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西江月》二词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西江月》二词和对贾宝玉出场前的侧面勾勒、出场后的肖像描写,是课文中对贾宝玉性格描写的三个重点。
B. 《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C. 所谓“似傻如狂”,“草莽”,“不通世务”,“偏僻乖张”,实际上是贾宝玉卓然独立,与世俗传统相背离的表现。
D.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子弟的一个代表,这两首词采用幽默含蓄的手法,揭露封建大家庭后继无人的事实,暗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能否激发这种潜能,主要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B. 与会专家指出,要重点支持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
C. 根据调查显示,北京市公务员在房改“二次调控”后,群体购房理性审慎,多以自身收入与资产条件出发,以满足自住需求为主要目标。
D. 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日亮相央视,让广大观众在充满紧张的游戏中学习了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本届冬季奥运会即将举行,相关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美芹之献,使运动员能够轻装上阵。
②在常人眼里,一张普普通通的寻子启事,似乎并不会引出多少“题外话”。但是日前,细心的宝鸡渭滨分局民警却刨根问底,从一张小小的寻子启事入手,成功地将一个贩毒集团连根拨起。
③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气温大幅度下降,滴水成冰,人们在室内火炕上坐了半天,仍然感觉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④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⑤“十一小长假”期间,泰山旅行社在推出“徒步穿越大理苍山,尽享高山流水风韵”的云南风情之旅的同时,还开辟了美国“牛仔漫游”的旅游路线。
⑥通常一本书的前言是要提纲挈领的,然而面对顾城,我却不愿这样下笔,并非不可为之,而是自觉资历浅薄,更重要的是顾城于我而言其实就是一部成长史。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大家。
②中国与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呈现出全面拓展的状态,随着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两国结为秦晋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③在人行道上卖菜的小贩们,远远地看见城管执法人员走来,立刻七手八脚地收拾摊子准备撤退。
④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
⑤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他们能够正确预测事情的发展状况,或是发现某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
⑥发令枪响,各班参赛健儿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看台上的同学也在为健儿们加油助威,比赛的气氛随即被推向高潮。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名师出高徒
瞿知味六十岁了,还从没见过像闻大秋这般角色!一个人学厨艺,起码也要三年才能出师,可要培养闻大秋,只能是三个月!
他为这件事颇为犯难。其一,闻大秋是镇政府送到酒楼来培训的贫困户,不能不收。闻大秋上有病歪歪的父母,中有天天嚷着要离婚的妻子,下有正上学的两个孩子,日子非常艰难。其二,闻大秋对脱贫提不起一点儿精神,蔫头耷脑,目光散乱。他来学艺,镇政府还要给他工资和伙食费,否则他坚决不来。
第一次与闻大秋见面,稍稍寒暄了几句,瞿知味问:“小闻,你知道我是谁吗?”
“领导介绍了,你是株洲市做湘菜的头牌大师傅,是湘水肴酒楼的台柱子,顾客都是冲着你的手艺来的。”
“我原本可以退休了,可是为了你我要再上三个月的班。很多人想拜我为师,我没时间教了,你是一个特例。”
“瞿师傅,我愿意……学。”
“头两天,先不下厨,你只管跟着我去吃和玩,不用你掏钱,由师傅来安排。”
“哦……师傅太客气了。”闻大秋笑得脸上开了花。
第一天上午,瞿知味领着闻大秋穿大街,走小巷,进入一户窄门窄院的人家,门楣上挂着一块“秘制盐茶蛋”几个红漆字的木板。主人居然是一对残疾人夫妇,男主人老刘的左手断了一截,妻子是个聋哑人。
老刘说:“瞿师傅,你又来看我们,谢谢。”
“我领徒弟来品尝盐茶蛋,酒我也自带了,请上一碟六个蛋,这是十二元蛋钱。”
“不能收,不能收,我的技术是你教的!”
“你不收钱,我们就走。”
“我收就是,真不好意思。”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吃盐茶蛋。
“师傅,这蛋真的好吃,不仅甜中有点儿淡淡的咸,而且还有红枣、桂圆、茶叶、药材的香气。”
“煮盐茶蛋,关键是调料的配方,有丁香、八角、红枣、桂圆、麻油、红糖、白盐、安化黑茶。调料入水煮蛋,慢火熬两个小时,熄火后浸八个小时,当然好吃。一个蛋才卖两元钱,怎不顾客盈门?”
“先前他们家贫寒啊,但他们有志气,舍得下功夫。我教了他们技术不假,如果他们不想做,那也是白搭。你说是不是?”
闻大秋一脸通红,说:“是……的。”
第二天上午,瞿知味领着小闻,去了他们老师家。快八十岁的王正奇,白须白眉,乐得直打哈哈:“徒孙来了,我要和你师奶奶亲自下厨!”
闻大秋问:“师爷爷,你还做得动?”
“退休二十年了,我就没闲着。你师傅是湘菜大师,我是大师的老师。城里有好些家湘菜馆,都请了我当顾问,并给我发一份俸禄。有一门好手艺,做人也气派。小闻呀,要攥劲学,莫偷懒啊!”
“师爷爷,我记住了你的教导。”
“你一会儿到厨房,先看我的刀工,切、剁、割、拉、剖,让菜料变成块、条、片、丝、蓉。再看你师奶奶如何配盘、配料、配形,看我如何在火光油烟中颠锅、挥勺。我们是人老心不老,你这么年轻,正是学艺的好时候。”
闻大秋心动情也动,眼眶蓦地湿了。
瞿知味住进了湘水肴酒楼,和闻大秋共一间宿舍,形同父子。湘菜的名品上千个,怎么教?怎么学?
