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B. 要保持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力戒浮躁心态,坚决反对坐而论道,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C. 新一届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地强调,官员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尤其要刹住一些机关年底突击消费的歪风。
D. 这个人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表示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是一登上官位,就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了。
E. “第五代”导演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导演,他们是新时期电影创作和电影观赏的启蒙者,他们在中国电影走向艺术和产业自觉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冯骥才表示,“整旧如新”本身在学术界就有争论,是对过去历史建筑的荒谬、错误的做法,这代表我们没有认识到城市历史遗产的重要性。
B.中国古老文明的历史如果说是以甲骨和青铜承载的,那么浇铸于速盘之上的文字则是当之无愧的青铜铸造的史书。
C.“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D.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目前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景区发展产业比较单一,相应的旅游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也是景区产生“门票依赖”的重要原因。
3、从逻辑学来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下面几种:①全同关系;②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矛盾关系;⑤反对关系。下列各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禺——《雷雨》作者 全同关系
B. 青年——学生 交叉关系
C. 文学作品——小说 包含关系
D. 黑色——白色 矛盾关系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 使人听此凋朱颜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袅娜 酣睡 蓊蓊郁郁 歌声缈茫
B.蟋蟀 斑驳 梳梳落落 平平仄仄
C.漫溯 百舸 骇人听闻 殒身不恤
D.嫠妇 窈窕 崇山俊岭 茂林修竹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十八岁的电影
红鸟
清明节又到了,坐在家里,一阵落寞,就想到了父亲,想到了十八岁的电影。
十八岁那年,我在陈城读高中。离开了家,就像脱缰的野马,再也没有了束缚。那时,接触了一帮子小混混,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时不时地打个小架、谈个恋爱,成绩总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日子过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有一次,我和几个哥们儿蹲在铁道边抽烟,你一言我一语地胡喷大侃,正巧父亲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当时他戴着大檐帽,车后座带了一壶油。我想坏了,烟在手里也扔不及了。可是父亲在我们身边并没有停留,哗啦一下就过去了。
高一下学期,父亲开始肚子疼痛,头冒冷汗,他舍不得去医院,因为那需要一大笔开销,就自己去药店拿点止疼片吃,日子久了,病情就加重了。他自己偷偷跑到医院,拍个片子,医生一看,纷纷咬耳朵,父亲就知道坏了,他最终还是知道了病情:胃癌晚期。
在市医院治疗了一个月,转到了省医院,每天都是挂吊针、喝中药。有时候我妈陪着,有时候就他自己。我决定逃学去郑州看望他。
到了医院,他正躺在病床上,面黄肌瘦,胡子也好久没有刮了。看到我来了,他很吃惊,问我,你怎么来了。我说,就是想来看看你。病房里没有其他人,他那天下午精神很好,慢慢地坐了起来,和我聊他以前经历的事情,讲我小时候如何调皮,讲他年轻的时候如何追我母亲,还和我讲如何做人。最后,他让我帮他换上新衣服,他说要带我去看一场电影。
我清晰地记得,我们坐在3 排的5 号和6 号,电影开始之前,父亲递给我一支烟。我愣住了,没有敢接。他说,抽吧。我颤抖着双手接过,却并没有点着。也奇怪,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抽过烟,一直到现在。
那天放的电影是霍建起导演的《那人那山那狗》,讲述的是一个老邮差退休后儿子第一天接替自己工作引出来的故事。儿子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后,做了大半辈子山村邮递员的父亲提前退休,安排儿子接下自己的工作。儿子上班第一天,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之后仍不放心,带上长年在其左右的忠实老狗决定陪儿子再走一趟送信之旅。
起初,父子两人因为长期隔膜只默默走路,渐渐地,通过与不同村民尤其一个漂亮女孩的接触,两人渐渐打开话匣,对彼此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秀美如画的风景中,儿子慢慢明白了父亲工作的辛苦和意义,也明白了父亲深沉的爱,父亲也渐渐体会到他二十几年来对家庭的亏欠。
影片里最让人动情的场景,应该是儿子背起父亲过河的那一段吧。儿子对父亲说,你背我那么多次,现在我长大了,应该我背你了。父亲伏在儿子的背上,一个山一样的男子,就那样湿了眼睛。我承认,我也感动了,眼睛湿润了。
电影散场后,已经很晚了,外面刮起了风,很冷,父亲显得很疲惫。我说,爸爸,我背你走吧。他没有说话,像个小孩子似的伏在了我的身上。我背起父亲慢慢地往医院走,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生怕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父亲的身子已经很瘦削,我感觉好轻,好轻。父亲的双手耷拉在我的耳边,一晃一晃的,是那样的无力。父亲伏在我的背上睡着了,我走得很慢,很慢,好像我背上背的就是整个世界。
在医院待了三天,我要回去了,父亲去送我。在火车站,他站在风里面,目送我上火车,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把从火车站买的小糕点递给了我,示意我路上吃。
一个月后,父亲病重,在医院里去世,享年49 岁。当父亲的遗体运到家里时,我竟然没有了泪水,只是久久地跪在父亲身边。
