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们对其内容和形式评头论足,赞赏有加。
B.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历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秀色可餐。
D.《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的消费欲望,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 《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C. 牡丹居社区餐厅开始营业,社区居民口耳相传,非常高兴。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D. 只有一次次大胆的突破,不法常可,才能创造出更让人惊叹的艺术品。
3、下列各句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失其所与 与:结交
B. 越国以鄙远 鄙:把…变成边邑
C.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D.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语气词,啊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大窾(kuǎn) 胡龁(hé) 砒霜(pī) 氾南(fán)
B.庠序(xiáng) 畏葸(sī) 舞雩(yú) 参乘(shèng)
C.騞然(huō) 戗兽(qiàng) 鲰生(zōu) 彘肩(zhì)
D.逢孙(páng) 言筌(quán) 铿尔(kēng) 羟基(qiǎng)
5、下列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发掘 婉惜 亢旱 垂诞三尺
B.防碍 轮廓 福祉 委曲求全
C.窟窿 震惊 褊小 冷嘲热讽
D.唒笑 疏朗 浩翰 在所不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军功马
申平
20世纪60年代,我家住在草原上的军马场附近。军马场,多么神秘的地方!在一座高墙大院之内,最多时养着上千匹军马。每到马儿出场的时候,总会先听到一阵雷鸣般的声响,然后是一阵烟尘腾起,成百上千匹军马在十几个马倌儿的押解下奔腾而出,人喊马嘶,气势磅礴,那场面极为壮观,简直惊心动魄。
这个场面结束后,就会有一个瘸子牵着一匹老马走出来。瘸子的年纪也很大了,就那么一瘸一拐地走在老马的一侧。他腿脚不好,可是从来不见他骑老马。那匹老马是枣红色的,身架高大,隐约可以看出它年轻时的风采。但是现在它老了,行动有点迟缓,它总是低着头默默地走着。这个场面,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那时我十三四岁,正是人嫌狗不爱的年纪。看见那些马倌儿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我简直羡慕到极点。但是那些军马一匹匹生龙活虎的,我哪里敢碰,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匹老马身上。
那两年学校都停课了,我和伙伴们整天无所事事,上树掏鸟,下河捉鱼,偷瓜摸枣,无所不干。那日看见瘸子又在山下放老马,于是便凑了过去。
“大叔,这马,让我们骑下呗?”
瘸子抬头看了我们一眼,脸上瞬间写满不屑,他的嘴唇抖动了半天才吐出几个字来:“就,就……你们几个……还想骑它?知,知……道它是什么……马吗?”
哈,原来还是个结巴!我们心里发笑,嘴上却专拣好听的说。他的头却一直摇得如同拨浪鼓。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我们扑上去抢他手里的马缰,硬往马背上爬。他一着急,嘴唇干动弹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正在这时,忽听得“咴咴”一声马嘶,却见那匹老马突然暴跳起来。它身体一抖,脑袋一摆,就把我们这几个小屁孩甩得滚滚爬爬。随即它身子一横,扫帚般的尾巴又抽了过来。
我们落荒而逃。跑出好远还听见瘸子在吼;“这,这……回知……知道厉害了吧?这……是一匹……军功马,它……还有军功章呢!”
我们却不甘心失败。军功马?军功马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人们把那些立过军功的人都一个个地揪出来斗了,难道我们还会对一匹老马客气吗!于是开始挖空心思想起歪点子来。
我们每人头上戴一个树杈圈儿,手里拿根树棍,提前在他们的必经之处的路旁埋伏好,等他们走近了突然冲出去,口中高叫“冲啊!”“杀啊!”,又学机关枪,手榴弹的响声,一口气冲到老马跟前,对着它就是一通乱打。就听见瘸子一声撕心裂肺般的大叫,冲过来拼死护住老马,转身和我们搏斗。我们的棍子打到他的身上他也不在乎。头两回,老马只是被动地挨打,可是那天,它突然又发起威来。
那天我们的冲锋才开始,没想到老马又是一声嘶鸣,它挣脱缰绳,高昂起头颅,瞪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挺尾竖鬃,迎着我们就冲了过来。我们先是被吓傻了,接着掉头就跑。老马却不依不饶,继续追赶。它大概看出我是领头的,就紧盯住我追赶。它虽然跑得并不快,但是到底还是把我追上了,一口叼住我的后衣领,就那么让我悬空着,一直把我叼到瘸子跟前扔下。它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一副累坏的模样。
我在地上哭喊、求饶,我听见瘸子在结结巴巴地教训我。直到他们走开我才爬起来。我看到老马这时回头看了我一眼,它的目光很奇特,宛如大人对犯错孩子的警告。
不过老马最后还是被我算计了。我们在路上挖坑,把坑面伪装得就像路面一样。那天,瘸子和老马慢慢地走了过来,我们藏在树林里远远地看着。就见那匹老马忽然一头载倒了,接着就传来了瘸子的哭喊声。
我们几个坏小子正在树林里欢呼雀跃。猛然间,我们听见了另一种声音响起。那声音是那么高亢,那么悲愤,还带着英雄迟暮的无奈。哦,那是老马的嘶鸣声。它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一声接一声,穿云裂帛,震撼心灵。我们一时间都被镇住了,世界也一下变得安静起来,仿佛一切都瞬间凝固了一般……
多年以后,我重回故里,赫然发现,当年的军马场早已不复存在。那地方却矗立起了一匹马的雕像。那马,高扬前蹄,鬃毛竖立,一副冲锋陷阵的姿态。我迫不及待地上前察看,终于读到了后面的铭文;红云,军功马,勇敢聪慧,极通人性。战争期间为部队运送弹药,能自己卧倒隐蔽,躲避枪弹。后去河中运水,能自己侧卧灌水,送往火线。荣立二等功,部队终生养护,1967年因崴断前腿去世,终年30岁。
