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17年春节过后,共享单车乱象倍受外界关注。有评论称共享单车不仅是公众素质的“照妖镜”,还是公共管理素质的“显微镜”。这种评论无疑是切中肯綮。
②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谈吐,让你看见了更好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眼光。
③许渊冲好争论,有人干脆送他绰号“许大炮”。每次口舌相争或笔墨相伐,许渊冲均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一旦骂完写完,他又天真到心无芥蒂以致“敌友不分”。
④周先生是个谦恭有礼的人,无论何时,无论对谁,都注重繁文缛节,在朋友圈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⑤2017年2月底,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放弃美国国籍,回归中国公民身份,并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杨振宁以94岁高龄回归中国国籍,很多网友拍手称快。
⑥近日一篇调查显示,近半数的人有“配角综合征”。对于这一症状,人们莫衷一是。而我认为,既然在生活的舞台上沉浮,我们每个人都应争当主角,不留遗憾。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银行家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悲从中来。
C.华丽的场景背后,掩饰不住的是苍白的灵魂和陈凯歌日薄西山的才华。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屠龙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药芬芳
①2012年阳春的正午,我走进这间叫做“春泽堂”的百年中药店,为病中的母亲取药。此时屋外阳光灿烂,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和车来车往的喇叭声全被隔在外面了。在中药店里,能感受到一份安静和几丝安全。
②“春泽”,是取自“春天的光泽”之意。我坐在凳子上想,在春天中享受光泽,多好啊。这样想着,我等候抓药的心情就比较悠然自得。我坐的长条凳,木板厚而重,上面的红漆漆面斑驳,可発子依旧是那样的结实。坐上这样一条凳子,心自然也会踏实了许多。
③装中药的木匣子,大小一致,上面一律用规规矩矩的正楷毛笔字写着药名,有数百种药,可抓药的医生目光一扫药方子就能准确无误地走到装那味药的小匣子边,轻轻一抓,数童常常是八九不离十,这就是熟能生巧啊!中药最是讲究配药的分量,多一分少一分则药效有天壊之别。这就是中草药的奇妙之处!我看着抓药的医生有节奏地来回走动,他时或来到案板边看一眼医生开的药方子,时或轻轻拉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木匣子,取药,用小秤称,轻轻地抖去一些,确保重量的准确,而后返回案板,将药倒在黄皮纸上或纸袋中,再返回称第二味配药。他们的动作轻而柔,来来往往,脚踩在木地板上也从不会发出巨大空洞的声响。看着这流畅的动作,病人的疼痛仿佛也一下就减轻了许多。在中药店看医生抓药,谁都会賛同这样的说法,那抓药的医生本身也是一味药啊!
④药抓好了,医生朝空中轻轻一招手,“喇喇喇”就开始包药了。我暗自称奇,这多像魔术般奇妙神秘啊!仔细看,禁不住哑然一笑,原来看似虚无的空中还垂着一根根的白线呢。抬头望去,蓝瓦下的屋脊上还吊着一个个纺锤形的线圏呢。那些线垂在空中,医生们随手就可包药了,一点也不用担心线会缠在一起解不开。这样的方法,既科学又节省时间,实在是妙。
⑤中药包好了,配药的医生就大声喊出某人的名字。有人应声而起,取药离开,又有人进来坐下。等待的过程,有些淡淡的焦急,也有些心安理得。我看不见医生白口罩后面的表情,但那一双双眼睛却是同样的安铮,同样的会说话,一如中药店里舒缓流淌的时光。与那样的眼睛对视,人自然而然会放下心来。药到自会病除的!
⑥中药成为我眼中飘着草木气息的意象,是在1980年的早春。那年我7岁,跟随着祖父,与中药结缘。祖父喜欢舞文弄墨,但常年的哮喘却让他饱受折磨。在早春的回潮湿气里,祖父用娟秀小楷字体抄写的黄纸药方,带着发霉的味道。这些方子,在如今的我看来,是一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每忆起一张,就会想起一段缓慢的光阴以及光阴里散发的中药味道。
⑦祖父喜欢带着我走在午后的阳光里,拐过几条窄窄的街道,去“邱氏中药铺”拜访邱伯。当祖父和邱老伯拉着家常聊着药方的时候,我就会偷偷溜进屋内。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的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陈旧的木屋,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掉了金粉的牌匾,风雨剥蚀的门联以及柔和光线穿过屋檐斜漏的瘦影,让我仿佛遁入明清的旧宅里。我的额头在古老的光线里,闪着不谙世事的微光。黑色的地面,黏搠糊的,像被捣稠的面糊。而黑色古朴的药架子,长满了深藏不露的抽屉。抽屉的表面贴着药材的名称。一味味带着神秘感、可以救死扶伤的药啊!那些药名如同亲兄难弟,铺满了黄纸:半夏、冬青、春不见、莲心、防已、相思子、怀熟地、成秋石、雪里青......
