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吾生之行休 行:将要 B. 景翳翳以将入 景:阴影
C.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辜负 D. 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禀告
2、下列句子与例句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树之以桑
A.填然鼓之 B.赢粮而景从 C.顺流而东也 D.非能水也
3、下列四首诗中,不是以“雪”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 )
A.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B.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C.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D.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4、下列各项排序,最适合填入方框中的一项是( )
保障发展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共同捍卫人类发展权利,相信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①也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 ②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 ③互鉴发展经验 ④还需作出更大努力 ⑤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A.②①⑤③④ B.②⑤④①③ C.④②③①⑤ D.④①③②⑤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电视剧为了塑造武媚娘的完美形象,也是__________,牺牲了以韦贵妃、徐惠、高阳公主为首的三位女性形象,帮武媚娘完成“洗白”之路。
②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之下,高校教师__________搞课题、写论文,而教学势必沦为“副业”,致使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削弱,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③他说,酒是他进行书画创作的催化剂,有时__________不得其法,略饮几杯,马上笔下生花。不过,他强调喝酒要小酌,而不能大醉。
A.煞费苦心 挖空心思 搜索枯肠 B.搜索枯肠 煞费苦心 挖空心思
C.挖空心思 搜索枯肠 煞费苦心 D.煞费苦心 搜索枯肠 挖空心思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牟定的铁匠
于 坚
云南楚雄州的牟定县有一个村子,从前是个铁匠村。最兴旺的时候,全村有70多家人打铁,一边打铁,一边眺望稻田。这些铁匠铺,就像金黄地毯边缘的火炬,很美。大地那边越是丰收,铁匠们的炉子越是热烈。这些铁匠铺,打造的是农具,镰刀、犁头之类,如今还剩着七八家。打铁已经不用大锤,用的是被工厂淘汰的小型汽锤,这汽锤的声音听起来不烦,像某种低调的鼓,徒劳地召唤田野回来。
詹铁匠正在打铁,咬紧牙关,火光舔着他的脸颊。铁匠一只脚踩着汽锤刹,钳子上夹着一块通红的铁泥,揉面似的翻着,得心应手。他妻子为他当帮手,将炉子里烧红的铁块用一个长铁夹子夹给他,像是速食物似的。与英国画家约瑟夫·莱特18世纪中叶画的那些铁匠作坊类似。看得出他们心心相印,相依为命,相得益彰。铁匠长得就是那种铁匠的样子,脸庞宽阔,浓眉大眼。女人是铁匠的女人,俊俏而坚毅。铁匠意味着一种天然的男子气概,他们总是能找到好女人,就像那些荒野上的牛仔、骑手一样。他俩在炉子前面,时而鲜明,时而幽暗,就像是一对行将就义的烈士,毁灭他们生计的势力已经不远了。
铁匠就像真理的一种隐喻,或者说真理具有一种铁匠般的斩钉截铁的气质。来自黑暗的碳和铁,燃烧产生的光辉,锻造之舞,斩钉截铁地成形……这一切都隐喻着真理的质地。真理不是概念,而是行动,材料的品质(坚硬、锋利等)被召唤、去蔽的过程,朝向田野和劳动敞开。福柯在讲到真理的时候曾经说:“直言意味着‘坦诚’,即一个人自由地、勇敢地、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铁匠不仅仅是生计,它也是乡村世界暗藏的哲学,构建着乡村世界的真理。一把镰刀,要求的就是“直言者对所言说的真理做出个人承诺,并且通过这一真理确定自己的身份”。炉子、大锤、铁砧就在大地上,大地这位伟大的执法者直接检验产品的真伪,铁匠要直接对大地负责,他必须像大地一样诚实。“修辞立其诚”。詹铁匠每件产品都要打上一个标记“一”,他对这个“一”负责,就像真理,说一不二。
铁匠不仅是一个生计,也是一种美学、生生之谓易,花开,鸟鸣,生生的事都是美的。美也是时间的结果,古老的事物无一不美,就是那些在它的时代里生着的庸常事物,经过时间陶冶,也会归于美。美不是既定的模式,而是时间的悠久魅力。没有世代相传的事因为不生生,不美。未来这种事,也许会更美,但不关我们这些人的事,不知道。对我们这些在场的人来说,美永远在过去。铁匠、农夫、渔夫、樵夫、裁缝、纺织娘……就像大地一样,曾经是古典文学的主角。现代主义很实用,但是不美,或者美得很勉强,很做作,很霸道。不美的实用令生命无聊。人类最终得适应一个没有铁匠及其派生的一系列的词组、诗歌、艺术、手艺的世界,这就是现代。但是,这种适应也许没有那么容易。
从前,詹铁匠在自家的炉子前打铁的时候,时常会看见那些农夫在大地上弯着腰。他不知道让·弗朗索瓦·米勒画过这场景,牟定县的米勒还没有来得及诞生。他见我有相机,就翻出一块塑料布,与他妻子一人扯着一头展开,上面印着他的广告:传统手工艺,远销省内外,专门打造各种农具、刀具,一字号。上面还有他的手机号码。他让我多拍几张,“帮我们宣传宣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作者用饱满的情绪描写了詹铁匠夫妻打铁的情形,让读者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打铁所包蕴的力与美。
B. 作者认为美是时间的结果,所以古老的事物无一不美,现代主义因为没有经历时间的打磨,所以是不美的。
C. 在作者笔下,铁匠和打铁是“真”和“美”的象征,作者既赞颂真与美的价值、又感伤于它们即将逝去。
D.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既能彰显散文的形象化特点,又开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2】作者说“铁匠就像真理的一种隐喻”,“铁匠”和“真理”有何相似性?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3】文章以詹铁匠夫妇要求我为他们拍照宣传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把燕国的灭亡归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实际上是作者的一家之言。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饱含深情。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表述不为生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成天地空想,不如片刻地学习。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上”“下”对举的表达方式,把夸张与神话融为一体来写山之高和川之险。
