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长期以来,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以及科学的估价体系,收藏市场监管滞后,参与收藏的人员滥竽充数,欺诈之事时有发生。
B.他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C.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结束的时候,我这个微乎其微的志愿者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接见,倍感荣幸,也备受鼓舞。
D.如果批评家只在意少数人的看法,不关心普通读者的感受,认为只要让圈里人满意就功德圆满了,批评的路会越走越窄。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②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③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④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⑤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A.① ④ ⑤ B.① ②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③ ④
3、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就生糙的材料说,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前人在大体上都已经想过说过;然而后来人却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说,因为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的话。
A.材料的选择与安排是写作中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
B.尽管材料大致相同,但不同作者有不同的选择与安排。
C.材料的选择与安排,能显出创作艺术的锤炼。
D.作者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造就了新鲜的作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盲盒起源于日本的福袋,为处理上一年的尾货,商家将其放入纸袋以固定价格销售,消费者无法提前获知具体产品款式,具有随机属性,容易激起消费者的兴趣。
B.如果我们承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及地理的变化,生物曾发生过大规模迁移的经历;那么根据遗传变异学说,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许多有关生物分布上的重要事实。
C.《通知》提出,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监管效能。
D.如何通过合理的选择和组织,在庞大的作品存量中搭建起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基本框架,从而体现中国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去的“美丽”
【美】安吉亚·叶捷尔斯卡
“哎呀!这样可漂亮多了。”汉妮·海耶看着她新粉刷的厨房兴高采烈地说。她带着崇拜和爱慕扫了一眼儿子穿制服的照片:眼睛像她,闪烁着渴望和生活的喜悦。
“这样阿比回家就不用感到羞耻了。”她高兴地拍着布满老茧的手。
油漆的气味令人窒息,但是她嗅到了大量隐藏的美。每次刷漆时,她都能感受到为她所崇拜的儿子服务带来的喜悦。
汉妮·海耶向丈夫跑去,这个忧心忡忡的男人正依靠在床上。
“杰克·萨夫兰斯基!”她激动地喊道,“你过来一下,在睡觉前看看我刷的墙。”
“哎,让我歇会儿吧。”
可是她太陶醉了,哪受得了对方说不,她把他拽到了门口。“嗯?你觉得怎样?我是不是知道什么才叫美?”
“可是你在油漆上花了多少钱?但你应该把它存起来,留到日子不好过的时候用。”
“如果我在生活中找不到一点美,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是的,但这不是你的房子,它是房东的。”
“我不是住在里面吗?哎呀,我可以亲吻墙壁上华丽的白色。它照亮了我的眼睛,就像阳光照亮了房间。”她那凹陷的双颊泛着红晕。
第二天早上,杂货店前挤满了闲聊着的人,汉妮·海耶推搡着挤了进去。
“你怎么这么激动?”
“她总是为她那个神奇的儿子激动。”“听听她儿子在信里给她带来什么消息。”
“不是信,”她反驳道,“好消息是我的厨房粉刷完了——你们必须都去看看,我的房子像宫殿一样。”
一行人穿过一段黑暗、臭气熏天的廉价公寓的走廊,爬了两段摇摇欲坠的楼梯。汉妮·海耶打开门时。
大家又惊又喜地发出感叹:“天哪!天哪!”
“每个角落都闪着金光!”
“就像过节一样!”大家争相赞美着。
“阿门!”汉妮·海耶轻声说,“愿我们都忘掉租金的烦恼!”
普勒斯顿夫人注视着汉妮·海耶,那双粗糙的、饱经风霜的手爱抚着每一件衣服,把篮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汉妮·海耶!你是一个艺术家!”普勒斯顿夫人声音里透着一种敬意,“你对待我的蕾丝花边和细麻布的态度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好像你把一部分灵魂都渗透在里面了。”
“您说的艺术家是什么意思?”
“就是对美的爱,就像画家把它涂刷成一幅画一样。”
“涂刷?”汉妮·海耶喊道,“您要是能看一眼我刚涂刷好的厨房就好了!”