⑧这些药名,有山野自然的气息,有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
⑨浓厚的中药味,有点呛人,但我还是闻个不停。我拿起药材,细细地品赏,就像欣赏祖父铜皮盒里那些闪光的银元和铜钱。但这些稀奇古怪的药材比“光绪元宝”和“乾隆通宝”可爱多了。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我就做一个乡村的药铺郎中算了,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而有趣的事情。如今看来,我是低估了工业文明的力量,西药已经超越了中药,成为了看病的主导。而我当药铺郎中的梦想,也在时间的过滤器里,被淘洗干净。现在我更多的是成年男人的焦灼和忧虑,全然没有了当初站在药铺架前的豪情壮志。
⑩很长一段日子,我和祖父都是在“邱氏中药铺”的木屋度过的。邱老伯在中药铺的后院,给祖父煎菇。黑色的沙钵上面,升腾起一股温情的轻烟。当祖父喝下苦涩的中药,我觉得仿佛一个个生命融入到祖父的血液里。之后,祖父的哮喘有所好转。我们去中药铺的日子就渐渐少了。
⑪最后一次去“邱氏中药铺”依旧是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掉了金粉的牌匾,在阳光下异常醒目。幽深、阴暗的木屋,越加衰败,如同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孤独地站在阳光下。我当时还不明白伤感之类的词语,但是一股难过的激流那时却在心中激荡。我感觉眼角有点淋湿,带着孩子独有的敏感和单纯。几年之后,邱老伯先我祖父而去,他的中药铺也被一排崭新的诊所和药房取代了。
⑫周作人在《草木知秋》中说:“生病,吃药,也是现世的快乐呵。尤其是吃中药。”读后我不禁感叹:世上居然还有一个人也如我般从草药中喝出快乐采!回想那些中药颗粒,我就似闻到阵阵的草木芬芳,鼻息间的香气更浓重了。
⑬时光渐逝,病中的我同样垂青于中药的疗效。冰片、半边莲、夏露、荭草、紫藤……这些中草药的名字给我留下了绿色健康的记忆。每当我端着浓浓的中药汤,就仿佛看到草木森森,每次喝下一碗中药汤,胸腔里会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妥帖感,浑身流动着阳光、雨水与泥土的气息,脯臆间充满了绿色的血。生命应着四季的更替,没有死亡,只有不断的新生与希望。
⑭有时病中喝多了中药,我会带有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我特别喜爱那种药香,常抬起衣袖闻闻那股草木的香气。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蠹,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了筋骨,把实用的沟壑填得满满的。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香气,胸腔间也唤不回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
(取材于林文钦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写在“春泽堂”抓药时所见景象,传递出中药铺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B.作者说抓药的医生“也是一味中药”,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中药药理而且医术高明。
C.作者借周作人的话说明中药特有的草木香气带给人自然的生命气息,弥足珍贵。
D.文章以充满深情的笔触叙写了关于中药的丰富记忆与联想,怀念中不乏惋惜。
【2】本文题为“中药芬芳”“芬芳”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3】文章结尾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 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书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虽不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以乌鸦为喻,表达希望奉养祖母至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
(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月光如水的空灵画面。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臣_____________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2) 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 ,淡烟暮霭相遮蔽 。《长亭送别》)
(3)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 ,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4) 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6)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田的畅快心情。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苦诉李密孤独无依,只有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的生活悲惨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请默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
10、阅读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这里泛指名贵的琴。②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③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这位乐师来自峨眉山,一个“下”字写出了乐师的气派。
B.颔联中的“一挥手”是蜀僧拨动琴弦的动作,显得潇洒而遒劲。
C.这首五律语言庄重、典雅,对仗工整,用典巧妙,而又不着痕迹。
D.“霜钟”二字用典,又点明时令、与后面的“秋云暗几重”照应。
【2】诗中有一联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异曲同工,试找出来加以赏析。
11、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阅袁昂,陈郡阳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昂后与从兄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齐初,起家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昂,谓昂曰:“卿必居此。”
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内忧去职。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人有怪而问之者,昂致书以喻之曰:“尔来三十余年,从兄怜爱之至,无异于己。此恩此爱,毕壤不追。”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
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后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天监二年,以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昂奉启谢曰:“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敢乞辞之。”不许。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徙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普通三年,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给鼓吹,给亲信三十人。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增亲信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并敕诸子不得立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诏谥曰穆正公。
(节选自《梁书·袁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B.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C.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D.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按照旧制,父母死后,家中男丁要守丧,故谓之“丁忧”。
B. 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唐时为六部之一,全面负责管理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调动等事务。
C. “薨”,按周礼,是对大夫死亡的讳称,当时袁昂当时加左光禄大夫。
D. “褐”指古时贫寒人穿的粗布衣服, “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换上官服进入仕途。“脱褐”、“衣赭”也是这个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昂知恩图报。从兄袁彖不幸去世,袁昂感念他三十多年的抚育之恩,于是着期服为袁彖守丧。
B. 袁昂淡泊节俭。袁昂临终前上疏说不愿接受官职追赠和谥号,并告诫子弟们不得为他立墓志铭。
C. 袁昂忠于职守。梁军攻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投降,唯独袁昂占据辖境拒不受命。
D. 袁昂谦卑低调。天监二年,梁高祖命他参谋军务,袁昂认为自己是前朝罪臣,学问品行不佳,婉言谢绝没有就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
(2)后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