(3)《氓》中用“比兴”的手法描述女主人公青春亮丽、容颜润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往往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之景。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不约而同地都选用雪作比喻来描写滔天的江浪,其句子分别是“________ ”和“________”。
(2)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都有作者注视手中武器的细节,均传达了作者强烈的报国情怀,其词句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开篇全用叠词,绝妙而痛切地传达出了作者心中的万千愁苦,其句子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秦始皇通过派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的举措,在国外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震慑作用。
(2)马可·波罗曾赞叹临安(今杭州)为“世界上最华贵的天城”。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写出了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写出了临安楼阁的雅致。
(3)小刚在翻阅《唐诗精华》时发现“天涯”意象频频出现,它具有独特的象征性和艺术性,例如“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写每到秋天,山林清冷寂静,常传来凄凉之声,接着引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渔民歌谣为证。
(2)《诗经·氓》在叙述抒情主人公婚后虽坚贞不渝、辛勤操劳家务无怨无悔可终遭遗弃的处境后,接着写其反思与神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用“木受绳”“金就砺”作类比,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 明末清初卢世榷《杜诗胥抄》中说:“七言律诗以此收卷,五十六字内,比物连类,似复似繁。”请你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如何“比物连类“的。
【2】杜甫诗歌艺术成就极高,尤其是七律,千锤百炼,可为典则。请结合二三两联说说诗歌的艺术手法。
14、三槐堂铭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日:“人定者胜天, 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面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族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日:“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样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贵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鸣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不可必乎 必:肯定,确定
B. 而其可必也审矣 审:明白,清楚
C. 阜恤厥德 皇:同“遑”,闲暇
D. 鸣呼休哉 休:停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吾以所见所闻考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
B. 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 何其子孙之多贤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D. 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B.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C.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D.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盗路,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大盗,从卒九干,横行天下,侵暴诸侯,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被认为是极恶。此泛指坏人。”
B. 谥号产生于西周早期, 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行为所给予的一种用以褒贬普恶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文中“太祖”“太宗”即是谧号。
C. 契,即契券,古代用来借贷金钱、粮米等财物,用竹木制成,中间刻横画,两边刻相同的文字,记财物的名称、数量等。劈为两片,左片就是左契,刻着负债人姓名,由债权人保存;右片叫右契,刻着债权人的姓名,由负债人保存。索物还物时,以两契相合为凭据。
D. 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练,内容简短,构思精巧,朴素而义理深邃,与格言颇为相似,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三槐堂”因兵部侍郎晋国王公在庭院里手植三棵槐树而得名,文章借其德厚施福延及子孙表达了善恶有报的天命观,表达了种槐种德、惩恶扬善的意愿。
B. 兵部侍郎晋国公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名,并且辅佐过赵匡胤和赵光义,是文武全才,可惜因为做事太过正直没被封相,但他的儿子懿敏公才高德重,得到福荫,做了宰相。
C. 为了进-步突出晋国王公的勋业,作者以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一门功名富贵正面映衬,而以“吾侪小人”反面映衬。
D. 就全文看来,文章气脉贯通,从天下之理写到王氏家族,意在宜扬“仁厚忠恕”的德行,不怨天尤人,不汲汲于功名富贵,带有警醒世人的良苦用心,是“文以载道”的良好体现。
【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面不改者,其天定也。
②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把小小的钥匙,能打开闭锁许多年的门扉;一支用完的笔芯,尘封着年少笃志向学的热忱;一封家书小信,倾诉着别离时缱绻缠绵的深情;一双破旧的草鞋,带我们穿越历史的烟尘,重新望见父辈们筚路蓝缕的艰辛……光阴荏苒,让我们留一把光阴的钥匙,以待后来者重溯往昔鲜活、激荡的岁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以“留一把光阴的钥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感情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