啊,老马,原来你真的是一个大英雄啊!可是我……如烟往事在眼前闪过,我简直无地自容。我长跪在老马的雕像前,深深忏悔。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当年不那么乱,有人给我们讲一下军功马的故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吧。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我们”虽然内心看不起枣红马的马倌儿,但是为了能够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还是故意说好听的话极力讨好马倌儿。
B.小说把枣红马的马倌儿设计为结巴是有深意的,马倌儿因为结巴而说话不流畅,这导致了“我们”不知道枣红马是军功马的真实情况。
C.小说三次写到了老马的嘶鸣,其中第三次的嘶鸣不同于前两次,情感更加强烈,它掺杂了老马摔伤后的痛苦、临死前的悲愤与不甘。
D.“随即它身子一横,扫帚般的尾巴又抽了过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形象地写出了老马尾巴的形态,也说明了老马虽已年老但仍充满力量。
【2】小说从哪些方面暗示了军马场的这匹枣红色老马是有着不凡经历的军功马?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有人认为小说结尾两段可以删去,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鸟”在古典诗词之中,会被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月明星稀,________”让曹操的求贤建功之心彰著天下;“________,池鱼思故渊”是久困樊笼的陶潜对自然的渴望;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与“望穿秋水”意境相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表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幕中,注重通过对送别者的描写,来渲染氛围:“_______”表现出送别场面的凄凉悲怆;“ 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激昂悲壮的气势。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表明自己的志向是在暮春时节,与五六位成人和六七个少年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来形容焚烧椒兰的景象,以“____________”来形容宫车经过的情形。
(3)在《六国论》中,苏洵感叹六国有十分有利的形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至于走向灭亡。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解释“弟子不必不如说,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边上闻笳①(其二)
杜牧
海②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和少数民族地区。
②海:瀚海,即戈壁沙漠。
(1)本诗在体裁上属于
(2)“白沙日暮愁云起”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诗中之“愁”从何而来?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解说。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 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节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龙丘先生躬德履义 | 履:实行。 |
B.修书记,致医药 | 致:得到。 |
C.皆令诣学受业 | 诣:到……去。 |
D.视事九年 |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
A. A B. B C. C D. D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B. 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C. 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D. 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任延尊敬品德高尚的人。他任会稽都尉时,聘请品德高尚的士人,以师友之礼敬待他们;对具有伯夷之节的龙丘先生,他不同意征召,而是用恭敬的方法感化对方主动来府任职。
B. 任延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任九真太守时,针对当地百姓不善农耕、生活贫困的情况,他下令制造农具,指导百姓开荒种田,使百姓逐渐富裕起来。
C. 任延正直敢言。赴武威太守任前,光武帝告诫他要好好地奉事上司,保住名誉,他却不以为然,并严词驳斥了皇帝的说法,明确拒绝了皇帝的要求。
D. 任延敢于打恶除暴。武威将兵长史田绀的子弟门客为人凶暴,为害一方,任延到任武威太守后,逮捕了田绀,把他及部分子弟门客严惩,还平定了田绀小儿子田尚发动的暴乱。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管仲(春秋)曾在《管子·八观》说:“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引用过这句话,并提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中国人“舌尖上的浪费”一年高达200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带领贫困人口奔小康的决胜之年,作为青年人更应该“厉行节约,从我做起”。
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振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厉行节约,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子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