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德军迅猛的攻势下,这道被法军自称为固若金汤的防线,顷刻崩溃了。
②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群众喜欢的作品。
③很多人对古诗词颇有情怀却只能高山仰止,《中国诗词大会》正好带动全民进行一场古典诗词之旅,并汲取知识,涵养心灵。
④解放军在胜利归来的时候,老百姓总是箪食壶浆来欢迎。
⑤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成熟,获得了国际认可,具备了和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分庭抗礼的条件。
⑥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③群臣侍殿上者 ④沛公安在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大王来何操 ⑨且贰于楚
A.①⑤/②/③⑦/④⑧/⑥⑨ B.①⑤/②⑨/③⑦/④⑥/⑧
C.①/②⑥/③⑦/④⑧/⑤⑨ D.①②/③/④⑨/⑤⑦/⑥⑧
3、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致云雀》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颂了美丽、自由的云雀,诗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锐气,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B.《登高》一诗颔联对仗工整,借萧萧而下的木叶、滚滚而来的江水让人品味出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伤感。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句是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衬托手法的使用,例如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诗人自己。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想想我们的先人,多么富于想象力。一年里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人们从这又圆又亮的中秋月,联想到人间的团圆及与其相关的平安、健康、和谐,于是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做出一种好吃又好看的花糕,中间再放进一点甜甜的馅,表示生活的甜蜜。 。
A. 人们不仅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B. 人们不仅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还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C. 人们不仅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
D. 不仅人们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5、下列选项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B.以无厚入有间
C.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想念
①电话铃声响得那么突兀,我一下子就醒了,四下里一团漆黑。我听到小白的声音,他一直在医院里照顾我爸爸。“曹老情况不大好,医生让你到医院来。”我没有多问,就把电话放下了。
②我穿衣服,穿了一件毛衣,又穿了一件,我拿了包,看清钱包是在里面,我拿了钥匙,然后关灯出门。那个时间没有电梯,我从十四层往下走,楼道里响着我奇怪的脚步声,非常奇怪。奇怪的是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动作,但又不像是我的。我走到外面,空气冰冷,天还漆黑,苍黄的路灯下,大街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影。在这巨大虚空的黑夜后面,我感到了正在发生的事情,我的爸爸走了。
③以后的几天里,冬日的天空异常晴朗,太阳明亮极了,街景和往日一模一样,但是它毕竟有一点不一样了,我再不能到医院去看我爸爸了。在他离开我之后,我想他想得很多。
④爸爸创作的《雷雨》应该是我看的第一个话剧,在我的记忆里是这样。我很小,大约四五岁,还不到进剧场看戏的年龄,完全不能理解舞台上人和人的关系,甚至也弄不清舞台上的演出和我爸爸的关系。到了第三幕,雷电交加,侍萍要女儿起誓不再和周家的人来往,四凤被逼发了毒誓:“让天上的雷劈了我!”话音甫落响起一声炸雷,满场震动,我吓得“哇”地哭了。
⑤让我永远不会忘的是爸爸的举动。我挨着他坐,他伸手一把抄起我,动作之粗暴让我心惊,我被他紧紧夹在腋下,一团漆黑之中,惶惶然稀里糊涂忽然来到明亮的地方。在剧场的侧厅他把我放到地上,刚刚的瞬间我因为惊吓已经忘了哭泣,只是胸部还止不住抽动,大口大口地吞咽空气。他没有说我,等着我慢慢平静下来。也许他有点歉疚,小女儿太小,实在不能怪她,另一方面他相信我已经明白了,不能在剧场里那样大哭,那是不对的,因为影响了看戏的观众,而他们是最重要的人。这是关于戏剧我所上的第一堂课,戏比天大,剧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⑥等我又长大一些,上学了,仍然是演出《雷雨》,爸爸牵着我的手,小心再小心,蹑手蹑脚地来到后台,站在侧幕间,看那些把我吓哭的闪电劈雷是怎样造出来的,还有稀稀疏疏的雨,怎样越下越大,一阵阵砸着观众的耳鼓。音效师们操作着,精妙地掌控着力度和节奏,把大自然的万千气候带进剧场。很多年以后我开始写小说,后来又写电影和电视剧,最终写了话剧。我不由想,难道爸爸曾对我寄予了这样的期望?我想那时候并没有。分娩不止是在出生、离开母腹的时刻,人生中会经历数次分娩。是爸爸让我在首都剧场的母体中再次出生,从此开始吸收来自戏剧的养分。
⑦爸爸去世后,我和妹妹整理了他给我们的信。他在信里说:“这几年,我要追回已逝的时间,再写点东西,不然我情愿不活下去。浪费青春和中年时光,这是最可怜的,想起来甚至觉得惨痛。只有在暮年猛追一阵,补去已逝的时间。但创作真是极艰苦的劳作,一遇到走不通想不通的关,又得返工重写,一部稿子不知要改多少遍。当然真有一个结实的大纲与思想,写下去只是费时间,倒不会气馁。”
⑧读着这些信,我的脑子里不由得老冒出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那时我家住在铁狮子胡同三号,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海棠树,春天花影满地。爸爸的书房是一排小北房里的一间,被前面高大的房子挡住了阳光。窗子上挂着白窗帘,门前我妈妈种了一畦晚香玉,夏天开花的时候,那洁白硕大的晚香玉就像一个个朝天的小喇叭,美丽极了,也香极了。我和院子里的孩子在海棠树下跳皮筋,一扭头总能看见爸爸趴在窗前的书桌上。我们边跳边唱,偶尔,童稚的声音传进他的耳朵,在他大约是一种隐约的来自天外的音乐。夏天,书桌上放着一大盆冰块,爸爸写作时就光着膀子。有的时候我看到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脸上有些阴沉沉的。他会很突然地剧烈地挠他的头顶,就像脑袋里憋着千头万绪,只有拼命地痛快淋漓地挠头才能把它们梳理清楚。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亲眼目睹了他进行创作的景象。
⑨在他1982年7月13日给我的信里,他说:“天才是‘牛劲’,是日以继夜的苦干精神。你要观察,体会身边的一切事物、人物,写出他们,完全无误,写出他们的神态、风趣和生动的语言。不断看见,觉察出来,那些崇高的灵魂在文字间怎样闪光的。你必须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卑污的灵魂是写不出真正的人会称赞的东西的。”
⑩今天,他不在了,再看他对我说的这些话,我想自己没有辜负这份深切的父女之情。我走进了他指给我的迷人的创作境界,他曾经在这里获得了极大的享受。这是人生多大的幸事啊。
