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6年,湖南学校民众团体到处开会演讲、演戏、唱歌,“打倒列强,除军阀”等革命歌曲到处传唱,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湖南人民支援的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A.湖北武昌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广东广州
3、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进行救国之路的探索,下列史实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历史事件有( )
A. 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4、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 )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5、下面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1945年8月28日 | 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 |
1945年8月30日 | 毛泽东造访了民盟中央主席张澜 |
1945年9月10日至15日 | 国共代表连续举行了四次正式会谈 |
1945年10月10日 | 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
A.重庆谈判
B.日本投降
C.颁布土地法
D.南京解放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民族英雄牺牲在(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A. 抗日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美援朝
D. 解放战争
8、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继续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
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9、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1915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其时代主题是( )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独立、自主
D.和平、发展
10、北京城见证了近代中国百年沧桑巨变。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往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爆发 ②“百日维新”失败 ③和平解放 ④卢沟桥事变爆发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11、下图承载的历史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该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安庆陷落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2、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看电影照相 B.坐火车、汽车出行 C.拍电影、打电话 D.用电脑上网聊天
1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包括
①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④改变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它”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同盟会
15、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这样一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这评价的是
A. 日本出兵朝鲜 B.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C. 日本海军与北洋舰队黄海激战 D. 日本在旅顺大肆屠杀
16、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瑗珲条约》
D.《马关条约》
17、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这两部文献都(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社会现实而难以实现
C.反映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18、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役是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19、从1949年召开的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说明新中国( )
A.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B.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0、《千古大变局》一书为所述历史人物配了副标题。最适合袁世凯的是( )
A.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
B.挥之不去的专制与皇权
C.坚定的革命者
D.天降大任的自觉担当者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____;1992年初,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地址。
(1)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________。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________。
23、请列举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及建立地点。
2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25、(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6、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如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______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______ 。
27、经过: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杨虎城在西安扣押________,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8、_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__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9、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_(人物)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方针、政策、战略是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国家而在不同领域提出的,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我国不同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战略。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的创举是____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怎样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____
(4)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____
(5)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____
31、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请各举一例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的成就。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出现失误”指哪二次重大的失误?
(4)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32、拉开中国近代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发动者是?
33、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场自救运动,这场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
(2)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4)在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的影响下,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谁?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命运,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百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
材料三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统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致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主张?
(3)材料三中“它”指的是哪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写两点即可)
(4)材料四中的“一人冠冕”指什么事件?为此孙中山进行的斗争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