昶作了一首词。这个尼姑还能记得这首词,并把它告诉了苏轼。四十年后,苏轼只能够记得词中头两句。苏轼有天得暇,寻找词曲,猜测这词应该为洞仙歌令。因此循着这两句的意境猜测蜀主的想法,将词续完,成为《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我们想想,不同的文人面对残缺的词句,一定会有不同的反应。假如是清代的乾嘉学者,就可能得出一个结论:这词不可考!有一些文人,虽然找到词牌名,但文艺功力太差,续出来没有趣味的词。但是,苏轼却兴致勃勃地去推敲,写了一篇传世杰作!

    科研创作也有类似的情形。1905年,物理学家知道两个重要的理论,就是牛顿的“引力场论”和“狭义相对论”。它们都与引力有关,同时都基本正确,却互相矛盾。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有无比的兴趣,他知道这两个理论是一个更完美的引力理论的一部分,最终完成了旷世大作。

    来做一个不大合适的比拟,苏轼记得蜀主的两句词,一句可比拟为“牛顿力学”,另一句可比拟为狭义相对论里面的“洛伦兹变换”。爱因斯坦花了十年工夫来研究引力场,就是从这两件事情作为出发点,用他深入的洞察力和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果。

    (摘编自丘成桐《数学与文学的共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不断丰富,以及不同种族、习俗的人的观点、学问间的融会贯通,促进了自然与人文科学的发展。

    B.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是有其特定历史环境的,今天在建构一门新学问时还想“一以贯之”,己是很难了。

    C.受中国古代五行学说的影响,希腊学者选用了五种基本元素来解释自然现象,同时西方讲究的对偶与我国的阴阳观也有相似之处。

    D.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了从中抽象和总结出某种定理或定律,他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并为此投入毕生精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建新的学问后,要使其进一步发展,学问的建构者不仅应具有远大眼光,而且还需从书本中获得理性判断能力,从而具备原创力。

    B.哲学思想对科学探索、发展产生了影响,无论是伽利略、牛顿,还是高斯、爱因斯坦,他们都讲究哲学思想,促进学科发展。

    C.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杰出科学工作者虽然难以经受住古代许多诗人墨客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但他们研究学问的坚定毅力并不比古人差。

    D.苏轼凭借眉山老尼留下的两句词就复原了多年前蜀主的词作,而一些文人即便有了现成词牌名也难以写出来,由此可见苏轼才华之高超。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作为材料论据使用的一项是(       

    A.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顾毓秀一生酷爱诗歌创作和戏剧艺术,曾获“国际桂冠诗人”称号。

    B.东汉时的张衡曾以《二京赋》名冠京城,而他发明的用于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和用于监测地震的地动仪也具有世界影响力。

    C.钱学森是蜚声海外的伟大科学家,但他在科技以外的研究也造诣很深,以一名大科学家的创造力建构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艺观。

    D.吴小如一生研究广博,不仅精通先秦到近代的历史,而且在诗、词、散文、戏曲等方面都有研究,真正是跨学科的典型代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有抱负的人要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当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既要有理想,又要有恒心。

    (5)《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松柏”为喻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6)《爱莲说》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清高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意侮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愁意随风起,皆因故乡情,事物的落纷飞更能勾起诗人的漂泊之苦,北宋灭亡,孤身南渡,李清照用零落的菊花以表内心的凄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同样的,秋日落叶飘零,江水东逝,辗转飘零十年的杜甫借“____________”来传递迟暮的悲凉。

    (2)文人的愁情悲意,有不同的表现。李清照直抒胸臆,她愁得深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从时空的角度以自身经历抒发,他悲得繁重,“____________”,这八层愁苦在读者心里挥之不去。

    (3)以古写今,借古抒怀。辛弃疾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与现实相辅相成;苏轼笔下的周瑜,“__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一个年轻有为、儒雅从容、指挥若定的形象,与现实中诗人苏轼“______”的形象相反相成。

    (4)________,心念旧恩。

    (5)月明星稀,________

    (6)________,烟涛微茫信难求。

    (7)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

    (8)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

    (9)携来百侣曾游,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以高山大海来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 长沙》一词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思考的三句是       ?

    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是    

    3在《雨巷》中诗人把自己的理想描述为一个姑娘诗人说我希望逢着/  

     

  • 11、补写出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的痴情,没看到心上人时,“______”;看到了心上人后,“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论语•卫灵公》中“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相近。

    (3)苏轼《赤壁赋》中,“客”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述曹操吟诵《短歌行》的英武雄姿。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塞上曲送元美

    [明]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

    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

    多少征人马上看。

    【注】①元美,即王世贞(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②白羽: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

    B.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直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

    D.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应。

    【2】三、四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1用“/”线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B.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C.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D.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除讽喻诗外,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也很有名。

    B.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如《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等。

    C. 翰林学士,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唐代诗人李白也曾经担任此职。

    D. 左拾遗,是一个古代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唐代诗人杜甫也曾担当此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 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 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 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2)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公告,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正式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广大电商主播、带货网红们从此“转正”。然而诸多利好消息难以掩盖行业“粗放式”发展的现实。一些明星、网红直播带货“翻车”引发舆论热议,货不对板、假冒伪劣等引发的消费纠纷频频曝光。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