瞿知味了解到湖塘镇到处是荷湖荷塘,鱼多、蛋多,蔬菜品种也多,便列出一些既可就地取材又有特色的菜品,一样一样地在案头教刀工,在灶上教烹饪之法。如:香椿煎蛋、韭菜花炒香干、荷花丝煎蛋、荷叶蒸鱼、荷叶蒸鸡、莲子羹……
培训快结束时,瞿知味让闻大秋领路,去了闻家。闻大秋挑着两个大竹箩筐,里面放着锅、刀、勺、砧板,还有猪肉鸡肉、鸭蛋、作料、调料。他们快进屋时,闻大秋的父母笑呵呵地站在台阶上,闻大秋的妻子小沈放响了一挂迎客的鞭炮。
“我带徒弟回来,让他亮一亮这几个月学的本事,你们也品品菜味,蔬菜都准备好了吗?”
“大秋早就打手机回来了,我们都准备好了!瞿师傅,我们全家都感谢你。四乡八村听说大秋是你的徒弟,要办酒席的人家都来预约大秋了。”
“小沈啊,你要当好贤内助,让大秋先去当上门的大师傅,把本事练好。你们再到镇上去开个小饭店,村里的互助资金就可以担保三年期的无息贷款。烹饪工具、工作服我已为大秋置办好了,酒楼的师傅们还要给大秋爱心捐款哩。将来的饭店就叫‘闻香来’,店堂里要挂一块匾,上写‘瞿派湘菜传人闻大秋’,我会隔三岔五来饭店坐镇。你们说好不好?”
“好!太好了!”
“大秋,你该下厨了,小沈去打个下手,我陪两位老人聊聊天。你把几道菜做好,莫让师傅丢脸。”
闻大秋头一昂,说:“遵命!再不打起精神来,老婆真的会远走高飞了。”
小沈扑哧一笑,说:“油腔滑调。”
小两口进厨房去了,门也带关了。
“瞿师傅,我这个不争气的儿,真的可以练成一个大师傅?”
“那还有假?你听厨房里的声音,刀响砧板,勺响油锅,有板有眼,我都喉咙发痒了,想唱,也想吃。我的老哥哥,开心——哇!”
最后一句是地道的京腔京韵,是花脸的叫板。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正奇向闻大秋简要介绍自己的生活状态,并表示让闻大秋观看自己的刀工和妻子的配盘配料等,既是自豪,又是对闻大秋的鼓励。
B.翟知味领着闻大秋到做“秘制盐茶蛋”的老刘家里,主要目的是以老刘为例子,让闻大秋明白残疾人也能把技艺学到手,以增强其自信。
C.小说结尾以闻大秋所说“老婆真的会远走高飞了”,与开头交代的闻大秋妻子“天天嚷着要离婚”形成了照应,使小说结构显得很严谨。
D.小说对瞿知味教闻大秋做菜写得比较简略,而对他领着闻大秋拜访残疾人夫妇和王正奇写得很详细,这种安排突出了扶贫先扶志的意思。
【2】小说刻画了翟知味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作者在开头两段介绍闻大秋,有什么作用?
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兼济之爱。
(2)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3)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9、名句默写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被肢解也不改变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尽描写箫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谈玄之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诗加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同殆”。荀子在《劝学》中,也有两句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修辞表达出诗人脱离官场重获自由的舒畅欣喜之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企业召开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大会,大会主持人引用《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与会人员廉洁自律。
(3)《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写女孩顽皮活泼之形象,而“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现出男子焦灼万状的情态以及用情之深。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开。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休憩;人在远处,岸边的野鸭就受惊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风格“沉郁顿挫”。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简子驱车逐之。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输诚哉!”
先生曰:“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狼请曰:“事急矣,惟先生速图!”乃跼蹐四足,引绳而束缚之,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内狼于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匍匐以进,跽而言曰:“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君能除之,固当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然,回车就道。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缚,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曰:“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相持既久,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须眉皓然。先生舍狼而前,拜跪啼泣曰:“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因述始末,顿首杖下。丈人闻之,以杖叩狼曰:“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狼曰:“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是安可不咥?”丈人曰:“是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先生复缚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解衣以活友【注】,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取材于马中锡《中山狼传》)
【注】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困于途中,值雨雪粮少;伯桃遂绝食,且解己衣与羊角哀,入树洞中冻饿而死。羊角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后启树发伯桃尸葬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干:求取
B.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却:止步
C.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夙:清晨
D.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与:赞同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引绳而束缚之;夫人有恩而背之
B.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行道之人何罪哉
C.简子默然回车就道;须眉皓然
D.先生匍匐以进;丈人闻之,以杖叩狼曰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有只狼在路上,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B.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的恩德,是使死人复活、让白骨长肉啊
C.我鞠躬不敢息 我(一直)鞠躬求饶不敢停止
D.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 从对方来考虑是好事;可是置自己于死地,又该怎么办呢
【4】在下面每个角色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其在文中的表现。
①中山狼_________ ②东郭先生_________ ③丈人_________
【5】丈人说:“解衣以活友……先生其此类乎!”他认为东郭先生和左伯桃都是“仁陷于愚”;但有论者对此并不赞同,并评论道:“东郭非仁实愚,左伯桃非愚实仁。”请结合文中及注释里的具体内容谈谈该论者如此评论的理由。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公告,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正式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广大电商主播、带货网红们从此“转正”。然而诸多利好消息难以掩盖行业“粗放式”发展的现实。一些明星、网红直播带货“翻车”引发舆论热议,货不对板、假冒伪劣等引发的消费纠纷频频曝光。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