她的脸上洋溢着热情,使她显得很年轻,像少女的脸。
“我日夜在脑子里都想着这个画面——我的厨房和您的厨房一样雪白亮堂。”
普勒斯顿夫人被汉妮·海耶对美的强烈欲望给震撼了。“我很想看看你那间漂亮的厨房。”汉妮·海耶向她道别时,她说。
汉妮·海耶回到家,一边搓着衣服,一边想着如何与邻居们分享普勒斯顿夫人要大驾光临的喜讯。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啊!房东先生!”她热情地说,“我给您准备好租金了,但是我想让您四处瞧瞧,看我把厨房刷得有多亮。”
双排扣的长礼服把罗森布莱特先生那突出的肚子裹得严严实实。
“我没时间。时间就是金钱。”他说着,伸出一只像用爪子一样的手来接房租。
“我只要半分钟就好,”汉妮·海耶拽着她宫殿的主人走过门槛,“嗯?看我刷得好不好?这些都是我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做的。”
罗森布莱特先生眼睛匆忙地扫视着房间,“你确实做得不错,但我得走了,这是你的收据。”
两周后,汉妮·海耶正和丈夫坐着吃晚饭,看门人拿着一张纸条进来了。
“房东给你的。”他说,然后把纸条递给汉妮·海耶就出去了。
“房东?”她激动地喊道,她用颤抖的手指撕开了纸条,纸条从她手中掉落下来。她脸色铁青,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哎——呀——呀!这个杀人犯!他竟然每月给我增加了50元的房租。”
她愤怒地冲向房东的办公室。
“哎呀!房东先生!你的良心在哪儿?你怎么能提高我的房租呢,你知道我的儿子还在法国呀?你不知道哪怕洗再多的衣服,我挣的还是不够啊!”
“这房子现在值这多出的50元,”罗森布莱特不耐烦地回答说,“我随时都能找到新房客。”
“我用自己的血汗钱给你刷房子,你一点都不为所动吗?”
“你不是为我做的。你是为自己做的。”他冷笑道。
汉妮·海耶茫然地离开了办公室。她跌跌撞撞地瞎走着,一种噎人的干涩让她感到喉咙发紧。
“改变?必须要有改变!”汉妮·海耶大声说道,“这就是人人渴望的美国梦吗?我是不是梦醒之后又回去呢?这样的世界不能再生活下去了。如果我的阿比能快点回来就好了。但是在他回来之前,我会一直斗争下去,直到整个美国都停下来听听我的呼声?”
几天后,整个街区的人都因为一则消息骚动起来:汉妮·海耶已经去法院回应她将被驱逐的传票。
杂货店的窗户旁、走廊,还有门口,邻居都焦急地等着汉妮·海耶回来。
“嗯?法庭上怎么样?”
汉妮·海耶摇了摇头,“法官说,房东有权利涨房租。或者把我们赶出去。”
“哎呀!如果嘴巴里能喷火的汉妮·海耶都不能得到自己的权利,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现在还有谁能为我们说话?”
在那被驱逐前的最后一晚。她那张热切的、热爱美丽的脸因为仇恨而扭曲了。“不——房东休想从我这里得到好处!我要给他一个教训。”
她抓起斧子,开始刮油漆,把漆成白色的天花板染黑。整个晚上她都在疯狂地毁坏。她筋疲力尽地倒在躺椅上,但无法闭上眼睛。她的神经颤抖着,她浑身疼痛,感到她的灵魂在疼——在她身体里面——就像一个被杀死了却又不会死的东西。
当晨曦从厨房的通风窗透了进来,这些废墟都瞪着她,难道这一切都是我做的?她问自己,“我走火入魔了吗?”