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学教师,每年新生入学,我都要给学生放《那人那山那狗》,学生们看得很认真、很动情,慢慢地就能听到不少学生轻微的啜泣声。我能做的,只有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让我的思绪像风筝一样,离开教室,飞到家乡的大平原,飞到父亲身边……
【1】下列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十八岁那年,我和几个哥儿们蹲在铁道边抽烟,被父亲看到了,但他毫无反应,这是因为在父亲看来,年轻人抽烟并不是什么大毛病。
B. 小说之所以把我去医院看望父亲的过程写得非常详细,是因为父亲得了不治之症,这是我与他的最后一次见面,这件事情让我终生难忘。
C. 我十八岁那年逃学去医院看望父亲时,父亲带我去看的那场电影,寄托着父亲对我的希冀,让我深深感受到父爱是一种责任的延续和传承。
D. 每年新生入学时,我都给学生播放当年父亲带我去看的那部电影——《那人那山那狗》,我是想让我的学生随电影一同了解我父亲的故事。
【2】作品是怎样叙述我和我父亲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重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还兼有以形写声,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2)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描绘了洞庭景象,杜甫《登岳阳楼》中也有与之意境相近的描绘洞庭景象的诗句,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一诗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声色方面写滔滔江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昔日成长地现在的环境。
(2)《诗经》对我国文学影响深远,后世作者常化用《诗经》中的句子,如《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创造出邈远的艺术境界。
(3)《登泰山记》中,作者与朋友登上日观亭,放眼望去,“_______________,山也”,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古诗文中写群山之态的句子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论语•为政》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7届冰雪节1月5日开幕,冰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学而》 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述而》中告诉我们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⑤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蓑 衣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身穿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蓑衣,倚船吟诗垂钓,透露出清静淡泊的隐逸情韵。
B.颔联“蒹葭影里”“菡萏香中”妙用烘托,用富有诗意的环境来表现诗人雅致超然的情怀。
C.颈联“狂脱”“乱堆”二词,表现诗人醉后狂放自在之态和晴时无拘无束的渔家生活之乐。
D.尾联说即便是别人用“紫绶”“金章”等珍贵之物也不愿换去蓑衣,表现蓑衣的价值昂贵。
【2】本诗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在结构和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鲍之交
管仲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注:①召(shào)忽:齐国公子纠的臣子。
【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B.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肖:不贤德
C.吾尝三战三走 走:走路
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多:赞美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管仲者,颍上人也”:判断句
B.“任政于齐”和“子孙世禄于齐”:两个“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鲍叔终善遇之”和“管仲之谋也”:两个“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鲍叔不以我为无耻”:“以……为”是“把……看作”的意思
【3】对下列句子大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鲍叔牙辅佐齐国公子小白
B.分财利,多自与 分财利时,常常自己多拿一些
C.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国君追名逐利
D.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功名未能显耀于天下而感到羞耻
【4】根据文意填空:
管仲虽是贤者,但没有鲍叔牙的______贤、______贤、______贤(每空填1个字的动词),他也难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5】用“/”给下面文段划线部分断句。
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 卒 逢 暴 雨 止 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 之 初 为 霖 雨 之 操 更 造 崩 山 之 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选自《列子·汤问》)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日前,某中学发出《未来7天,落叶不扫》的倡议,校园内启动“只捡垃圾,不扫落叶”模式。校园里香樟树的红叶与芒果树的黄叶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地毯。不少在读学子、毕业校友、校外人士纷纷走进校园。人们置身校园, 信步于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地毯之上。有的掏出手机,拍下美景,留住回忆。也有不少人自发作文赞叹。校方不到10天时间就征集到摄影作品400余幅,诗文百余篇。
该学校的这一倡议,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