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祖国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
A. 西班牙殖民者 B. 葡萄牙殖民者 C. 日本殖民者 D. 法国殖民者
2、老百姓这样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老百姓歌唱的“大包干”是指(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道路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某校九年级举行了一次加强纪律教育的主题班会,黄敏同学演讲中提到了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如生命的英雄功臣,这位功臣可能是
A.杨根思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罗盛教
4、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在( )
A. 东北战场 B. 两湖战场 C. 江西战场 D. 福建战场
5、下列学生喊出的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 )
A. 英法联军 B. 侵华日军
C. 清政府 D. 帝国主义列强
7、民国三年,政府编制了一套《中华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课文中有地理知识和自然科学常识内容,有普及社会常识、培植爱国情操的文章,还有不少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这套课本的出现最能反映
A.洋务运动新式学堂的创办
B.戊戌变法受思想启蒙的影响
C.辛亥革命树立社会新风气
D.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宣传
8、下表思想家与政治观点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思想家 | 政治观点 |
A. | 老子 |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
B. | 孔子 | 主张“以德治国” |
C. | 韩非 | “无为而治”、与世无争 |
D. | 墨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A
B.B
C.C
D.D
9、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B.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0、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中国导弹部队的发展
11、以下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其中反映三民主义中“民生”思想的内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2、1952年,中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为原则,调整工作。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贯彻落实“双百”方针
13、“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下列成就产生于该时期的是
①茅盾的《子夜》②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发射东方红一号⑤战略导弹部队建立 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4、如图是1952﹣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展示意图。其中1957﹣1962年经济严重下滑,原因是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失误
C.实行土地改革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5、20世纪初,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兴中会
D.中国同盟会
16、献身变法临终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
A.关天培
B.谭嗣同
C.陈玉成
D.聂士成
17、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8、习近平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据此可知,实现中国梦必须( )
A.全面从严治党
B.不断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不断为人民造福
1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以下哪一洋务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
A. 创办轮船招商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北洋海军 D. 创办京师同文馆
20、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1、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之中都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请完成以下内容的填空。
(1)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人物是①__________。而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斗胜利的英雄是②____________。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铁人”③______、“党的好干部”④_______、“解放军的好战士”⑤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拥有⑥ __________等优秀品质,强烈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
2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_________。
(3)1492年,___________(国别)航海家哥伦布,从____________ (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他认为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____,所以称当地居民为_________。
(4)1497年,__________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____________。
23、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______。
24、《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币要文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________;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26、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它”是____
27、经过: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________;英军进攻虎门炮台,________等战死;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________率众抵抗,力竭牺牲;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28、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资产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9、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0、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______大总统;3月11日,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
31、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头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4年毛泽东参加的哪次会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失败后,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哪一著名论断?
(2)写出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哪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毛泽东思想被写进党章是在哪次会议上?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参加了哪次谈判?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哪一著名论断?
3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结合所学回答
(1)“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是谁?他被国内外誉为什么?
(2)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举两例即可)?
(3)什么是“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简述近代中国一步步深入学习西方的历程。
34、时间回转,你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你是一位勇敢的战地记者,你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32年你到了东北,1936年你到了西安,1938年你去了山东台儿庄,1945年你又来到重庆,你见证了一件件历史大事的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九一八小调》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材料三:台儿庄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经此一战之后,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四:(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这首小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这一事件的态度如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国民党将领是谁?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如何?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重庆谈判的结局如何?毛泽东为什么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
(5)任选上述材料中的一件历史大事,简单介绍这一事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