⑪现在,已经到了1997年2月6日的晚上,是旧历的大年三十,我选择以独自在家的方式来度过这个夜晚。家里人到别的地方团聚去了,七点钟左右我在附近的快餐店吃了简洁的快餐,然后回到家,打开灯。屋子里真安静,和每一个晚上没有任何区别。然而还是有所不同,我知道我再也不怕电话铃响了。我打开电脑。我一点也不是矫情的人,可我要在这个时候写几个字。
……
我发现我没有别的话可说。
……
爸爸,我非常想念你。
(取材于万方的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话铃声响得那么突兀 突兀:突然,猝不及防
B.在这巨大虚空的黑夜后面 虚空:虚无,不存在
C.是爸爸让我在首都剧场的母体中再次出生 再次出生:比喻获得精神启蒙
D.我一点也不是矫情的人 矫情:脆弱,易感伤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连用了几个“奇怪”,写出作者突然得知父亲去世,一时难以接受,觉得一切似乎都不真实。
B.第③段写天空晴朗,太阳明亮,街景依旧,但作者的感受却与往日不同,突出了她对父亲的哀思。
C.大年三十全家人都去别处团聚了,作者独自回家,不想接电话,只想在灯下安安静静地悼念父亲。
D.作品结尾处两个省略号,表现作者想写文章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但思绪万千,久久不知如何落笔。
【3】第⑧段描写了“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结合这段内容,简析“美好”体现在何处。
【4】作者写了自己从父亲身上学到如何对待戏剧与创作。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都学到了什么。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指法技术高超,弹奏出了唐代有名的乐章。
(2)杜甫《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蜀道难》一诗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摹写出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8、名言名句默写。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
(7)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8)_____________,不扶而直;___________,与之俱黑。
9、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2)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鸿门宴》)
(3)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____________ ,庄不得击。(《鸿门宴》)
(4)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由湘江秋景引发的感慨之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5)一日克己复礼, ___________。(《论语》)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作者不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消愁的无奈之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流亭俟客不至独坐成咏
陆 游
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庙空山百草香。
马影斜阳经剑阁,橹声清晓下瞿唐。
酒徒云散无消息,水榭凭栏泪数行。
【1】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中的“安流亭”表明了地点,“俟客不至”表明了诗人在等朋友,“独坐”则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寂寞之情。
B. 首联前一句从回忆过往征战的生活写起,“鬓未霜”三字点诗人已老,叙述中寄予了无限感叹与沧桑;后一句写收拾回忆过去的往事。凭吊起来竟觉迷茫,请人不免有自嘲之意。
C. 颈联实写了两个场景:骑着马在斜阳夕照中路过剑阁,而马的影子被拉长;清晨则摇船伴随橹声去瞿唐。
D. 末联写以前与自己在一起喝酒的朋友没有消息,诗人只好在水榭上依栏潸然泪下,抒发感的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2】请赏析“禹庙空山百草香”一句中“空”字的如处。
13、文言文阅读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①,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减)
注释:①陈涛斜,地名,今陕西咸阳东。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
B. 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
C. 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
D. 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自是不甚省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举制度中,参加最后一级考试,称为“举进士”。凡中试者,谓之“进士”。
B. 关辅,“关”指关中,“辅”指三辅。三辅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此处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C. 节度有调度、指挥的意思,此处引申为节度使,是指地方的军政长官。
D. 大夫死称“卒”, 天子死称“崩”,亲王、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宝十三年,杜甫向玄宗进献了三篇赋,得到赏识,因为文辞突出而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安史之乱之后,杜甫又做过右拾遗的官。
B. 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适逢严武初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于是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立即上书推荐其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
C. 杜甫游岳祠时,突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回来。耒阳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
D. 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自我约束,喜欢谈论军国大事,虽立意鲜明高超,但是不切近“实际”;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但能坚守节操;创作的诗歌,多感伤时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
(2)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暑假不补课,我们却怀念校园中结伴玩乐的情景;平时上学时,我们又期盼早点放假,我们在矛盾中成长着。矛盾是我们人生绕不过的弯,有人在矛盾面前迷惘了人生的方向,有人在矛盾中学会了选择,有人在解决矛盾中长大,而在有的人看来,这所谓的矛盾并不是矛盾。
要求:(1)请以“矛盾,成长的音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叙述方法与角度自选,注意构思,叙述清晰有条理,描写生动有细节。
(3)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