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吉林松原高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感受时,悲欢怨爱,两两相反;       。在现实世界中处处都是牵盼冲突,在意象境界中尘忧俗虑都能洗濯净尽。

    从感受到回味   在回味时 悲怨亦复有趣 欢爱固然可欣

    从实用态度变为美感态度 是由实际世界跳到意象境界

    A①⑥⑤②④③ B②④③①⑥⑤

    C②③④①⑤⑥ D①⑤⑥②④③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凡是诗词,都是用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刻画出一个完整或具体的形象,传达出一

    种情致。读一首诗就要抓住它的形象和情致,          

    语言的音乐性在默读中见不出来,必需朗读,而且反复朗读。

    要抓住情致,必修抓住语言的音乐性

    诗词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须加以反复回味,设身处地地体验

    要做到这一点,单像读故事那样一眼看过去,还不济事

    诗词的情致是和它的音乐性的语言分不开

    才可以逐渐浸润到它的深微地方,领略到它的情感

    A③②⑤④① B.①②③④⑤   C③①⑤④②   D①④③②⑤

  •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五月就要结束了,前有五一节期间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1%引骨牌效应,而今又有消息显示国家拟将从政策层面将进口汽车的关税从25%降至10%,汽车品牌大浪淘沙节奏开启。

    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许多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在精神、文化、医疗等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时求田问舍式的生态养老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③市民王先生出门打车,不小心将装有两万多元现金的钱包落在出租车上面,丢失一个多小时后,出租车司机李金山将捡到的钱包完璧归赵

    ④腾讯究竟会把股市里的钱投入到网络游戏、即时通讯还是传闻中的互联网新业务?尽管腾讯的高层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然而来自业界的揣测却已经沸反盈天

    ⑤未来三天,江西继续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甚至突破36℃,但高温向来不是江西气温的“主旋律”,有升有降才是生活,气象部门预计,从19日开始,江西人要在风雨飘摇中度过5月了。

    ⑥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习仲勋与班禅结下了深厚友情。习仲勋比十世班禅年长25岁,堪称刎颈之交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⑤⑥

  •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涉及到作风混乱、学术不端、偷税漏税、违反法规、触犯公序良俗底线等不良事件,这些负面影响将其过往长期塑造的正向人设毁之几乎殆尽。

    B.如果年轻人只是围绕圈层作为一个立足点,并积极向外延伸和发展,实现个体兴趣的放大化,将自己的圈层与社会相连,那会是另一番现实的景象。

    C.随着信息社会中海量信息的涌入,使得每个人接触到的信息呈几何倍速增长,而人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以此无法掌握所有信息。

    D.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方面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潜在需求。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C.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D.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文化

    龙应台

    ①曾经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的我被要求当场“简要扼要”地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②是在一九九九年的议会里。从九月开始,官员每天四五个小时坐在议会里接受议员轮番质询。我是个“新生”,议员发言多半用一种怒吼咆哮的声音,麦克风再把音量加以扩大,耳朵嗡嗡作响,一天下来,晕眩的症状出现,我总在头昏脑胀的状态下回到办公室,再看公文到半夜。交通局长是学者出身,他的症状是胃绞痛,想呕吐。到了十二月底,预算要三读通过,第二年的政务才能执行。咆哮了四个月的议会为了要表现“戮力为公”,很戏剧化地总是通宵不寐地审预算,从下午两点开始连审二十四或四十八小时。议员可以轮番上场,回去小睡或者吃个酒席再回来,官员却得寸步不离地彻夜死守。我坐在大厅一隅,看着窗外冬夜的雨湿湿地打在玻璃窗上,沙沙作响,觉得全身彻骨的寒意。

    ③就在这样的一个湿雨、焦灼不安、黑夜透着荒谬的清晨三时,我发现我被唤上了质询台,为台北市的文化预算辩护。一个议员,刚从外面进来,可能才有应酬,满脸红通通地,大声说,“局长,你说吧,什么叫做文化?”

    ④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自卖菜小贩接过找来的零钱?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⑤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⑥在一个空荡荡的议堂里,半夜三更,这样谈文化,好像只有鬼在听。我心里在想,我知道,你以为我会谈雄伟的博物馆、华丽的音乐厅和伟大的艺术家?不,如果你给我更多的时间,我会继续说下去,即使是三更半夜寒意彻骨。

    ⑦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江南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坎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何谓底蕴,不过就是,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因为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而形,就是文化。农妇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⑧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士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

    ⑨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⑩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军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对后世的影响或许不同,但两者“抵抗”的姿态却是一致的

    1第②自然段中的“新生”指的是___________

    2用第③自然段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本段中作者表达的感觉:__________

    3第⑦自然段中,作者举胡兰成笔下的江南农妇,“将裙子换上”这一事例的用意是________

    4第⑩自然段中,如何理解画线句?

    5作者在文中举了很多例子来阐述“文化是什么”,纵观全文,请分条概述文化的定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是这样诠释“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论语>十则》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_________  ____________。”

    (6)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5)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

    (9)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李之往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苏轼一行人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3)《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典型动作,将男子赴约等待心上人时的急切情态表现得十分生动。

    (4)《涉江采芙蓉》中,流露出漂泊他乡、分隔两地的无奈,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同时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些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言的志,描绘了一幅春日畅游的欢愉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实际是人生的一种艺术审美境界,也是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

    (2)杜甫《登岳阳楼》中,虚实结合,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句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____”句,均以比喻手法表现了江水(湖水)之美。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秋高气爽、雨过天晴的景象,诗人病愈登亭,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

    B.颔联写病愈后频频把盏,借助美酒消渴解馋,天长日久郁积的情绪借梦境暂得缓解。

    C.第六句系从白居易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化出,两者都用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

    D.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颇具匠心,诗中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笔极为灵动。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选自《吕氏春秋·劝学》)

    【注】①说:说教。②兑:通“悦”。③硾(zhuì):拴上重物往下沉。④堇:药毒草名,根部有剧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B.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C.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D.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原指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此处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跬步”形容距离极近、数量极少。

    C.彰,指彰显,与《荀子·劝学》中“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彰”意思不同。

    D.学者,文中指求学的人,与韩愈《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劝学》通过积土成山兴风雨、积水成渊生蛟龙设喻,引出“积善成德”才能拥有智慧,具备圣人情怀的论断。

    B.《荀子·劝学》中“骐骥-驽马”“朽木-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C.《吕氏春秋·劝学》指出君主父母不能得到忠孝之臣的原因是不懂道理信义,而不懂道理信义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D.《吕氏春秋·劝学》善用比喻,批判当时学生不听教化、自以为是,而老师只顾说教,不懂如何使人心悦诚服的社会现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5】同是“劝学”,两则选文中,作者强调的学习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蜉蝣,水虫也,状似蚕蛾,朝生暮死。”

    《诗经·曹风·蜉蝣》则说:“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意思是蜉蝣的羽翼又薄又亮,像整洁华美的衣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