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国高景一号01组4颗0.5m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组网运营后,可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每天重访1次,这就意味着天气状况良好时卫星可一览无余全球任一区域。
②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③中国消费者协会“双11”网购体验式调查报告指出,144款调查商品中有34款商品的测试评价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部分平台商家的职业操守每况愈下。
④许多人正是看中了车牌上附着的经济利益,都来学车考驾照,导致一时间洛阳纸贵,约个教车的都很困难。
⑤近日,由于楼市投机者东山再起,为给仍然躁动不安的楼市继续降温,上海、重庆同日发布新政,由此可知未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收紧是大概率事件。
⑥老年人往往难以招架骗子的“温情”攻势,最终将积蓄心甘情愿奉上,致使骗子的“温情”招数屡试不爽。
A. ①④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③⑤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们还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美帝列强就对我们虎视眈眈,是祖国的科学家把“两弹一星”发射上天,使他们不敢再轻视我们。
B.一阵暴风雨掠过,经受洗礼的玉带山风景区更加秀美多姿,成千上万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地来到景区,一览胜景。
C.春天的运河古城,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空气清新,游人漫步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河畔,含英咀华,欣赏着粼粼水波、烟柳画桥。
D.在这个腐败窝案中,姜某某真可谓卓尔不群,他不但收受贿赂数额巨大,而且贪腐花招多,同时,还带坏了一大批党员干部。
3、下列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
C.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
A. 于是项伯复夜去
B. 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
⑦何久自苦如此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太夫人急止人哭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⑦ C. ④⑥⑨⑩ D. ②④⑦⑨
6、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李良旭
安德鲁大学毕业后,来到巴西西部山区当了一名美术老师。这一当,就是整整20年。他教的那些山区小孩,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有的长大后也像他一样成了一名美术老师。
安德鲁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在巴西利亚美术节上参展,得了金奖。
一天,一辆小车开进了安德鲁的学校,从车上下来几个衣冠楚楚的人。走在中间的那个人看见安德鲁,愣了好一会儿,惊呼道:“老同学,怎么会是你呀?在这里见到你,真让我太惊讶了!”安德鲁这才想起,这是他的大学同学乔治,俩人还是宿舍室友,毕业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安德鲁热情地拥抱着乔治,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乔治说:“我是在巴西利亚美术馆看到那幅获得金奖的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后,专程找到这里来的。”安德鲁问:“有什么事吗?”乔治兴奋地说:“我现在是一名收藏家,看了你那幅《山村小学的阳光》作品后,我准备高价收购,老同学,你开个价吧。”
安德鲁这才明白,乔治是专程来收购那件美术作品的。安德鲁无奈地耸耸肩,说:“很遗憾,我已将那幅作品送给我们学校小男生卡卡了。这是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学生,也许有一天,他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什么?你将那幅画送给你们学校一个小男生了,我的上帝啊,那幅画至少值40万美元啊!”乔治用手捂住胸口,一脸痛苦状。安德鲁看了乔治吃惊的神色,笑道:“噢,能值那么多钱?”乔治一把搂住安德鲁的肩膀,哀求道:“老同学,我给你60万美元,你去把那幅画要回来,怎么样?”安德鲁掰开乔治的手,一口拒绝:“如果那幅画真的值那么多钱,放在卡卡那不正合适吗?也许他将来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
乔治望着安德鲁,皱着眉,不解地说道:“老同学,你傻啊?60万美元啊,有了这笔钱,你马上可以改变命运,我帮你联系下,你马上到美术馆里专门从事创作,到时,你可就财源滚滚发大财了!”安德鲁也不解地说道:“我的命运现在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变呢?正是我在这小山村里当老师,才创作了那幅《山村小学的阳光》,如果我离开了这里,坐在美术馆里,能创作出那样的作品吗?”乔治有些气恼地埋怨道:“咱们大学那些同学就你混得差,20年啦,你还在小山沟里,如果不是看了那幅画,我在这里意外碰到你,恐怕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到这里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你眼前,你却看不见,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安德鲁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迢迢渺渺。只听见他喃喃地说道:“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我在这里,享受到人生别样的快乐和幸福,正是在这里,我的绘画,才注满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乔治再也听不下去了,他阴沉着脸,拂袖而去。
一天,乔治在巴西利亚《巴西利亚邮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20年前,亿万富翁之子安德鲁,谢绝了父亲让他到自己公司任副总裁的邀请,孑然一身来到巴西利亚边远山村当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20年过去了,他依然在那里当美术老师,他创作了一幅幅美术作品送给了那些山区的孩子。他送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普通的一幅画,还是一个个希望的种子。他在那边远的山村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坐标,他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不知不觉,乔治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他哽咽道:“我终于懂了安德鲁说过的一句话,‘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演讲与口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简单交代了安德鲁大学毕业后的概况,表明安德鲁在美术方面的造诣,这为后文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乔治特意专程来收购安德鲁获奖的那幅美术作品,并提出改变老同学的工作环境,这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同学情谊。
C.小说后文乔治看到报道的补叙,方便了读者理解安德鲁这个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使小说的叙事出现波澜,增强了故事性。
D.本文叙事清晰,故事情节简单,却包含深刻的哲理,如环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生定位与人生意义的关系等。
【2】小说中的安德鲁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安德鲁说:“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观在《鹊桥仙·纤云弄巧》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胜过人间凡俗之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能唤醒内心、激发灵感、在古诗词中常与“愁”相伴而生,诗人们借此创造出酒愁文化,如“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就是体现这种审美意境的千古名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指出不积累跬步和不聚集细流的后果,从反面设喻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琵琶女一系列动作和表情,表现她演奏结束后,整理情绪,决定讲述自己的不幸身世。
(3)古人喜欢在诗词歌赋中赋予英雄人物以儒将的形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__________”,《赤壁赋》中曹操“__________”,都表现了英雄风流儒雅、踌躇满志的风采。
(4)《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与爱屋及乌表达的情感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或做事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指出,蟹看似强悍凶猛,但是“___________”,是用心浮躁的缘故,这和蚯蚓看似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
(2)古人擅长侧面描写。白居易写琵琶女弹奏之后,“___________”,用冷月无声反衬其音乐之妙;苏轼写箫声哀怨动人,以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在诗词中写出了水的千姿百态。如李白梦游天姥山听水声伴着猿啼,“___________”;杜甫登高看长江气势磅礴,“___________”;毛泽东独立寒秋赏江水清澈,“___________”,一派生机。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沉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放慢脚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现诗人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就算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八首①(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③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晖、翠微可谓人间美景,诗人日日观赏,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却了忧愁。
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景,描绘渔人泛舟水上、燕子空中翻飞的动态美景。
C.颈联运用典故,诗人借用历史上匡衡和刘向之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将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结合在一起。
【2】请比较诗歌尾联中塑造的“同学少年”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形象有何不同?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B.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C.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D.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日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 B.期山东为三处 约定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遭受 D.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趴地上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人,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了阴陵,迷了路,又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导致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相随。之后他们逃至东城,居然还能斩将刈旗,令人佩服。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作战,先后斩汉军一将一都尉,杀数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将倒退数里。
D.项羽自感无颜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他把乌骓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一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眼下青少年偶像崇拜之风愈演愈烈。有人指出,偶像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偶像就是“返祖”,是历史的倒退,绝不可取;也有人说,人们总是从偶像中汲取力量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问题在于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怎样崇拜。
你对“偶像崇拜”有怎样的看法?试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论,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