列兵萨夫兰斯基带着美国军人的自信从船上下来,迫不及待地想看望分别已近两年的家人。他的左肩上是自由女神像的徽章,右臂上的两处伤口绑着绷带,左胸上戴着美国政府颁发的勋章。
想象着自己突然出现在母亲完美无瑕的厨房时,她会多么高兴,这个士兵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他突然停住了:在他们家门前的人行道上,有一堆熟悉的家什,在路牙上,一个女人蜷缩着,瑟瑟缩缩,精神已经崩溃。天啊!——他的母亲!他自己的母亲——连同他们的全部家当全被扔在雨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注重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如形容汉妮·海耶的手“布满老茧”“粗糙”“饱经风霜”等,这不仅表现了她的吃苦耐劳,也强化了她创造美之后又毁灭美的悲剧力量。
B.小说对房东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精妙到位,如被长礼服裹得严严实实突出的肚子、爪子一样的手、冷笑等,形象地将其贪婪、狠心、毫无同情心的丑态暴露无遗。
C.小说对列兵着笔不多,但用意深远,作者特意展现了他身上的自由女神像的徽章、伤口处的细带和美国政府颁发的勋章,当这些和其家庭不幸碰撞时,极具讽刺意味。
D.小说在后半部分详细展现了汉妮·海耶亲手毁坏自己的新厨房时的心理变化历程,从愤怒扭曲到矛盾痛苦,再到轻松释然,情感表达细腻有张力,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文中说“普勒斯顿夫人被汉妮·海耶对美的强烈欲望给震撼了”,请结合全文分析汉妮·海耶的力量来源。
【3】小说的主题往往具有多元化特征,请对本文主题加以概括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面对滚滚长江,以酒祭奠明月,感慨“人生如梦, 。”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3)《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与元九书》)
(8)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曹雪芹《红楼梦》)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他独爱美好并且习以为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句夸张地表现了阿房宫地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___”和嘈杂的音乐声“ ________________”。
(3)“钟鼓”一词在古诗文中较常见,既指钟和鼓这些古代礼乐器,也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2)遥襟甫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王勃《滕王阁序》)
(3)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4)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________________。”(《论语》)
(5)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儒将风度、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秦观的《鹊桥仙》用“纤云弄巧”表现出“纤云”所织图案的样式美,《登泰山记》用“_______,______”表现出日出之时天边之云的色彩美。
(2)唐代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______,______”。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君主“选贤与能”的期待。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梦李白二首·其一①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②得。
【注】①本诗是乾元二年(759)杜甫流寓秦州听闻李白因附逆罪被流放夜郎后作。②“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奠定了全诗悲怆的情感基调。
B.五、六句写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从对方写起,却表明了双方的相知用忆。
C.本诗围绕“梦”写作,梦中,月光洒满了屋梁,诗人怀疑自己依稀看到了李白憔悴的容颜。
D.诗歌的后两句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相关联,描绘险恶处境,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
【2】杜甫为什么会“恐非平生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原因。
14、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1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 相思。
○2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3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 阴虑可否,明 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 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 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 ,而牧.人民。
○4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5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 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6故曰 :不见 其类 而为 之者 ,见逆 。不得 其情 而说 之者 ,见非 。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 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7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 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 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窹,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 。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鬼谷子》内楗)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有远而亲,近而疏. (2)素.结本始 (3)而牧.人民(4)混说损.益.
【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A. 有远而.亲 何时而.乐耶
B.货结以.采色 以.孝治天下
C见疑而决之 蚓无爪牙之利 (加点字是“之”)
D乃通于天 乃不知有汉(加点字为“乃”)
【3】第○3 段作者认为,内就是 ,楗就是 。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5】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的哪些处事的主张?请分条论述。
15、江苏锡山高中一学生报考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工程设计专业。面试时,借助PPT(演示文稿)讲报考本专业的原因。面试教授对其中的一张照片产生兴趣,便问:“教室的后面是什么?”“独立书房。”“你读书吗?读的什么书?”“我最近在读《美的历程》。”“《美的历程》讲了什么内容?”……教授问了很多关于读书的事情,PPT没有讲完。
出人意料的是,该生得到了当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最高加分。清华大学教授说:“对于一个想学工程设计的理科生来说,他3000万字的阅读量,这是我们最想要的。”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